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07.第 307 章

    这其实说来也是阴差阳错。
    封丘以上, 乃是李文渊亲带人巡视过每一处河堤的,又是巡黄河起初的一段, 端是质量过硬,除了乞巧节那几日, 潼关大雨, 水淹潼关之外,便只有中牟、通许两处小决堤。
    如此一来, 倒是有好也有不好。好的便是这一路都没有州府县遭遇大决堤;不好的就是,河道里的水没处泄洪, 于是河面越来越高, 越是到下游, 两岸河堤的压力便也越大。
    中牟的小决堤发生在今个儿早上, 中午便在中牟县令和当地驻军的指挥下,将之拦截、分流、堵上了(这就是兰考县傍晚遇到第一波洪峰);
    通许的小决堤发生在今个儿下午,因为那县令慌了神竟然丢了县城就跑了, 耽搁了治水的时间,故而到了天黑之后, 兰考遭遇的第二波洪峰却是比第一波要强多了,里头杂七杂八堵塞河道的杂物也更多了。
    须知道,通许在封丘的上游, 封丘在兰考的上游, 既然兰考都受到影响颇大, 何况是封丘?
    李文渊命封丘县令带人抵御了第一波洪峰, 但是第二波冲下来的时候, 河水中杂物太多了,渐渐就淤塞了河道,若是不清理杂物并分流,恐怕河水有四溢漫出的危险。
    说起来,封丘比兰考富裕,当年造河堤的时候,还留下了六个涵洞,封丘的衙役、驻军和民夫倒是比兰考的禁卫军们要省力得多,只需小心翼翼地打开对应位置的涵洞们泄洪即可。
    按照兰考县令的意思,便是开六个之中的四个涵洞,便可以大致解了河堤将被淹之围。
    问题就出在了涵洞上!
    谁能想到,这涵洞二十几年没用,里头早已经中空了呢?竟然是样子货而已,根本经不住百年不遇的高水位高水压的冲击!
    然后……
    然后,李文渊和贾政他们就被中(封)空(丘)的涵(县)洞(令)给坑惨了。
    方打开了第一个涵洞的一半,水流冲力何其大,直接把涵洞冲开了,冲开还不算,带着回旋的水流,竟然起了卷挟之势——诸位能理解接满水的洗脸台子突然被打开了排水口么?
    便是那样了,奉兰考县令命去开涵洞的几人真是不走运,尽管他们是挑选过的水性好,可是河水破涵洞的千军万马之势,夹带着碎石,第一下就拍晕了不少人,再一下就把那些晕乎的给拍到了河底下头去,当时不远处紧盯涵洞的封丘县县令就傻眼了,他身后的衙役们么直接架起老爷就往高处跑!
    幸运的是,第一个涵洞在比较偏僻的河堤段,即便水冲过去,也不会淹到县城中,下方的百姓要逃命还是来得及的。
    不幸的是,百姓是基本无伤亡了,但是被冲垮的地方,就在贾政带人烧水泥的那个小高地附近。涵洞垮掉的时候,李文渊、贾政、两个主事都在那里,全部给一锅端啦!
    (题外话,封丘县令跑远了之后才想起来李文渊等人也在那附近,再回头命人划着船去,却已经找不到李御史等人了。封丘县令脸都白了,剩下的一百多禁卫军也六神无主,只能分出一半的人,沿着河岸往下游去追,剩下一半的人还要带着当地驻军捞河道的杂物并且补上先前的涵洞。除了路上禁卫军沿河而下,还有封丘县令找了多年在黄河讨生活的老船夫,驾着小舟去寻人——那可是御史,要是真交代了在封丘,嘶,不敢想象!】封丘没有大船,封丘县令许下重金,派出的一艘小舟战战兢兢地在黄河上漂流,半路就翻了,幸好船夫水性好,才勉力游到岸边。)
    不幸中的万幸,水流速度虽然比平时快,但是李文渊和贾政身边自有禁卫军跟着保护,皆是好手,甚至连出行队伍中身手仅次于宝玉的、从小被他亲爹吴涛水里火里摔打的吴钰,吴参将也在。
    然而……因为宝玉留下的禁卫军二百人事发当时好一部分在封丘不同河堤指导当地驻军迁移涵洞附近的百姓呢,留在小高地的,只有三十人。
    三十人。
    在陆地上,个个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好手,下了水么,以一当三、当五也没问题。
    可是,现在面临的并是不与人搏斗,而是与黄河搏斗!
