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18.第 318 章

    要么人家说距离产生美呢, 自贾政接到调令之后,一方面暗暗自得, 一方面居然破天荒地开始有些‘放不下’宝玉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带着两千禁卫军出去呢, 也不会落单——再有, 他试过了,自己自那次之后, 就再也不怕水了,竟好似天生就该生活在水里一般, 沐浴的时候沉下到浴桶里头去, 呆一刻钟都不必出来换气!要不是怕外头守着的人等着急了以为自己沐浴出了什么意外, 贾政还想试试挑战憋气的极限呢。
    【所以说, 这通灵宝玉可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啊……只可惜已经没了。唉,多想无益……】贾政日常遗憾一回。
    以上是贾政的美好误会,不过也没关系, 避水珠也是个好东西,至少贾政去的是黄河边, 就算脚滑再多次,都丢不了命了。
    九月三十,宜出行, 荣国府里头……
    首先, 贾政早起去拜别了贾母, 当然, 这一天清早, 原先已经从偏瘫变为行动不便的贾赦也在呢,哥俩见面,贾赦还假惺惺地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会在家里照顾好老祖宗,照顾好阖府上下的,叫弟弟出门在外不必担忧。贾政扯了扯嘴角,尬笑都挤不出来:你不添乱就不错了,还想仗着辈分对府里头之手滑稽?
    还是贾母干咳一声,把话题扯回来,嘱咐着已经嘱咐好几遍的话,叫贾政一定不能辜负皇恩(以及出门在外务必一切小心行事)。
    而后便是王氏率众女眷和小辈在二门前恭送老爷,男丁们则是送到大门外,其中贾政的三个儿子更是因为孝道,得一路送之到城外。
    到了城外,出行队伍的众人已集结完毕——毕竟贾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整个队伍身份最高的人,众人等他也是应有之意。
    程峰和朱犇过来与贾侍郎见礼,自然也给贾政身后的贾珠和宝玉行礼的,禁卫军众人还相当自发自觉地喊了一声总兵大人好。
    直把贾环看得眼热!当然,他只是很单纯的羡慕而已,羡慕自己二哥如此威风的样子。
    贾环并没有什么嫉妒的念头,倒是因此生出几分更要上进的心思,虽然他过了四月的武童试,不过五月的武乡试还是没能侥幸通过——这也和宝玉年初的时候同他们三人说的话没差。
    宝玉当初说武安、贾环、贾苒三人之中,武安基础好,可是武经不扎实;贾环死记硬背的强了,可是武学基础薄弱;苒哥儿倒是两样都行,天分也好,就是吃了年纪小的亏。所以当初宝玉就建议这三人今年下场练练手,即便落选也不要灰心,主要准备三年后的大比,届时考个武举人是不在话下的。
    故而贾环回去之后,并不因为贾政不在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相反地,因为三不五时想要考校自己的老爷不在家,贾环的心神不会总是忐忑不宁,反而更有效率了些!
    总而言之,就是阖府上下,少了贾政并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就是偶尔王氏会分神担心一下,一个姨娘丫鬟都没带的老爷,回头会不会带外头的人回府?然后没担心多久,妍春就定然要闹腾些什么事情出来,叫王氏没空去想这些。
    &&&&&&&&&&&&&&&&&&&&&&&&&
    当然,因为这个时代信息传递速度的滞后性,西域那边林如海得知他二舅哥居然领了差事出京并且连过年都不回京的时候,已经是腊月里的,而给京城送去西域特色的车队,早在十一月初就出发了,再不能添减。不过,知道也就知道,对林如海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他现在往京里以私人名义送东西,主要也就是记挂着女儿和外孙,当然,老祖宗那里也是重头,其余荣国府两位舅兄,不过是泛泛而已。
    要么说呢,腊月里的时候,贾赦得知自己林如海给自己这房送的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一匣子干雪莲花罢了,便很是有些不平,私下同贾琏嘀咕:“你这林姑丈也忒势利了些,打量着现在府里是二房当家了,便给我们的年礼一年比一年薄了。”
    贾琏真是头疼,那雪莲花的价值哪个不知道?老爷嘴里抱怨着,方才下手比太太可快多了,生怕雪莲花落到太太手里的样子好像是恶狗扑食。
    说句不孝的,他反而开始怀念亲爹偏瘫在床的日子了,至少那时候,自己不必担心老爷这一张嘴张口闭口没个分寸,说出这样叫人诟病的话来——【是,您是人家大舅兄没错,可是顶天了说,也就是风俗里头特特强调的舅兄,实际上,论起辈分,还是平辈。姑妈去了这么多年,林姑丈给老祖宗的年礼是一次都不拉,放哪儿说,都是再念旧情不过的人了。】
    贾琏不耐烦听他老爷胡咧咧,于是找个由头出了院子,不用想都知道,自己走了之后,老爷会怎么破口大骂,总归也不知是怎地了,老爷能站起来走动之后,脾气越发阴阳怪气,基本上到达了看啥啥不顺眼的境界。
    (然而真相除了宝玉之外无人知道,因为他在贾赦能下地之后找机会给他吃了一整颗的固阳丹,没分丸的那种,和薛蟠的苦逼五年不能起立不同,贾赦吃的那一丸,药效持久达五十年,也就是说,若是五十年后贾赦还活着,倒是可以一口气儿生出十个八个优生优育的孩子。可是贾赦还能活五十年么?如是一来,贾赦院子里的丫鬟们在大老爷偏瘫的时候只是被口头占占便宜,而在大老爷能下地走路之后,也算是得以逃脱大老爷魔掌。)
    贾政回到自己屋子里,一室暖风叫他一下子舒坦起来——不,也不单单是暖而已,老爷屋子里炭盆也是足足的,也热乎,可是就透露出一股子陈腐的气味,回到自己房里看到巧姐儿在裁荷包、两个儿子拿着象棋胡天胡地地完打仗游戏。
    贾琏脱了大衣之后,随手就把小儿子给捞起来了,秃噜了一把头毛:“蓬哥儿不错啊,这都识字了?”小儿子才五岁呢,贾琏遥想自己五岁的时候,是掀丫鬟裙摆来着?还是捉蝈蝈吓唬二姐姐来着?
