《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407.第 407 章

    改土归流、编户齐民。
    仅仅八个字而已, 但是在朝中所引起的震动却有如千斤——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个法子,而是他们想到了, 也不敢轻易提。
    就好像先皇时期的藩王制度,基本上是个有脑子的官员都知道, 藩王制日后一定会养成大患的, 但是当初先皇说一不二,又有诸位皇子虎视眈眈, 谁敢死了心地反对?
    所以,如今才得了鞑靼几乎三分之二的地盘——还是靠近南边的这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占据了鞑靼绝大多数可放牧草场, 下辖八个大部落, 小部落成百, 一句轻轻松松的改土归流、编户齐民,但是其中蕴含的危险和杀机,却是没人敢深思的。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改土归流,任命流官剥夺了原本草原上这些部落首领们的权利, 那简直就是堪比杀了对方祖宗十八辈的血海深仇。
    当卫阁老听闻这八个字的时候,心头涌出来淡淡的不屑,更多的是隐秘的快感:【看看, 他贾瑛也终究只是一个武夫而已, 懂什么民生!这打天下的时候需要莽夫, 治理江山终究还是得倚仗文臣的。先皇在位的时候不就是如此么?】
    可是, 接下来的时间里, 卫阁老发现,自己可能高兴得有些太早了。
    …………………………
    宝玉的奏折里,详细叙述了如何实施这两大政策并且给出了初步的计划表,以朵颜三卫原先的地盘为试点,设立自治区。
    首先,鞑靼这个地名和称呼得改了,不论是官方文书还是日常口语之中,都不要再提及旧事(这一点,三位阁老都很认同,于是鞑靼就成了大明蒙省);
    其次,奉黄教,笼络蒙古各部的宗教势力,架空部落首领权利,这相当于扶持草原上原本就盛行的宗教势力与部落首领抗衡(卫阁老对此颇有微词,觉得这是驱虎吞狼);
    再次,对战略要点建城并驻军,由各路将军统辖(这一点大家也没有意见,毕竟刚占领下来的地盘,谁都知道还不稳当,一个不小心,煮熟的鸭子也能飞,所以不能放松军事关系啊);
    最核心的,则是对原鞑靼下部落采取离散部落、齐民编户的政策。
    核心一点,大体如下:
    一,陛下将蒙省的土地重新划分,其中最强大的鄂尔多斯部和永谢布部地盘有所缩减,余下部落则有所增加,想来这两部落寡不敌众,自然就没有办法反对这一条令。
    二,原部落首领可选择接受天子赏赐,被分封为当地王侯享有荣华富贵;至于履行比丁、练兵、清查钱谷、审理重大刑名案件、监督属下各旗等职责则是由陛下任命官员负责。
    三,凡登记在册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实施连赏连罚制度,严格限制牧民游牧、耕种、往来、婚嫁。
    这三点若是顺利施行,则蒙省的经济基础实质上已从游牧制转变成畜牧制,实现了人口土地紧密结合,更加方便大明统治。
    按照上头所写,不出十年,大明对原鞑靼一地的掌控力将能够达到前所未有之境。相信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一代人老去之后,哪怕是蒙省当地人,都会觉得他们自己本就应该是大明子民的。
    不过,这也有一点不好——就是前期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在后头作为支持,随时能够威慑那些并不很老实的蒙古各部的贵族们;以及持续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才能源源不断地在蒙省搞‘基建’——可是按照贾瑛所做预算,在蒙省花的钱,并不是白花,草原上的产出也是相当丰厚的,这一点,西域行省的治理足以提供相关致富经验。
    除了这两点之外,连卫阁老都没办法昧着良心说,这贾瑛的法子不好。
    蔡阁老更直接一些,看到精妙处,忍不住击掌赞叹,然后又以羡慕的眼神瞧了林如海一眼:真是有个好女婿啊!
    十六又说:“蒙省巡抚,朕觉得现西域巡抚卫若愚可堪用,不过西域路远,新任命的官员尚且需要时间交接,此时天寒地冻也不好动身,卫大人怕是得入夏才能抵蒙……然则蒙省那边时间紧迫,耽搁不得,朕欲以贾瑛兼任蒙省将军,暂领编户齐民之事,卿们以为如何?”