    可是说,若是没有宝玉从去年京城暴雨之后就开始抓紧禁卫军水中训练的话,今天水满小高地,也许这三十禁卫军就不是全须全尾的了,更不要提还要保护四个战斗力全部不足0.5鹅的文官!
    说李文渊等人战斗力0.5鹅还高估了他们,至少鹅会水,这四人,没一个会水的!
    【幸好总兵大人算无遗策!】由吴钰在心里感慨了一句,剩下二十九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大水来的瞬间,吴钰就做好了分派,十个人保护李文渊、九个人保护贾政,剩下两位主事,每人五个禁卫军护着——吴钰作为禁卫军目(三十人)中前官职最高、水性最好的,调度指挥,掌握全局。
    虽然吴钰觉得总兵大人他亲爹贾大人此人平时实在是有点难以沟通,对着禁卫军的态度也有些太不客气,虽然没表现出什么,但是那股子优越劲儿是瞒不住的。
    但他毕竟是总兵大人亲爹,平时再讨厌,这时候势必要保护好的——尤其人家还是工部右侍郎呢,官职也不低,于公于私都必须保护好。
    吴钰在禁卫军中也颇有权威,瞬间就做出了人手安排。禁卫军们即便是落了水,身上的装备也是能用的,尤其是做军帐的油布,防水性极好,早在当年发下来的时候,总兵大人就逼着众禁卫军务必百分之百掌握军帐的十八种用法,其中落水之后,如何靠军帐做临时浮球求生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条;再然后,就是人人都必不可少的绳索,被浪头、旋涡、暗流卷着,若是没有绳索牵着,夜黑风高,丢了几个人都难以发现;再便是哨子,黑夜中以哨音相互联系、传达讯息,比扯着嗓子喊要有效率多了,也节约体力……更不要提每一位禁卫军都会随身携带的肉干干粮和应急药丸等等。当初一开始军容军纪军规革新,规定就连出操都需要佩戴齐全这些东西的时候,十有八九的禁卫军都是在心底抱怨新来的总兵大人屁事多,即便后来对宝玉很信服之后,也觉得这样的规矩有些多此一举。直到跟着宝玉两次出行,禁卫军才认识到,总兵大人平时的训练和让人养成的生活训练习惯有多么重要,简直就是能在危急时刻救人一命的!
    遂,危急时刻,身为巡查黄河御史头一人的李文渊得了最优待,能够进大木桶去;贾政作为技术骨干,也被分到了单独一张大门板子;剩下两位主事稍微要困难一些,只能享受和禁卫军一样的待遇了,两人只能扒拉着禁卫军临时用军帐油布撑起来的圆球(总兵大人说那叫跟屁虫,当时大家伙儿都觉得这个名字好笑呢),靠着这浮在水上,还得一路时不时靠着禁卫军拉一把才能不沉下去,现在两位主事都觉得自己二人要被泡胀了。
    但是偏偏这么一群七拼八凑的杂牌军似的可笑队伍,这一路竟然顺顺当当地飘了百十里路!
    虽然这一路,好几次差点被旋涡卷进去,或者又差点被暗流掀翻,但是一木桶一门板三十二个气球,三十双腿踩水,同心协力,作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居然蹦跶了半个时辰多!
    其中待遇比较次的两位主事不止一次被河里的漂浮物给撞了胳膊腿之类的。
    不过没人敢在这时候抱怨,尤其是……他们眼见随行保护众人的禁卫军们一路试着想要扒住两岸河堤,将众人推上去所做的多番努力之后,即便不会看脸色如贾政,也闭着嘴,在心里默念三清祖师、如来佛祖保佑。
    只可惜,天黑堤陡、风高浪急,眼见两次三番努力到了河堤附近,但是都没办法成功把四人弄上去——若是只有禁卫军,吴钰打包票,早就上岸去了。
    水流速度和缓是相对于大决堤说的,实际上,这是黄河,就算在九曲最后一道弯之前开阔河道上,水性一般的人也很难对抗水流之力——更何况禁卫军们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已,还有四个不及0.5鹅的需要被送上岸呢!
