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119.第 119 章

    十六还是没忍住 , 涎着脸去和老皇帝打听东宫属官到底要怎么弄。
    老皇帝指着对着有一人多高的折子说:“想知道?先帮朕把这一叠的折子念完、批复完了再说。”
    眼见那堆得小山似的折子,十六顿时就苦了脸,但是他并未有二话,而是老老实实地坐下了:就算再贪玩不懂事,也知道这是父皇在教自己怎么上手政务,现在要是偷懒不学,未免叫父皇担心失望了。
    于是他老老实实地一边念, 一边等父皇批复。
    好歹如今十六也算是看多了猪跑, 这么些日子下来,已经掌握了从冗长的折子撇去那些花哨而无用的词, 直找重点——当然, 蔡大人、卫大人两位阁老贴在折子外的条子也是令十六能很快抓住折子精髓的原因之一。
    想当初,十六初次读折子的时候,傻不愣登、一字不漏地读完, 他真心不能看明白这奏折上四六体洋洋洒洒一千多字居然是上报倒春寒伤了田产要求朝廷给予减税的!
    【摔!看上去明明就是全篇歌颂陛下万寿无疆啊,这些人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浪费笔墨……】
    当时十六还纳闷呢,怎么蔡阁老贴在这份折子上的条子写着:“此地税赋已连减三年, 请圣察。”
    然后十六才在歌功颂德的最后找到一行:“悯农之苦,春寒伤田, 如蒙圣恩,顿首千百。”
    凸!十六悄悄地比了一下中指, 这是宝玉那儿传出来的, 说表示鄙视的意思。
    叫十六看, 还是军中将领发来的折子言简意赅多了,也亏得奏折不能由别人代笔,不然军中的文书大约写出来也是啰里啰嗦的——虽然,大部分将领都只一个意思:要/军/费。
    更有趣者,也许是被人嘲笑过没文化,想要给自己正名的,奏折前头还是骈文呢,写到四句十六字,转头就直奔主题:陛下,俺们这里要/军/费。
    也真难为那些直肠子了,混迹官场多年,终究是学会了一点‘文雅’和‘迂回’。
    话说回来,因为连续十多天的经验,十六总算是能看出折子中的一二门道了,这一人多高的折子看着数量多,实际折子的封皮厚实,就超过了奏折本身的厚度;还得算上素纸蓬松,压紧实了又要去掉一半的高度。
    一人多高的奏折实际也就五六十本。
    十六花了一个多时辰给老皇帝念完,并将他父皇口述的内容写在折子上,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当皇帝也不是轻松的事情啊,每天的折子实在是太多了!
    “行了,再帮朕把这些发出去吧。”老皇帝看着小儿子拿起茶盏咕嘟咕嘟一气儿喝完的样子就好笑,这才多少折子,就把他累成这个样子,从前的大儿子,倒是恨不得自己多分派一点差事过去……想起大儿子,就不由得想起枉死的修远。老皇帝顿时觉得许氏在天牢就那么自尽,真是便宜她了。顿时又膈应起来,同床数十年,竟然不知对方是美人蛇!亏得当初自己还因为那贱人怀着小十五的时候动了胎气而疑了婉婉,闹得和婉婉离心,小十六也早产……
    老皇帝越想越是不高兴,脸色也暗下来。
    “好的,父皇。”小十六却没发现他父皇急转而下的心情,打算喊人来挑折子,刚走出两步又折返了:不对啊,我这什么事儿都没说就被打发走了?
    见到小儿子回身,老皇帝无甚兴致地摆摆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贾瑛于你有恩,可是当年朕也赏赐过他了,后来更是破格提拔他做了你的长史,也没辱没了他。又有上元节前的事,你觉得他又救了你和朕是不是?”
    十六点点头。
    “忠君爱国乃是臣子的本分,可酌情赏赐。下位者救上位者是天经地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纲常,你实则不应该太倚重一人。罢了,你若是实在觉得他得用,端午后朕打算开武举,倒是可以让他来一试。”
    十六一听,虽不赞同父皇前半句的说法,但是后半句这要开武举的事儿还是令他精神一振:武举啊!凭宝玉的身手,拿个武状元应该不在话下吧?哈哈哈,到时候我看谁还叽叽歪歪说宝玉是白身,是靠关系才能当官的!
