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67.第 367 章

    要么说习副将瞧着就不是干大事的人呢?不早不晚, 偏在李御史即将抵达之前沉不住气,派出心腹去联系被‘保护’在考号中的杨火, 想要再对一次口供,结果那身手了得能够高来高去的心腹当晚就没能回来。
    习副将也是慌的, 他想过好几种可能, 最坏的可能就是翻墙的人被逮住了。
    好在后半夜的时候,府里人收到了一封信, 上头是杨火的字迹,写着那心腹见了杨火之后, 两人深谈一番, 并深觉杨火说的有道理, 准备去收买/要挟考生的家人, 也算是多一重保险,免得事到临头有人会迫于御史的威名而说了实话。
    因为原先杨火就给他出过不少主意,足智多谋, 很是能干,所以习副将半点怀疑都没有, 当夜还去了杨火姐姐的屋子里,喝着小酒夸对方有一个好弟弟。
    真是叫将这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宝玉和伍毅觉得……习副将这脑子,这一回他不死谁死……
    …………………………
    第二天一早, 李御史等人抵达冰城, 早有候着的人了。李文渊也不与他们多做寒暄, 甚至在面对贾瑛的时候也是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倒是跟在李御史身后的孔参将, 在听闻贾将军开口说的时候,瞳孔猛然缩了一下:【这不是……】
    孔参将没忍住往贾将军那边多瞧了一眼,对方极迅速地闪过一抹笑意。
    【是他!】孔武看到对方这表情,顿时就确认了这人就是当年跟自己一起接受考核的,只是没想到,原来对方竟然是贾瑛!赫赫有名的贾瑛!
    他乡遇故知,孔武还是很开心的,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等人好像是来调查贾瑛的,顿时又升起几分斗志:当年和他比,我输一筹,不知道今次有没有交手的机会?啊呸呸呸,算了,我还是指着点他好吧,要是真交手了,这不是说明他抗旨不尊了么。
    孔武从前心眼儿就不多,这几年有长进了,不过乍然遇到旧人一下子差点忘记正事,稍稍分心之后他立即收敛心神专注眼下。
    眼下,李御史开始着手调查此事,首先便一一传了考官询问考试时候的情况。
    没有任何疑点——即便是考官们,也不愿意背上科考未能发现舞弊行为的昏聩名头,否则,日后他们的仕途和名声也算是全完了。所以十多名考官这几天单独住在屋子里,也没人能说说话,都在回忆考试时候的点滴细节,等李御史相问的时候,事无巨细地说得明明白白,一整个上午过去,李晏身边的几个文书手都快抄断了,李晏问他们:“都对比过了么?”
    领头的文书回答:“回大人的话,都比对过了,基本无二致。”
    “不能用基本,我要的是确凿,你们再细细看着。”
    “是。”
    下午,是考生们被问话,这里,三百多武科考生中倒是有一大部分都不约而同地干了一件事:他们在考号里,小小四方天地呆着,更是无聊。既不能串门,也不能交谈,只能要些书本纸笔打发时间,于是来自黑省北和南边的考生居然有志一同地在这十几天内,写了自证书,为证明自己科考的清白,并且最后的签名都是以血为墨的。
    这一出,宝玉根本就不知道!
    他作为整个事件中风口浪尖的人物,为了避嫌,这十多天根本就没有去过考号附近:【谁知道,这群小伙子们就这么傻气呢?用什么器具割破手指的?要是破伤风了怎么办?亏得其中不少还是医务兵呢!】
    现在李御史要见这些考生了,他们才奉上书信。
    宝玉皱起眉头,满眼地不赞同。
    李御史瞥见贾瑛的神色,心中一动,暂时按下不表。
    李晨作为武童试头名,第一个被传上来问话,上午考官们的待遇还算不错,下午到了考生这里,就相当一般了。毕竟现在秉承的原则是将此事当做是有舞弊嫌疑而进行审查的,所以李御史沉着脸,摆出官威,严厉问训。
    三百多考生,前头的近二百人全部是十分坚定的态度:我们愿意对天发誓以证清白,我们没作弊,哪怕是重考一次也愿意。
    倒是剩下的一百多人,畏畏缩缩,犹犹豫豫,躲躲闪闪,但是真的要问作弊一事,没人直接认下——为啥?就算他们想认,首先也得有人信!
    不然说出去叫人笑掉大牙:哦,你们作弊了,但是作弊了还没考上?
