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83.第 283 章

    贾琏当初能捐官儿, 因为他是一等将军贾赦的嫡子!(也是唯一存活的儿子)
    要体面!
    东府的贾蓉能捐官,那是尤氏腰杆子不硬没亲儿子!(还有以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已逝秦氏和贾珍牵缠不清的关系在)
    有隐情!
    到贾环这里, 二老爷贾政两个嫡子前程似锦,太太王氏的娘家还有大靠山王子腾在。
    贾环自己提出想要捐官儿, 多半会被认为是得了失心疯;
    若是贾政提出——首先贾政就不会这么提, 他自己是得了老国公爷向先皇讨来的恩典才当上工部员外郎的,生平最怕人家说他不是正路子出来的, 宁死也要逼着贾环继续在族学里念书,还放声威胁, 早日考出秀才了才给他说亲事;其次贾政要是真敢这么提, 这几大千两的钱从哪里出?叫公中出?王氏回头就能整治了姨娘和环哥儿。
    赵姨娘装哭装睡之后, 嘎嘎地破锣似的嗓音叫探春皱了皱眉:“姨娘也注意着些。这样的话, 就不要再说了,被人听到传出去,给环儿添麻烦。”
    赵姨娘这会儿倒是明白过来了:“谁听到?门窗大开, 有走进的人咱们都看得一清二楚,谁能听到?”感情刚才关门掩耳盗铃的不是她一样。
    探春不作理睬, 拉着贾环的手问:“你是考虑清楚了?”
    贾环点点头:“我是真的不想在族学里继续耗下去了。”
    探春是表示理解的。
    贾环小时候,探春也学着大姐姐对二哥哥那样,给他开过蒙, 当时探春就很挫败, 因为几句三字经, 环哥儿都念不清楚, 今天忘了昨天的。当时赵姨娘也是全然不在意的样子, 说:“环哥儿这是年纪还小呢。”
    后来环哥儿再大了一点,探春很无奈地发现,自己亲弟弟不只是读书没天分,还不勤快。被姨娘给养歪了,小心眼且善妒,整天低着头拿眼角偷偷看人,一股子小家子气。当时给她气得哟,幸好不多时,环哥儿就被老爷拎到前院去住了,不然探春真要担心他就这么像歪脖子树一样长下去,成为废物点心。
    然而,脾性可以后天打磨,但是天资却是老天爷决定的,探春那时候基本确定了,环哥儿不是读书的料。
    只是她一个女儿家,又是环哥儿一母同胞的亲姐姐,首先不忍心打击他;其次也想着许是等过些年勤能补拙,环哥儿终究会有所收获的呢。
    现在看来,奇迹终究是没有发生。
    探春正经着说:“那也不一定非得就是去经营庶务了,你看王家的表兄王仁,不照样混了个军中文书的差事么?你若是想要前程,好好读一读武经七书,要么试一试武科,走这条路,有二哥哥在前头带一带你,好歹也得个官身。”
    其实贾环最早也想过这一点的,但是:“二哥哥如今是禁卫军的总兵呢,我要是再谋军中职务,会不会叫人觉得二哥哥徇私呀?”
    探春都要笑了,自己这个弟弟,平时心大得不得了,常常到二哥哥那里蹭吃蹭喝,每年收二哥哥的金银锞子也不少了,那时候不知道不好意思,现在对着大事还是挺多思多虑的么?
    探春还没来得及讲话,赵姨娘又插嘴了:“对啊,环哥儿,你自小就跟着宝玉的,他闯祸你背锅,他捣蛋你挨骂,现在让他给你谋个差事,也是理所应当的啊!毕竟你们可是兄弟!”
    贾环觉得他姨娘说的二哥哥和自己认识的不是同一个人,许是姨娘梦里的吧。
    他对着探春说:“三姐姐,你看,就连姨娘都会这么想,我若是去军中谋职,恐怕二哥哥身正也怕影子斜哩。”
    探春一拍贾环脑袋:“你以为兵部是二哥哥开的,想给你谋缺就能谋到?我都说了,你在谋职位之前先去考个武童生,这样子就算名正言顺了。若不然,要说避嫌,你叫你二姐夫、三姐夫都去转文官么?”