    “父皇,我这就叫人来把折子分发下去!”得了定心丸的十六足下生风地走了。
    老皇帝无奈摇摇头:“这个小十六,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
    平安凑了一句:“太子殿下毕竟还年轻么。”实则心里想的是:肃亲王从前倒是老成持重了几十年,可是您对他就是不如对当今的太子殿下这么亲昵,可见十六皇子是天生的招人喜爱。
    目送小儿子屁颠颠地走了,老皇帝就知道,小十六并没有把他说的话听进去多少。好在,目前贾瑛看着还是个识时务的。
    【罢了罢了,小十六从小就不是被当做储君培养的,从前朕和婉婉太过宠爱他了,倒是把他的性子养的有些天真,一时间有点不适应朝堂事也是难免,就盼望我这身子骨争点气,再坚持几年,多教教小十六一些为君之道吧。】
    …………………………
    那么,名义上是去江苏做交接、收拾吴郡王府等等事宜,实际上是去接受暗卫试炼的宝玉又如何了呢?
    宝玉,被带去了无锡,江南水师所在地,到达之前,跟着他的哑仆就拿乌漆墨黑的东西给宝玉涂涂抹抹,硬生生把他的颜值降低了好几个档次,脸上还弄出一颗毛痣。
    也就是今日,宝玉才知道,原来吴涛也是暗卫。
    吴涛吴统领也是老熟人了,但是此次见到宝玉,却不复往常和煦的模样,翻了翻宝玉带来的密令,冷硬地说:“应嘉(宝玉来此的化名)你既然来了,就按照规矩行事,还望你不要想着因你的身份地位来此会受什么优待,须知,若是不能通过暗卫试炼,后果……”
    宝玉点点头:“我知道,有劳了。”
    吴涛面无表情地冲着身后一彪形大汉说:“孔武,带他下去练练,看看是个什么水平。不要轻敌。”
    宝玉和孔武离开了营帐,吴涛在心头叹息一句:陛下真是……
    哑仆跟着吴涛的亲卫去安置宝玉的行李,而正主宝玉则是跟着果然名副其实,看着就是孔武有力的样子的正六品千总孔武去“练练”。
    先前宝玉从武师傅、伍毅那里学武的时候就晓得了,这个世界并不是武侠世界,所以能够以一身硬功夫抵挡宝玉内外兼修的功夫的人少之又少,哪怕像洪总兵那样身经百战的人在宝玉手里也不过是能坚持百来招——这还是宝玉放水的结果。
    孔武是暗卫乙册副册的头名,只差一点点就能升为正册了,前些日子听统领说有个小子要来接受试炼,顿时心里就是一个咯噔,现在见这小子黑黑瘦瘦,心里头就轻视了两分。
    接着,“练练”完毕的孔武失魂落魄地去给吴涛报告了:新来的应嘉,身手远胜于自己。
    吴涛见孔武有些沮丧,一脚就踹过去了:“像什么样子?身手比你强你就怂了?你可是我带出来的,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就这么灭自己威风?”
    被踢了一脚的孔武反而又斗志昂扬起来了:对啊,我毕竟跟着统领大人这么多年呢,这小子只是拳脚功夫好,别的怎么样,还两说!
    再接着,孔千总的亲兵当晚给千总大人打洗澡水的时候就不小心看到大人龇牙咧嘴地在往肩膀上揉药油,一边揉,一边狞笑,怪吓人的……
    毫无疑问,宝玉来到江南水师的第一站,与孔武的比试,告捷。
    比试完了也就天黑了,宝玉吃完晚饭,又被叫去吴涛的帐子里,吴涛的军帐很大,角落里摆着一排各式兵器。
    浪里白条、皮肤黝黑的吴涛看到明明一个小白脸但是被涂成小黑脸还带毛痣的宝玉,强忍着不要笑场,指着兵器们说:“这些,你都认识么?”
