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85.第 285 章

    黛玉被萌哥儿黑葡萄似的眼珠子盯着看, 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从一个女人,到一个母亲, 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对于黛玉来说, 心理上的变化更大。她从怀孕时起, 年少一些多愁善感的念头就都收起来了,因为听嬷嬷们说, 孩子在娘亲肚子里的时候,最是受娘亲情绪的影响。
    到如今, 萌哥儿四个月了, 每一天都在长大, 看着孩子一点一点地长开, 黛玉满心都是欢喜,更将原本的愁绪都抛之脑后。
    说起来,她已经很久不掉泪珠子了, 今天被宝玉感动了一把,一时间情难自禁。
    “表哥一定花了很大的功夫。”黛玉拿帕子按了按眼角, 认真地说。
    确实花了很大的功夫,他三辈子都不是专业学画的,只有第二辈子的时候学了些素描功底还有这辈子学了些写意。
    画肖像, 又是林家的一家三口, 要么老老实实工笔画, 要么干脆就整个逼真的油画。
    林如海年轻时候的相貌宝玉还记得, 略加思索, 一个三十出头的林如海就跃然纸上;黛玉小时候的样子也不难画,宝玉初下扬州见到她的时候,她也不过四五岁;只是姑妈贾敏的外貌不好拿捏。
    宝玉从黛玉这儿问了一两次,又去问老祖宗。
    老祖宗当时愣了愣,然后摸着宝玉的手说:“我的宝玉,真是有心了。”言罢,老祖宗叫鸳鸯去她房里找了几幅小像,皆是贾敏在闺阁中的样貌。
    宝玉画了几遍,又给老祖宗瞧了几回,终于大致确定了贾敏的相貌。
    他又找人熬了特制的画纸,在心中勾勒一番之后才动笔,从年前开始每天只能抽出一点时间,本想着给玉儿做新年礼物的,却是来不及了,干脆画好之后又叫一更拿去装裱精致了,给黛玉做生辰礼。
    其中耗费的心神,宝玉不会与黛玉说,但是黛玉如此聪慧,又怎么会猜不到呢?自己表哥画技水平她能不清楚么,至多也就是黑白炭条笔素描的水平了。如此纷繁复杂的一幅画,想来底稿都得打了好几次。
    黛玉的心间涌动着一股甜意:“表哥,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从小失母,与爹爹聚少离多,又多年客居荣国府,黛玉只是比旁人要敏感一些而已已经算是她内心强大积极阳光了。
    数次,她也曾想动笔画下娘亲和爹爹,但是每每提笔就垂泪——就这样吧,就让爹爹和娘亲的样子留在我心中就可以了。
    而今天,她收到了宝玉的画,起因是她偶尔露出的哀伤,思念父母被表哥察觉了。
    这种被人捧在手里、放在心间的珍而重之的感觉,让她觉得,过往的自怨自艾都是不必要的,得天垂怜,自己已经有了夫婿和孩子,如今一家三口,未来也许是四口五口,还会子孙满堂,已然无憾。
    宝玉劝了好一会儿,才叫黛玉收了眼泪,甚至他都已经把萌哥儿抱在手里,大脸小脸并排贴在一起,同样白嫩的肌肤、同样乌黑而水汪汪的眼睛、同样不点而丹的唇瓣、同样皱着眉毛、同样鼓着腮帮子。
    父子两个一起发动“眼巴巴盯着你一刻不分离”的卖萌攻势。
    黛玉终于破涕为笑:“表哥这是做什么怪样子!”
    “逗你笑啊。”宝玉一本正经地说。
    “你这样,萌哥儿今晚又要过了点才睡了啦!”黛玉撅了噘嘴,坚决不承认是她刚才感动过头一下子没收敛好情绪才导致萌哥儿睡觉的点又被延迟了的。
    好在萌哥儿是个乖孩子,眼见亲爹亲妈不准备继续玩闹了,张嘴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然后哦哦了两声,顺势拿巴掌拍了拍亲爹的嘴:吹呜呜!吹呜呜!
    宝玉和黛玉相视一笑,然后一个接手把萌哥儿放到床上轻轻拍着,一个认命地拿起笛子开始今天的‘演出’。
    …………………………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去,等到三月底的时候,大地春回,西域与京城之间的路也好走多了。
    林如海与女儿、外孙的礼物也如期送至荣国府。
    要么说,林如海这样的为人和品性,贾政是一辈子拍马也赶不上呢。纵使贾敏病故多年,林如海一直待贾母以长辈之礼,逢年过节与寿辰,都不忘孝敬老人家,即便如今他成了宝玉的岳父,亲上加亲,也依旧保持着这良好习惯。
    荣国府的人都知道,宝二奶奶虽然没兄弟帮衬,但是人家的爹,亲爹!本事大,莫说是珠大奶奶娘家人还算上进也远远不及林家显赫,更重要的是,譬如琏二奶奶那样的兄弟,有还不如没有呢!