    贾环有些意动,最初的最初,他坚持被武师傅摔打,无非是因为心里头有一个目标——二哥最棒,二哥做什么都最俊,我要和二哥一样厉害。
    “再说了,总得循序渐进吧,若是你真的连武童生都考不出来,再说去学外头的经济庶务不迟。不然,老爷会打断你的腿。”末了,探春给本次谈话做了总结。
    前头就说了,贾环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大,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是十七八岁少年而已,被探春这么一劝说,又有些心动了:谁是真的愿意就庸庸碌碌管着庄子春种秋收冬藏的呢?谁又是真的甘心每日忙的不是东边铺子上新品,西边铺子涨店租这样的事情呢?这些事情,就算没有他贾环,其实有荣国府的大小管事,也一样能料理得很好。
    赵姨娘还在叽叽喳喳,其实她也是很犹豫的——她晓得,若是环哥儿能够考个文科或者武科,日后前程更好,比捐官儿好,比给整个二房跑腿好;但是她也晓得,出去料理庶务,就代表哪怕环哥儿手指缝拢一拢,一年最起码也有千儿八百的银子……
    当然,赵姨娘的纠结都是白费心思。
    贾环琢磨了大半个正月,最终还是觉得,三姐姐说的有道理。
    叫贾环终于下定决心的原因,还同上元节灯会有关。
    这几年,户部吃够了举办大型活动的甜头,自然不肯放过上元节。就连教坊司的人都被借调出来赚外快了(说起来也是当今十六这个当皇帝的不好曲乐,要不是因为教坊司大多是犯官女眷,十六都想精简了这个部门——冗员啊!开支大啊!男的女的都要买脂粉!多贵啊!买了还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劳动改造’的本职工作,真是太不像话了!应该统统拉出去开荒种田才对啊!)。
    这其中歌舞节目,同宝玉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也没有吃饱了撑着什么都去插一手,毕竟就算没有自己,凭现如今大明的表演水平,整治一出大型歌舞晚会还是没问题的,金手指也不必用在这个地方。宝玉能做的,就是先前同工部尚书一起,稍稍探讨了一下关于回音壁的原理等等,好似折射能够让声音传播得更广泛?
    宝玉只是因为和工部的阴尚书投缘,从前一起改进抽水机的时候成了忘年交,后来因为先帝时期十五皇子的事儿,好一阵子工部尚书都是出门被人当作瘟神对待,说话做事战战兢兢的,只有少数的人以常待之,这其中,年纪最小的就是贾瑛了。
    由此,宝玉加上十六御赐的票和钱尚书、阴尚书送来的票,都可以出去做二道贩子了。
    贾环就是这时候,亲眼见证了薛家表哥千金买票、琏二哥四处钻营弄票,而二哥……孝敬他的人可真的不少!
    贾环懂了,二哥宝玉的能耐,不只是会武功而已。
    …………………………
    荣国府二房的庶出三爷要从武。
    这消息在京城是半点水花都激不起来,除非对方立马能拿下一个武状元。还是刚刚准备要报考武童生?咳咳……没什么人关注这样的小道消息。
    影响最大的,大约只有贾政气鼓鼓地黑了三天脸了。
    然而,上至老祖宗、下至贾环他本人、内有贾家几兄弟、外有族学夫子,居然都觉得这对于贾环来说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当老祖宗说:“你若是觉得不妥,那么叫环哥儿跟着琏哥儿去学学庶务也行。”的时候。
    两害相较取其轻。
    贾政觉得,多一个武夫儿子比多一个干着管事活的儿子要来得好听些。
    这事儿就定下了。
    武师傅更加用心地操练贾环,宝玉直接叫贾环常常去孙府——孙绍祖府和孙将军府,和两位姐夫请教武经学问。
    倒是叫原本已经把从前考武科时候的知识忘得差不多的孙绍祖又捡起书本子来。
    一月底的时候,皇商甄选结束,原本四大皇商中的桂花夏家被取缔了资格,改由西宁马家驻京的那一支顶上,其余三家不变。
    薛蝌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幸不辱父命。
    从金陵传来的消息,说父亲近来身子好了一些,已经能够下地走几步了,胃口也恢复了不少。
    薛蝌觉得这一次来京城,真的是来对了。
    故而荣国府好不容易终于给二房小二房的哥儿摆百日宴的时候,薛蝌的礼物看似不显,实则是十分丰厚的。
    被亏待了的萌哥儿,终于在洗三和满月都没能大办之后,有这么一次百日给补上了。
    叫宝玉看来,萌哥儿收的礼,比他小时候还要丰厚得多:【啧啧,谁叫萌哥儿的老爷比自己老爷人缘好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