    芃哥儿稍大些,已经进族学一年了,挺着胸脯给他爹看:“是我教弟弟的。”
    于是芃哥儿也被贾琏揉了一通。
    王熙凤回来的时候,就瞧见两个儿子的头发都成了鸟窝,而巧姐在一旁憋笑憋得直发抖。
    “这怎么回事啊?”王熙凤是忍了又忍才没在孩子们面前开口念叨贾琏,当爹每个当爹的样子。
    等到巧姐儿带着两个弟弟下去之后,王熙凤才说:“人家说严父慈母,到咱们这这里,掉了个个儿,儿女们都念着你的好,偏叫我唱白脸。”
    贾琏给王熙凤端了一盏茶,然后问道:“怎么了,瞧你回来的时候,好大的火气,叫三个小的都不敢玩闹了。”
    王熙凤喝了一口热茶,觉得半点都不减燥,于是伸手拉开了点领子,拿着帕子给自己扇风:“还不是年礼给闹的?太太也不知道捻哪门子的酸,每年都要眼红两三回二房,叫老祖宗骂一顿才安心。回头回来的时候倒是同我摆架子了,说我这个做晚辈的不孝顺,凭她?呸!”
    贾琏点头:【这还真是难夫难妻了,我在老爷这边也一样。】
    王熙凤接着又说:“那史湘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今儿才晓得,她先前问了珠大嫂子讨要了兰哥儿小时候的衣裳、又问我要了芃哥儿小时候的衣裳,甚至不远千里去信问宝丫头讨要了她儿子的衣裳……偏偏漏下了玉儿!要不是今天上午薛姨妈过来说宝钗来信讲起这件事,咱们还真不晓得史丫头居然办了这么不讲究的事儿,早两个月就先问了宝丫头要衣裳,可真是把宝丫头看得比亲叔婶还重要了。”
    贾琏说:“约摸是她粗心忘记了吧,或者是想着一房要一件便足够了?”
    “你晓得个屁,百家衣千家衣,多拼多福气,哪里还嫌够的?”
    要是原先,贾琏听到王熙凤这样说话,定然也是要火起的,不过这些年生意场上混着,还要时不时提点呆霸王薛蟠,贾琏的涵养好了不只一二分,故而只正色道:“你啊就是脾气太急了,好好儿的说话不行么?这要气,也是林妹妹气吧?”
    “你倒是不知道!她也是,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还到处跑,上午咱们多忙啊,清点林姑丈送来的东西呢,偏她今个儿后半晌也来了,先是眼珠子乱转,再是支着耳朵也不知道避嫌,还想听礼单子,最后我火了,挑明了这事儿,她还硬推给下人,说许是下人听岔了,弄混了宝二奶奶和琏二奶奶。这不是打人脸么?咱们大房是势弱了点,可是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踩一脚的!”
    贾琏听了也生出几分不高兴来,因为史湘云这个做法确实有挑拨荣国府大房二房的嫌疑:“后来呢?”
    “后来老祖宗发话了,才把这事儿揭过去,不过我看玉儿那边也气得不轻。”
    …………………………
    气得不轻的林黛玉回到自己院子之后多吃了一碗甜汤才缓过来,她就不明白了,虽然以前在闺阁之中,史家妹妹和自己并不太投缘,可是也没甚深仇大恨的,怎么如今对方竟是如此刁钻。
    好在有萌哥儿小人精,虽然不太明白老祖宗院子里一群女眷叽叽喳喳说什么衣裳不衣裳的,但是他瞧出来了自己的娘亲不开心,于是他蹬蹬蹬地跑过去,趴着黛玉的膝盖:“娘,来玩呀!”
    待到晚间,宝玉下值回来,也听闻了这事,他回院子之后,见到妻子和儿子正趴在书案上作画呢,倒是没着急说此事,直到晚间,宝玉才说:“史家妹妹夫家姓卫,和卫阁老是同族呢。”
    黛玉有些迷糊: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