    “认识,从前看闲书的时候看到过《兵器谱》。”
    “唔。”吴涛心想,倒是忘了你和甄选出来的孤儿不一样,也是少爷兵,见识毕竟是要广多了,遂再问,“都会用么?”
    “并不完全。”
    “应嘉,四月十五就是暗卫试炼考核的最终时间,你来得晚,比别人拉下许多,各种武器的用法是最基本的考核科目,如你有不懂的,要多向孔武请教,知道了么?”
    “是。”
    “行了,你先回去吧,明天……和今天可就是截然不同的了。”
    “是。”
    宝玉回了自己的帐子,便是要洗漱就寝。
    说起来,那扮丑的东西好像还是花想容出的,宝玉白天出了少许的汗,一点要出穿帮的意思都没有,晚上到了帐篷,哑仆用油脂给想给宝玉擦脸,被宝玉接了过来:“以后这上妆卸妆的事,我自己来就是了。”
    从小就不爱让嬷嬷丫鬟们贴身伺候的宝玉更加不能忍一个陌生人在自己脸上摸来摸去。
    如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哑仆要给宝玉上妆的时候也被宝玉制止了,他就晓得宝玉的意思了,于是轻轻啊啊了几声,表示自己去给宝玉端吃的。
    早饭就是一碗米汤水,两个窝窝头。
    米汤水是真清汤寡水,捞不出几粒米,窝窝头也是黑面的,有点拉嗓子。
    既然早就知道试炼不会轻松,昨夜又得了吴涛的提示,那么吃食上的艰苦反倒没有出乎宝玉意料了。
    就着米汤水吞了两个窝头,宝玉出了帐子去寻孔武。
    果然,昨日大败于自己的孔武也不是孬的,今日就恢复了暗卫副册第一人的水准,讲解起兵器头头是道,果然是无一不精通。
    宝玉听得认真,并不因为昨日赢了对方就骄纵起来。
    听了小半天,就听出了点名堂:这暗卫怎么像是培养人形兵器的?可是不对啊,如吴统领也是暗卫,怎么如今却是堂堂正正的从一品都统呢?对了,这孔武也是个千总,大小是个军官;还有京城的理国公柳彪,个个都是有着明面儿身份的人。真是莫名其妙……
    果不其然,孔武又说:“试炼一事,也不是完全凭武艺的,另有考校行兵布阵等等,若是于后头这一些有天分,也可酌情放低对武艺的要求。”
    【这……】这和军校有什么区别,要么培养能够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尖兵,要么培养能征善战的将领!只是将思想教育改成了蛊虫控制,说起来,还是后者更加能够保证忠诚度,但是——宝玉依旧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尤其自己是被控制的那一方。
    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得很快。
    虽然宝玉不能苟同老皇帝控制暗卫的方式,但是不妨碍他在江南水师如饥似渴地学习。
    如今,除了剑术、箭术、枪/法、刀法之外,就连弓/弩,宝玉也能玩得溜了,再也不是几个月前还需要靠力气加持才能射中杀手的二流技术——犹记得当时那么近的距离还被对方躲开了要害,实则是宝玉战斗生涯继对倭寇手下留情导致一更受伤之后的又一耻辱。
    除此之外,因为宝玉吃过醒脑丸,记忆力好得逆天,又有多年的学习累积,于兵法上触类旁通,倒是叫原本不太服气他的孔武都忍不住和这个黑瘦小子请教了——孔武这都考第三回了,要是还不过,纵然是副册第一名也很丢人。
    …………………………
    淮安城中,众多想要求见贾长史的人都吃了闭门羹,听说贾长史水土不服病倒了——【呸,这都在江苏呆了多少年了,水土不服的蒙谁呢?】
    一时间,倒是又有传言甚嚣尘上,说这贾长史啊,是被‘流放’出来的,因为他是个白身啊,原先仗着和殿下的年少情谊混了个长史,如今殿下可是太子殿下,贾长史这样的纨绔就只能靠边站了。
    叫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出去走动的汪小鱼听了之后气得好歹,恨不得能出去手撕了这些酸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