    这情况,叫下午记录的文书们觉得黑省的这些人也太好笑了些吧。
    李御史本就是身负密旨来的,查舞弊不过是做做样子,密旨上写着叫他来了冰城之后,一切行事配合贾瑛贾将军,他现在把戏做足了全套,咳嗽一声,按照原先和贾瑛说好的:“既然如此,本官以为,这很简单,黑省的武科童试再考一次。但是考试需天时地利人和,这大家也明白,要想同前一次一模一样是有些强人所难的。这样吧,重考一次,只要依旧有一百人考过了,这便证明黑省先前的武科考场是清清白白的,相应的,本官也会上奏,给所有武童生奏请免除三届乡试费用。若是未足百人,我想,是什么后果,也不必本官多说了。贾将军以为如何?”
    宝玉身后的裴副将和蓝副将都有些担心呢:重考一次,要是这些小兔崽子紧张了或者什么风寒啊,吃坏肚子啊怎么办?
    便是稍远一些站着的董副将和习副将心里也有些嘀咕:重考一次……这些人莫不是真的是凭本事考出来的吧?不能够吧?
    由此可见,平日和宝玉接触比较多的裴副将和蓝副将其实对考生们还是挺有信心的,而因为某些原因,尽量避免与贾瑛有直接接触的董、习二人却对贾瑛的能力和黑省南北的士兵成绩有怀疑。
    虽然李御史问的是贾将军以为如何,可是并不是在征求贾瑛的意见,这一点众人都知道。
    重考一次,以证清白是势在必行的了,对于考生来说,其实这是一件好事情,只要他们真的没有作弊,保持住上一次的水平,往后三届乡试费用被全包了,三届即九年,也差不多是一个考武科人的最强盛年纪了。
    …………………………
    重考一遍,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这才三百多考生,雕版之后,印刷卷子不用半天就能印完。
    而李御史这个不走寻常路的,直接否了王巡抚提议的印卷子事宜,转而叫人准备了几刀白纸:“默,直接默!”
    他的意思是,借了将军府的演武场,三百多考生直接像被放的羊群一样赶过去,全部席地而坐,就这小几,由李文渊他亲自出题,念一句头,让考生默接下去的武经。
    几位副将都没想到李御史居然这么粗暴,但是实际上,这才是最能堵住众人嘴的方式——重考二字说得容易,要实施却很难,今次若不是武科童试而是文科,纵然李文渊官声不错,也会被文人,骂个半死。但是偏偏这一次是武科,其中考生三分之二是心向着贾将军的,虽然也另有些小心思觉得上次自己只是差一点火候,没准这次隔了十几天重新考,自己这些在考号里背诵无数遍武经,没准就能考过了呢?!
    考生这边没意见,贾瑛也没意见,于此,李文渊还开口要求王巡抚、杜按察使、四位副将以及冰城其余大小官员留下做个见证。
    王巡抚小声议题:“李大人,是否要先做歇息,明日再考呢?”
    李文渊摇摇头:“宜早不宜迟,就辛苦各位了。”辛苦各位继续干等着。
    其余人能怎么办呢,自然是口说不敢不敢,总不能对着奉皇命来的御史说:“天快黑了,我们散了吧?”
    没瞧见李御史都命人点火把了?摆明是择日不如撞日,就要今天验真伪。
    四月底的黑省,好在不是昼短夜长了
    反正武科的第一场笔试很快就能结束的。
    …………………………
    也许这个时代很多考生会有考试综合症,但是显然不包括黑省北和南的这一百九十多人,因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就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模拟考试。天快黑了算什么?被一群官员围着看自己默写武经算什么?能有在成百上千人面前背武经可怕?能有日常训练时候被恶狗追着跑可怕?
    这一考,就考了一个时辰,从天将要黑考到了天黑。
    结束的时候,所有卷子都被孔武带来的人收起来,并当场糊名,另有一队人搬来文房四宝以及朱砂墨等等,看样子,是今个儿就要直接阅卷了。
    习副将的心里有些着急……这都在将军府耽搁了这么久了。他的那明心腹说是去找考生家人了,但是这都快一天一夜了,还没有回来,而方才开考之前,杨火与他半点眼神对视都没有。
    习副将觉得咋有些不太妙呢?
    同样心里觉得有些不安的,还有董副将。他原以为自己等人只是来核对自己部下人员信息确认没有人冒名顶替等事宜(顺便看看能不能亲眼见证贾瑛这黄毛小子今个儿被御史从将军府直接拿下)便可,谁知道两场审问问不出个屁,还要全程围观考生考试。这便罢了,看李御史的样子,就连阅卷也要在今天一并举行——至于这么着急么?!这事儿好像有些古怪!