    当然,这话大家也就在心里想想,万万不敢传到明面儿上来的。因为宝二奶奶虽然娘家显赫,可是半点没有要与珠大奶奶争管家权的意思,这么一来,下人就算踩了珠大奶奶和琏二奶奶,在宝二奶奶那里也讨不到好处,还白白得罪了两位管家的奶奶。
    林家管事带着几辆牛车来荣国府的时候,门子早早就瞧见了最前头那辆牛车上挂着的府邸标记,忙不迭去派人通报了。
    西北皮毛多,年前中秋的时候,林如海已经叫人送了几车回来了,府里大姐儿、巧姐儿冬天的雪兔毛斗篷料子,就是林如海送来的。
    现如今车上的,大多是秋收之后保存得当的当地特色,譬如,葡萄干、大枣干、无花果干、杏子干等等,成色均是上上佳,这都还不算什么,最叫人注意到的,则是后头几车陶罐。恁多罐子,又沉,般得时候,林府管事还一个劲儿叫他手下的人小心,小心,再小心。
    荣国府的人是真的好奇:这里头是个啥?
    是个啥?
    后宅女眷么,每天也不需做什么大事,听闻林姑父送东西来了,王熙凤颠颠儿地来凑热闹。至于邢氏,但凡能得些好处的事儿都不会少了她。
    王氏走在去荣庆堂的路上,远远瞧见了一骑绝尘的妯娌,正想哼一声,却想到妍春如今正在奶嬷嬷手里抱着呢。可不能叫她学了去,于是王氏整整脸色,还是慢悠悠地走着。总归自己若是没到,老祖宗指定不会分东西的,就叫那个破落户等着吧!
    等林府管事拜见了荣国府老太太之后,嘴皮子溜,嘚吧嘚地就把礼物给念了一遍。又说:“这罐头,是薛家商铺琢磨出来的吃食儿,倒是个巧宗,放进去的吃食,不打开能存上好久。咱们老爷想着,西北的风土人情没办法叫老太太亲眼见到见到了,但是还是可以让老太太尝一尝西域的瓜果美味的。”
    被女婿这么惦记着,贾母自然是开怀的,对只知其名不知其物的罐头,也好奇得很。
    黛玉先一步接到书信,倒是比别个晓得一点这罐头为何物,于是看了礼单子,叫管事先开一个香梨罐头来。
    京中女眷只知道秋梨、雪梨,并不知道香梨是何物。
    黛玉也是读了表哥西游日志之后才晓得的。
    王氏在心里嘀咕:【这香梨也是水果,长途跋涉隔着这么久的时间,怕不是要变成臭梨了吧?哎呀呀,待会儿打开之后我该如何劝说老祖宗不要乱吃东西呢?】
    其余人倒是没王氏想得这么多,她们觉得,林家老爷既然敢送,这香梨罐头必然不会是孬的吧!
    成年男子两个拳头那么大的坛子被打开了,泥封的密封性还是很靠谱的,呲地一声之后,鸳鸯同紫鹃等一起,将小坛子里的物什用银汤勺舀出来。
    汤色微黄澄清、果肉洁白如玉。
    看卖相,是没坏。
    林管事是个上道的,鸳鸯与紫鹃舀出第一碗的时候,便与坐在最上头的老太太作了个揖:“小人倒是要与老太太讨个赏,好叫老太太分小人一口解干渴。”
    如是之后,在座女眷也尝了香梨罐头。
    一吃之下,顿觉惊艳。
    京城有卖的秋梨来自河北燕山一带和东北,才熟时味酸,储存几个月之后,口感变好,但颜色较差,好像变烂了似的,所以富贵人家一般叫下人弄了梨汁,不看到那伤眼睛的整个烂梨。
    另有雪梨,也是源自河北,可是果面较粗糙,多用于制作雪梨膏。
    相比之下,这香梨……可以称得上是梨中高富帅了。入口清甜、酥脆无渣、甜度高、香味浓,尽管罐头只有鲜果十之七八的美味,但是也足以叫荣国府女眷吃之忘俗了。
    这样的礼,甚合众人心意。
    贾母自然乐得给黛玉卖众人个好,等林家管事走了之后,便分了分果干和罐头,可以看出众人都是极满意的。
    王氏到了这时候,迎着邢氏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拿走老祖宗分来的最多一份,心平气和地想:【黛玉这个儿媳妇,除了娇气些,也没别的毛病;大方、也不爱争权、一举得男,还有个有力的老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