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64.第 264 章

    宝玉今年满二十, 四月二十六是他的生辰,但是因为这一天他还要上朝呢, 故而及冠礼被延后到四月三十,也是朝廷休沐日。
    从四月初起, 整个荣国府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因为宝二爷不单单是老祖宗的眼珠子,还是当朝二品大员!
    我滴个乖乖, 府上操持及冠礼也好几次了,珠大爷的、琏二爷的……可是这二品官儿的及冠礼和前两位相比 , 要是循旧例, 是不是太寒酸了些哟?
    负责采买的人不敢拿主意、负责烧制器皿的人不敢拿主意、负责修缮的人不敢拿主意、负责制礼服的人不敢拿主意……统统汇报到珠大奶奶那里, 李纨……也不敢拿主意。
    所以她要和上头的两尊大佛讨主意。
    贾母和王氏倒是有心大办一场的, 还想着,就算自己府里人手不够,还有东府贾珍之妻尤氏可以来帮衬、还有贾氏宗族内族人可以来搭把手。
    不过贾政和宝玉在这个问题上空前地达成了一致——宝玉说家里有两个双身子的人, 还是轻省一些,免得惊着了;贾政则是日常看儿子不顺眼斯基, 觉得大办及冠礼就是铺张浪费!
    贾珠本来也想给弟弟办个热闹的,但是一听弟弟分析,也投了从简一票。
    当然, 男主外, 宝玉及冠礼前的准备, 既定好了规格, 那些管事们不敢决断的事情也就能顺利解决了。一切零零碎碎, 同前头的男人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只要负责给宾客写帖子就是了。
    能收到帖子来观礼的人如下:
    老祖宗的娘家史家,以及史湘云现在的夫家卫家;
    二太太的娘家王家,以及二太太姐妹所嫁的薛家;
    原本自然是要有林家人的,但是林如海远在西域,林家——在京城也没别的主子了,在姑苏的?都和林如海这一支出了五服……
    沈千针和他徒弟;
    理国公柳彪一家;
    孙绍祖一家;
    探春未来夫婿孙家;
    冒炎章一家;
    周博,淮安人士,当年第一个提出水冲地法去盐碱化还得了褒奖的那个小子,亦是武平好友,前些年来京中国子监就学,被武平引荐给宝玉,其父亲是白鹤书院山长。
    贾氏族学教过宝玉课业的几位外姓夫子;
    武师傅和其子;
    宝玉手底下禁卫军中几个高级军官;
    ……
    再加上贾氏宗族内的人。
    就算再怎么简,上门来的人也不会少。这还是宝玉坚决不给阁老和尚书侍郎们发帖子的后果,不然这些人就要难办了,到底是去还是不去……现在就如蔡阁老那样,叫管事的送一份礼上门,又可以如户部钱尚书那样,叫家里长子去送一份礼。
    反正荣国府的门房又开始旋转跳跃不停歇地接客。
    另外,从四月中旬起,陆陆续续就有给二爷送及冠礼的人来了,这些人是因为距离京城太远,担心路上有耽搁会赶不及,所以早早托驿站送过来的。
    譬如说远在江苏的许纯安许夫子、汪小鱼汪小虾,远在哈密的郝老大;譬如说在京城呆了一阵子收获信息颇丰去年年底回西宁的马宾鳌,当然也少不了甘肃马家的马宾鸿;以及江苏一地的商人们;而江苏商人们的提早献殷勤,让京城中的商人们深觉危机感,于是也纷纷提前送礼。
    还有远在西域的林如海作为长辈叫人捎带去京城给宝玉的玉冠——这就不是贺礼了,这是长者赐。
    所有收到的东西,长者赐的,归宝玉私人小库房,送来的贺礼,则是归于公中。李纨手底下的丫鬟本就只认识几个字罢了,现在人手不够,把黛玉手下的四五六月和赤儿等人都借走了,当然,万万不好因此短缺了伺候黛玉的人,老祖宗发了话,先把自己院子里的二等丫鬟调几个过去,等三月她们忙完回来了,这些人再回荣庆堂。
    宝玉的表字,毋庸置疑就是贾政取的,谁叫人家是亲爹,是长辈呢,当年贾珠及冠之后,他的字也是贾政取的,叫玉质。
    十六倒是很想抢了这个差事,可是宝玉笑着说:“你可别想占我便宜!”
