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20.第 320 章

    叫王熙凤和平儿这对主仆看来, 李纨原先是霸着好牌,但是太独了些, 长此以往,纵然于情于理她十几二十年后是贾府(届时就不是荣国府了)名正言顺的当家妇, 可是妯娌之间的关系也就那样了吧——重点是, 自家这边大房也就算了,芃哥儿他们还没起来, 不知道日后造化;可是宝玉那个小二房眼见前途只有更好的,王熙凤就不明白了, 这珠大嫂子捏着对牌那么紧干什么?半点不给黛玉机会插手。
    没瞧见老祖宗这些年对她都有些淡淡了么。
    当然, 王熙凤不是个爱管闲事的, 尤其是这是二房的事, 弄得不好,好心被当做驴肝肺,所以她也就冷眼瞧着, 总归两房都分家了,那边是谁当家对她来说没什么影响, 只是逢年过节,分家未分府,两房依旧有很多杂事要相互交代, 王熙凤要多操一点心, 免得不小心替某些忙翻了的人背锅罢了。
    现在好, 今年过年珠大嫂子居然心甘情愿放权, 王熙凤想到之后老祖宗宴客时候涉及的采买、破损、清扫等等, 觉得一人负责一样可比原先两边要凑时间一一对细节进而最容易产生推诿的情况要好多了。
    而在黛玉看来,一开始则是觉得大嫂嫂把烫手山芋推给自己,颇为麻烦,毕竟她原先打理表哥和自己院子里头的事情,也算是人多事杂(不仅仅有院子伺候的人、还有黛玉自己的陪房、以及宝玉花田庄子上的人,所涉产出更是农林渔牧全部都有,往来人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荣国府二房小二房已经有部分人单走一例了,比如宝玉禁卫军手下的参将和郎将等等,逢年过节有送礼自然也得有表示,而这些事情,在黛玉和宝玉成亲没多久之后宝玉就交给黛玉了),但是幸好因为长期有规矩在,各有旧例,并且下头的人都是积年的老人,很不必费太多心力。
    现在大嫂嫂分权与黛玉,一府之内,纵使只是一桩管采买账,就不得了的纷繁复杂。
    而且黛玉心里清楚得很,说是管账,也是管账不管钱的,行事更受桎梏。
    不过大嫂嫂态度诚恳而坚决,黛玉又想到前些日子表哥同自己说的话——若是,若是表哥年后真的要外调了,鸡零狗碎的事情还多的呢,自己现在捡起来,也好过到时候手生还要叫表哥操心后宅的事不是?
    老祖宗自然是乐得见到下头三个孙媳妇关系融洽的,毕竟隔代亲么,孙媳妇总比儿媳妇顺眼。
    虽然王氏那边有心嘀咕想说大儿媳越来越奸诈,居然要拉拢帮手了等等,但是转头还没等她想好要怎么参一手,这边妍春闹着想要骑大马了,叫她愁坏了:祖宗,这个混世魔王也不知怎么就投了女胎,半点不娴静,可是要是自己板着脸训斥她吧,小模样可怜巴巴的,和元春小时候一模一样……
    当然,最后有着强烈移情作用的王氏还是没扭过妍春,她叫彩云等人把二爷送给五姑娘的木马搬出来,看着女儿笑嘻嘻地玩耍,然后不一会儿女儿的小裙子撕啦一下划开一个口子,王氏面色波澜不惊地吩咐丫鬟们给妍春准备衣裳——不过现在先不用换,等五姑娘玩好了,出了一身汗之后擦洗一遍再换便是。
    每到这时候,王氏就万分庆幸现在府里头的经济比早年宽裕多了,不然就凭着混世魔王造衣裳的速度,恐怕自己都得愁白了头发。
    当然,妍春三不五时穿坏的衣裳也没有浪费,小孩子家家身子见风就长,用的本就是一般缎子罢了,坏了也不心疼,换新的便是,总归是外衫,缝补一下,赏赐下人或者干脆捐给育婴堂都是极好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今年荣国府过大年,少了一个贾政,但是好像也没什么影响,众人该吃吃该喝喝,就是大年初一祭祖的时候,由贾珠代替贾政原先的位置。
    说来也是,随着贾赦偏瘫、贾敬‘飞升’等等之后,现在宁荣二府从文字辈的嫡枝也就是贾政还能蹦跶了,玉字辈,是该承担起阖府兴旺的重任了。
    …………………………
    正月上元节之后,依旧有御史上本年经奏折:陛下,今年选阁老否?陛下,今年选秀否?
    然后和众人想的不同,十六回了一个字:准。
    准?!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原本御史台的御史们在三年前屡屡碰壁之后就开始抽钩轮流给陛下上本,务必保持御史台忠言逆耳的优良传统……今次不过是上元节之后,朝廷第一次大朝会的例行一本罢了。
    然后,就被准了?