    就连吴钰,都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双手全部被磨破,还差点两次被暗流卷下去。
    这三十个禁卫军,实在是不容易。
    甚至原本推着贾政的门板子中的一个禁卫军小伙子小王实在是运气不好,被小漩涡中打转的木头敲破了脑袋,然后吴钰将对方半个身子放在了贾政的门板上,自己顶替了那个受伤的小王。
    这个时候,就连原自诩为清高雅士的贾政都放下臭架子,在吴钰的指点下,从小王怀里掏出油纸包,拿出金疮药给对方脑门子撒上。
    天,下起雨来,不仅如此,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都纷纷来给倒霉的李文渊和贾政等人添堵。
    无星无月,三十四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等人漂流到了什么位置,要不是绳索牵绊和不停地哨子确认,甚至他们会连少了同伴都不知道,就好像刚才那个被磕破头的小王,若是没有绳子,当时昏迷了,也就被水给冲走了。
    吴钰在半躺在门板上的小王耳边一直说这话,尽管雨水打得他长开眼睛耳朵都很难,他还是一直对小王说:“小王,总兵大人动作快着呢,一定在兰考县了,等咱们漂到兰考,就有救了,你可千万别睡着!”
    另一旁的禁卫军小伙子也对小王说:“对啊,你小子可别偷懒,咱们兄弟几个脚都要软了都没睡,你躺着,还有贾大人给你挡雨,你看看这待遇,说出去,总兵大人都要羡慕你!”
    一手死死扒着门板边沿,另一手举着一块油布的贾政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是看一道闪电亮过,仰天躺着的小王面如金纸、唇色雪白,眼神有些涣散,心中也有些不好受,于是也清了清嗓子:“你可别睡,睡着了就醒不来了。”
    然而风雨中,贾政有些端着名士风度架子的声音根本就无人听闻,就连吴钰,也只是就着另一道闪电,看见贾政的嘴巴动了动而已。
    “什么?”吴钰扯着嗓子喊的。要是平时,贾政听到一个莽夫这样的态度同自己说话,定然是要皱起眉头的,但是现在!现在!
    贾政突然心有灵犀地转了一个头,然后松开了扒着门板子的手指着某处:“啊!火!那儿!救命啊!有没有人啊!”前半句是对吴钰等人说的,后半句,是冲着火光处嘶喊。
    嗓门之大,必须破音。
    【堂堂荣国府一等将军、工部右侍郎贾老爷,请问您的文人风度去哪里了?】
    …………………………
    以上,便是在兰考县东坝头河堤上奋斗了一个下午加半个晚上的宝玉等人,准备收工却瞧见上游飘下来大活人时候,贾政等人已经在河面上经历的全过程。
    远远看清楚了来人,又有长竹竿子抵住一段河道,这三十四人总算是结束了漫无目的的漂流之旅。
    当然,救人也是要按照官职高低顺序来的,这就是封建社会,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没有人权。
    哪怕禁卫军等三十人,是一路漂来出了大力气的,除了吴钰能够第三个上岸,其余二十九人,只能等到两位主事上去之后,才上岸。
    ↑这在兰考县令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却没料到,贾瑛贾总兵飞快几下垫脚踩着河中漂浮的杂物,到了李文渊木桶旁边,将搁浅在长杆处,但是距离河岸还有一丈的硬脖子御史给直接托着腋下拎起来了,然后又如法炮制,踏水无痕地回到河堤上。
    兰考县令今天吃惊的次数实在是太多,这贾瑛的身手叫他大开眼见。不过李文渊的落地,叫他松了一口气,放了一半的心——大佛没事!这就好!
    然后兰考县令发现,他今天真的不能松口气,每次一松就来坏事——因竹竿长度有限,搁浅了木桶、门板等之后,岸上捏着杆子另一头的禁卫军们手里要承受的力道蓦然大了许多。本来么,逆水划船桨的力气需要多大,长竹竿就需要几何倍数增长的力气——这可是费力杠杆!
    然后宝玉带着李文渊半空中跳跃回来的时候,从上往下就见几根长杆逐渐从与河堤是和垂直变成了和顺流方向形成了一个锐角……
    贾政不走运,门板子水阻最大,被冲得已经要滑出长杆子能够着的范围了。
    最后的时候,吴钰等人一手扒着门板子,一手抓紧长杆子,想要以人为绳,拉住门板。
    但是门板上有两个成年人,水流冲力又大,这一路他们都没对抗成,现在体力耗尽,更是无能为力。
    吴钰等人眼睁睁看着自己抓着门板子的手一点一点松开。
    岸上的人都对贾政和小王喊往下跳,因为这时候跳下来,还可以抓住禁卫军的手,相互给个力,再抓紧长杆子,就容易上岸了。
    可是贾政这一路又是风又是雨又是洪水又是漂流的,绷紧的弦在见到宝玉的那一刻就松开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我儿子能干,我儿子武状元,我儿子得太乙真人梦中传授绝学,我儿子肯定能救我的!】
    绝口不提以前在心里喊他‘逆子’‘孽畜’这回事了,再回神过来,却见他儿子先救了李文渊,自己却要被水冲走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