    十六想了想:【行吧,那等年底你儿子出来了,我给他赐个名字好了!以弥补这个遗憾。】
    虽然十六没把这话说出来,但是宝玉看他神色就知道了,遂笑着摇头:“除宗室之外,文武百官若非对朝廷有重大功绩,便是陛下也没办法名正言顺给一武将之子赐名。现在就预定了我孩子的名字,你也是太高看我了吧?”至于说皇帝赐名剥夺了宝玉作为父亲给孩子取名的权利——第一,这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荣耀;第二,取名权还不知道归谁呢,没准便宜爹一抽抽一定要用他想好的名字呢?
    【这就知道我剩下八个月里头能立功?我倒是想也得有机会啊,今年也没需要出使的国家。虽然我确实打算搞点事情……】
    遂两个小伙伴又渐渐说起了正事。
    谁也不知道这天陛下单独召见贾总兵半个时辰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当天御书房换了一套茶具。
    人人都想:难道是贾瑛惹怒了陛下,陛下摔了杯子?不不不,当年猜了那么多次,没一次猜中的,今次陛下绝对不会是因为生贾瑛的气才换茶具的。
    不得不说,早些年失望了几次之后,大家已经不敢轻易对“贾瑛是否失宠”下结论了。
    …………………………
    等四月三十及冠礼之后,宝玉和别人互通姓名的时候,就可以说自己表字玉谨了。
    这字,出自儒家“三礼玉论”: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
    贾政给二儿子挑了中间那句。
    原意是——要求上自天子下至朝臣,凡是在执持玉器的时候,都必须神情庄严、姿势规范,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随便及不禁之态。在此引申为希望宝玉以后可以持正其身。
    可以看出贾政还是那个贾政,如假包换,在给儿子取字的时候,简单粗暴。在美好意思的词汇中,还要找出有训诫意义的出处。
    宝玉都可以猜到,再过些年,贾环及冠,估计表字就是玉慎了。
    无论怎样,荣国府的宝二郎从四月三十日起有了字,叫玉谨。
    当夜,黛玉眨巴了一会儿眼睛,然后小声地喊了表哥一句:“玉谨。”
    宝玉正在洗脸,以洁白若柔软的面帕子按压了一下面部,吸收了水珠子,帕子被修长的手随手丢回盆子里。
    方洗完脸神清气爽的宝玉回以一个:“嗯?”
    只一个字,从鼻腔中发出,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缱绻。
    若是黛玉是后世的人,就知道,唯有一个字可形容现在的宝玉:苏!!!
    轻薄棉衫,隐约露出胸膛线条的轮廓;
    几点水渍很快在棉中衣上晕开,消失不见;
    修长劲瘦不干瘦的身材、九头身比例;
    平阔细长眉,眉目如画;
    似笑非笑目,眸若璨星;
    配上生来就白皙的肌肤和良好的动静仪态。
    简直就是大写活体的杰克苏!!!
    黛玉看呆了几个呼吸,然后伸手捏着帕子掩饰性地放在鼻尖,清了清嗓子。
    活体杰克苏三步并作两步赶过来:“怎么了?想吐了么?”
    其实黛玉因为先前调养得极好的缘故,从未有过孕吐,只是王氏那边毕竟年纪大了,反应也大一些,听说现在一日三餐照着时间吐,所以黛玉身边伺候的人都提心吊胆,生怕奶奶也步太太后尘。
    宝玉也有些为小娇妻担心。
    黛玉咬了咬嘴唇:“并没有,叫玉谨担心了。”
    宝玉略一思索,发现小妻子改口了称呼,便回味过来。
    两人烛光下相识一笑,
    然后……
    又分开睡啦!
    …………………………
    时值端午,宝玉给贾政请安的时候,邀便宜爹和大哥哥去花田庄子一行。
    就算贾政是那种无事搅三分的人,看到二儿子神情严谨,也知道是兹事体大。
    等到了花田庄子,宝玉招来虎头等人。
    贾政一见是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顿时就黑了脸,好歹还没直接发火。
    而虎头才不怕呢——阿爷都说了,咱们这儿宝二爷最大。
    于是他将手里抱着的一个盆子模样的东西递给宝二爷:“二爷,这是我们才捏出来烧的。”
    东西到了宝玉手里,距贾政和贾珠也不远了,他俩看着这似石非石的物件,吃不准宝玉叫自己来到底是看什么。
    而只有宝玉知道,这是土制水泥,用黏土和石灰粗粗烧制的土制水泥,和后世标号的房屋建筑等级32.5、32.5R的都不能比,更不要想和62.5、62.5R这些可以构建防御工事的标号硬度相提并论了。
    可是,它是水泥!
    从去年出使西域回来之后,就下定了决心的宝玉,终于在恰当的时间,准备开启金大腿之路了。
    现在的他,年龄和地位,都不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