    可是陛下准的到底是选阁老还是选秀?连上本的御史本人都有些懵逼,不过不管怎么说,先前都被驳回来的折子今年轮到刚翰林院散馆之后就进入御史台的年轻御史,头一回上本居然被陛下恩准了——【这是不是代表陛下其实暗中很看重我这个臣子呢?】愣头青御史不禁有些飘飘然。
    当然,也只有愣头青御史本人会这么觉得了,至于其他人,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如今寿昌五年,今上登基的第六个年头,选秀三年一度,三年前因为先皇孝期等等搁置了选秀,如今宗室里头嗷嗷待娶的宗亲们又囤积了不少了;
    更重要的是,两位阁老的弊端,日渐显现,党争端倪初显,许多政令往往需要花费不必要的时间争执之后才能出结果。不只是两方人的争执,还有十六下达的政令也被两边当做是博弈的筹码,如此,令十六觉得这群没事爱找事的文官们,就是日子太好过了闲的!就好比去年李文渊带人南下巡黄河河堤,那也是多方博弈,差点没立下军令状的,要不是因为十六派了宝玉带着两千近卫军一起去,恐怕李文渊真的在路上因公殉职也不是没可能。
    选秀的事暂且不提,按照往年的安排,都是在秋天才开始的——毕竟春天要忙着春耕、防寒;夏天闷热,秀女送进京城多受酷暑折磨;秋天忙秋收……也就秋收之后么,粮食入国库、税赋入国库,兜里有钱可以开始造了,花两个月选完,该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大年了。
    【这才年初,远不用着急……】户部的钱尚书如是安慰自己,但是知道,一份支出是免不了了的,只希望陛下将选秀规模给搞得小一点,毕竟去年李文渊南下一趟没少祸祸钱,还有去年九月领命出京的贾侍郎,如今一直、持续在祸祸钱,每个月飞来京中的预算单子叫钱尚书看得真是肝儿颤。
    钱尚书是放心了,但是两位阁老和吏部尚书的心头是一跳。
    前二人是知道,陛下终于还是决定要启用他的心腹之人了,后者则是蓦然觉得自己这个吏部尚书当的有些不称职。
    此事,最适合开口的自然是吏部尚书了。
    王尚书上前一步,自请罪是吏部失职,并表示今晚就会整理好资历足够出任阁老的人员名单。
    一份,人人都关心关注的名单。
    一时间,才过了上元节,整个京城的花灯还未撤完,最热闹的消息,就变成了甄选阁老。不过这一回没人敢开盘口下赌注了,毕竟地下赌庄最大的靠山醇亲王从前年起,就收敛了风头。他当初自请去守陵,十六没答应,但是醇亲王自己圈了自己,深居简出,偶尔一顶青色小轿,去沈千针门外站一站。
    朝中的人终于发现,今上是个和先皇完全不同性子的人,他对于什么名声之类,看得并不很重要,做事也往往直奔主题简单粗暴。但是不可否认,身为天子,本就是万人之上,再加上他身边不乏能人,最重要的是,登基之前,军中对十六皇子的他就颇有好感,登基之后,整个直隶最精锐的禁卫军掌握在他心腹贾瑛手中,堪称可以一力降十会。
    说起来,这吏部尚书王策原先和贾瑛还有几分瓜葛,盖是因为他是一个十分刚直不阿的人,当初因为那乌龙的兵部尚书人选,吏部的人去禁卫军中明察暗访,居然没能找到一丁点贾瑛的不是,所以王策实则被人当了木仓使,待到贾瑛金銮殿上不表现出众,以绝对的实力证明了自己并表明心意退出兵部尚书甄选之后,王策的心里头其实是不好受的,他虽然对贾瑛的出身和年纪有意见,但是依旧被贾瑛展示出来的能力和实力而折服。不得不说,事后,兵部年年送来贾总兵的考评,王策都会认真看过去,如是愈发觉得,当初自己那一下,恐怕是耽搁了一个将才!
    王策多年都是直性子,说列名单,就直不笼统地全部列了出来,六部之中,资历和政绩足够上的,足有三人之多:礼部尚书周世安、户部尚书钱允颜和工部尚书阴准持。除此之外,还有大理寺卿文远、江苏巡抚莫强鸿、江南水师统领吴涛……以及远在西域的林如海。
    十六看到这份名单,心道:【老王这个人,有时候是死脑筋了一点,但是身为吏部之首,正是需要他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么!虽然这份名单里头有不少人都不可能最终参与角逐阁老之位(譬如老阴、譬如文远),但是老王这一条一条标明了这些人的资历和政绩,一目了然,也能堵不少人的嘴了。】
    …………………………………………
    当然,十六都能看出门道的名单,朝廷中其余‘老奸巨猾’又怎么会不知道?
    譬如工部阴尚书有因为先皇十五子这门‘好亲事’现在还能稳坐尚书之位都是陛下宽厚了,怎么可能入内阁?
    譬如大理寺卿文远,此人资历和政绩是有的,但是朝中风评却有些欠缺,更兼之他还有那个坑哥哥的弟弟甘肃巡抚文进——文进在甘肃多年‘无为而治’虽然是得先皇授意的,可是文进敢摆在明面儿上说?还不是得认下了这两年考评连续为中的苦果?
    再譬如江苏巡抚,就是先前接任了林如海官职的那人,都不消多加查探,就可知那是卫阁老一系的人,这种去江苏捡政绩的人叫人颇为不齿……
    挑挑拣拣,剩下的人选,可不就没几个了?
    这其中的干系,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的:蔡阁老一系将卫阁老的人江苏巡抚给按下去之后,卫阁老那边也不甘示弱,虽然吴涛不是蔡阁老那边的人,但是总归军中出身,天然就和蔡阁老更亲近一些,于是卫阁老那边也想尽办法把吴涛给排除了,于公说江南倭寇除恶务尽,吴统领依旧肩负重任,实则又说吴统领的嫡次子如今是禁卫军参将,父子不应都在京城身居要职。又以及,户部尚书老钱自个儿知道自个儿的事,要说算钱他是拿手,要说统筹要务,就没那根筋了——再大的官儿能有眼瞅着国库越来越充盈要来的叫人兴奋?何况阁老皆是兼领的官职,若是没有三公三少之位加持,品级还不如六部尚书呢!
    如是,倒是远在西域的林如海和礼部尚书周世安两人显得出挑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