    如何……卫阁老心中抓心挠肝地纠结:【次子在西域确实做出了政绩,但是再好,人家也只会说是卫随林规,听闻西域的人依旧是对陛下和林如海感恩戴德,可是蒙省就不一样了。他贾瑛是带兵攻打蒙省的主将,又杀了那么多鞑靼人,怎么看,那些蒙古人都不会给他立长生牌位吧?我儿一旦过去,又有在西域处理这些外族人事宜的经验,三年一过,等老夫我致仕,我儿再入内阁,也不是难事!】
    蔡阁老也觉得此事可行。
    反而是林如海,皱着眉,思虑颇多,欲出言反对——不过他一人势单,终究没拗过陛下和两位阁老的大腿。
    于是,圣旨一出,惊掉了众人的眼睛——这摆明了就是让贾瑛不只是兼任了蒙省将军一职,还代行使蒙省巡抚的职能啊!这荣宠也太过了吧,感情黑省驻军活抓阿鲁台之后,陛下一直憋着没给贾瑛赏赐,现在来了个大的?
    但是有意见的人也无处表达,因为三位阁老和六部尚书显然都对陛下这个有些疯狂的举动没什么意见。
    据知情人透露说,卫阁老的嫡次子,现任西域巡抚的卫若愚将会在今年年底回京述职之后,来年前往蒙省出任巡抚。
    于是原本那些心存疑惑的人都明白了:【哦,卫阁老想着他儿子回头能去摘桃子了,所以对此一点意见都没有呢!难怪了……】
    …………………………
    圣旨到关外之后,黑省的王巡抚对此表示十分眼热,但是又能如何呢?托了这次战争的福,他因为协理后方有功劳也有苦劳,同先前的渎职之罪抵了,总算是躲过了被清算这一茬,目前还能继续在黑省巡抚的位置上呆着。但是想来如今黑省是蒸蒸日上,明年想要来此混资历的人比比皆是,他老王是呆不到明年啦。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嫉妒那根本就不可能落到自己身上的蒙省巡抚之位呢——再者说,王巡抚毕竟是在黑省呆了这么多年的,对蒙古人的脾性还是挺了解,他对蒙省改土归流、编户齐民这两个举措并不是很乐观。
    宝玉知道,自己的折子多半是会被同意的,因为再没有人能够说中十六心里头的想法了,十六想要的是,原本鞑靼的领地完完全全归于大明,若干年之后,这里的人都心甘情愿称大明皇帝为天子,穿汉服、说汉化、写汉字!
    …………………………
    既得了圣旨,但是宝玉半点不着急启程去蒙省,毕竟当务之急还是要给黑省北将士们请功、分赏,好让后头被抽调去蒙省的关外士兵们知道——做得好,吃肉喝汤,没得说!!!
    从清明时节开始,黑省就按朝廷旨意,对着功勋战绩的簿子开始分牛羊了。
    当初,大发幻想过自己能抱一公一母两头羊回家,让这两头羊生崽,生崽,再生崽,这么下去,自家就能有一群羊了!
    然如今,大发的愿望提早了最起码五到八年给实现了——他分到了六头羊!一公五母,六头羊!
    没错,因为大明如今平白得了相当于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草原,以及草原上无主的牛羊马群无数,所以十六在批复宝玉奏请的犒赏折子之时,十分地顺手且大方,和往年对那些来朝贡的小国使臣小气巴拉的样子相比(悄悄地说,还有那些朝中勋贵们过年过节接到陛下的赏赐也基本都比较咳咳咳),简直像是换了个人。
    对此,十六朝天翻了个白眼:给来朝贡的小国金银,那是资敌!至于朝中的那些人——他们又不缺钱!老子的钱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户部钱尚书表示:陛下说的对!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那么不知好歹,觉得陛下抠门的,就好比荣国府现在的当家人,工部右侍郎贾政,就特别欣赏陛下的作风,尤其是收到陛下赏赐与他的匾额,勉力他教子有方、规束族人等等功劳的时候,贾政觉得心里美滋滋的:啊,只可惜芽哥儿不在京城,不然让他看看,他爷爷有多能干,好叫他日后以他爷爷我为榜样,报效朝廷!
    不过没有芽哥儿,有萌哥儿也能凑合,所以贾政假模假样地连着好几天在萌哥儿从宫里回来之后,把他喊到自己书房来指点课业,顺便‘无意识地炫耀’陛下赏赐。
    萌哥儿很上道地在当月给爹爹和娘亲寄去的家书上表达了对他亲爷爷的仰慕之情。
    此后,贾政看这个孙子的目光就更加慈爱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