    不论有人觉得不太妙或者有古怪,都已经不能够离开了,因为天黑了,孔武带来的人举着火把,将将军府的演武场围了一圈,照的亮堂堂。
    三百多份卷子,都是默写李文渊抽中的段落,连分析注解都不需要,纯然都是客观题,只要看默对了没有就行,批改起来也不费时。
    每一份卷子都保证有三人以上审阅,并且每一名审阅人都在卷子上签过记号,以示负责。
    两个时辰之后,宵禁时间都快要到了,文书与李文渊汇报:“回大人,笔试过者……一百九十七人……”
    众人都傻眼:多少?
    一百九十七人!比上一次通过笔试的还多出了四十七人!
    文书确认了再三才敢同李大人汇报的,现在见这么多人质疑自己说的话,顿时又中气十足地重复了一遍。
    一旁先前负责围观以及本次继续担起阅卷职责的考官们小声说:“先前下官等人阅卷的时候,便是卡得特别严格,但凡卷子有污损、涂改过多等情况,皆被刷下,是故当时虽然有一些卷子默写无误但是也未能通过;今次亦是如此评卷,不过今日的卷子少有污损涂抹,所以通过的人数就比前次要多了。”
    李文渊问下头人:“诸位大人还有什么想说的?”
    众人面面相觑:说?说什么说?这一次的笔试明晃晃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从出题、默写、糊名、阅卷,全部都是公开的,怎么作弊?出题的是李御史,他帮人作弊?考生全程寂静别说交头接耳了,就连咳嗽都没有,怎么串联作弊?糊明之后,考官阅卷,所有卷子都陈列在现场,供人任意翻阅,怎么收买阅卷考官?
    如此严苛严谨迅速的一场考试,怎么作弊?
    …………………………
    当宵禁的更声响起的时候,众人才回神:这可要怎么办呢?第一场笔试重考,就考出了这么个结果,那要是武艺再比一场,是不是一百一十八人要变成一百二十八?甚至一百三十八?一百四十八?
    “既然今日夜已深,那么我等便先告辞了,明日再来……”王巡抚想着要回府呢。
    王巡抚的话被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打断。
    却不知是什么人再见将军府里头居然穿戴铠甲,手持兵刃——虽然只有区区数十人,但是这样精锐的士兵,从面部武状到脚趾,叫人无法忽视其中深深的战意:“回禀将军,我等幸不辱命。”
    宝玉微微一笑,轻抬手,这一身铠甲的小队人马便立即分散开来,冲着冰城官员们跑来。
    怎么回事!
    大家都慌了!就怕是贾瑛一不做二不休生出什么不好的念头要把大家都干掉。
    孔武突地伸手握住刀柄,抽刀而出,却被李御史阻止了。
    那些铠甲士兵却是目标明确,直接冲着董副将和习副将去的,这二人因为全程围观重考,既没有带兵,也没有着甲,只有随身佩戴着长剑,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制服了。
    在铠甲士兵动手之时,宝玉上前一步,朗声说:“诸位稍安勿躁,我想,这武科到底有没有舞弊之嫌,诸位已经心知肚明了,贾某人这里倒是另有一件事,需要董副将和习副将留下帮着解惑。”
    话音落,其中一位铠甲士兵脱去头盔:“已擒拿住嫌犯,请李大人、将军示下。”此人,赫然就是去年六月和程峰换防,驻扎于永宁寺附近的陈淳,另一重身份便是皇宫铁甲禁卫军右郎将。
    李文渊点点头:“好。”
    …………………………
    习副将是懵的:【这铁面御史不是来查贾瑛的么?怎么把我给抓起来了?】
    比他更懵的是董副将,董副将保证这一次武科,自己只是从军中挑了些草包去,甚至都没吩咐他们去使坏(因为他已经知道老习肯定会出损招的),怎么自己也被抓起来了?
    懵逼之后,两人心下都是一慌:【是了,在武科这件事上,自己等人确实没有动手,确切地说,是没有任何人动手舞弊,便是继续查下去,最多也就是查到自己二人在流言后头煽风点火。可是……别的事情,自己并不是那么干净的……如果说,御史本来来黑省,就是以查科考舞弊为幌子的呢?】
    【那么……】
    董副将和习副将对视了一眼:【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