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110.第 110 章

    “事关重大, 闲杂人等还是不要添乱的好。”刚被驳了撤退意见的陈阁老第一个出口呵斥宝玉,仿佛要把刚才的恼火找一个倾泻地儿。
    宝玉没有理会迁怒的陈阁老,也不在意自己第二次被称为闲杂人等。而是转身给太子殿下、醇亲王行礼:“殿下,蔡阁老既是要与……交涉喊话,臣愿助阵。望太子殿下、醇亲王殿下成全。”
    此时,回神过来的十六也给宝玉帮腔:“皇叔、皇兄,宝……贾瑛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且让他随同蔡阁老一起去吧。”
    巧了, 太子和醇亲王都从各自的渠道听说过荣国府二房的贾瑛天生神力、身手好,此时也不乏有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尤其是东宫更为心焦, 往前一步逼近宝玉:“你可有十足的把握?”
    宝玉还没开口, 十六就出言维护:“情势危急,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贾瑛有胆识出来相助已经是难得了, 皇兄难道还要我府长史立下军令状非诛贼首、不无罪么?”
    【贾瑛是‘我’府里的‘长史’,并非东宫的人;本职也非铁甲禁卫, 要十足的把握,皇兄未免太咄咄逼人了。】
    说着, 十六扫视了一眼在场的宗亲和大臣们,眼神之锐利, 一时间震慑住了不少人:“诸位,若是对自己身手有信心, 此时站出来, 才是真勇士, 日后父皇必有重赏。”
    真勇士?有重赏?也要有命享福才行/也要陛下能醒来才行!
    最终,由于卫阁老和稀泥,蔡阁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下,吴郡王府长史贾瑛的请命被准了。
    陈阁老犹未死心,从旁说:“谁知其是不是哗众取宠之辈?”
    “此外,臣还需斗胆借用一物。”宝玉无视了陈阁老的哔哔,他不知道,这样一个口无遮拦胸无城府的人是怎么做到阁老之位的,听说还是出身世家?
    甩甩头,暂时不去质疑老皇帝任用人才的品味,宝玉指了指挂在墙上做装饰的紫檀贴犀角三石弓和箭/筒——那紫檀弓倒是和年幼之时陛下赏赐自己的那一把挺像的。
    (事后宝玉同十六闲聊说起这事儿,十六眨眨眼地说:“父皇挂在乾清宫的和赏赐你的三石弓,就是番邦进贡来的,同一批,当然像啦。”)
    【贾瑛要这个干什么?】
    以上是乾清宫内众人不解的内心……
    【莫非,他要以为自己可以拉开这三石强弓?呵呵呵,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以上是对宝玉观感不太差,甚至还有些欣赏的人,譬如安静如鸡的工部尚书、譬如爱屋(女婿十六)及乌(‘十六的人’宝玉)的兵部尚书。
    【哼,黄口小儿,目中无人。】
    以上是今日大失颜面的陈阁老以系的轻视。
    弓倒无事,太子做主叫人取下来了,但是箭/筒里的箭么……太子看了醇亲王一眼,醇亲王面色奇异,点点头道:“可。”
    最后,大家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多贾瑛一个不多,同意放任他和蔡阁老一同出宫殿、上宫墙去了。
    并点了精锐禁卫军、弓/箭手随行保护。
    禁卫军统领刚才两度对东宫的命令置若罔闻,此刻却是肯听命了。
    宝玉不动声色地看了站在龙塌下首的第一人,平安总管一眼——那乾清宫的禁卫统领分明就是看了平安几眼之后才开始听任众人调度的。
    【一个太监总管,居然有这么大的权利,老皇帝莫不是被平安下了毒吧?】也不怪宝玉脑洞大,中国历史上还出过九千岁呢,【不对不对,如果平安是太子的人,早早给皇帝下了毒,太子早就能够登基了;如果平安是齐郡王的人,用什么十日醉啊,能给皇帝下毒,还漏了太子干嘛?统统在乾清宫家宴的时候放倒了,齐郡王直接登基,大家都不用这么麻烦了。】
    前朝后宫之事,实在是太过复杂,饶是宝玉心理年龄很大了,也看不明白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但是,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机会。
    身负三石弓,手提羊皮箭/筒,宝玉跟在蔡阁老身后,前后左右还有举着盾牌的禁卫军、身后是一串弓箭手,不多时,一行人到了乾清宫后门的宫墙边。
    垂眼下望,只见交泰殿前一片混乱。
    有些慌不择路跑出来的太监、宫女,都在跑出来的第一时间枉送了性命,反而是那些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的倒是侥幸,乱军压根就没时间去搭理——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直奔乾清宫。
    齐郡王骑着高头大马,在后督战。每当他的士兵、死士往前推进一点,他就策马往前几步。
    也并不是没有想擒贼先擒王的宫中禁卫,但是齐郡王的周围始终有一群亲兵举着盾牌保护,毫无死角——这也没错,难道这些士兵、死士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正是因为知道,才更要跟紧、保护好殿下。殿下事成,他们等人是一步登天、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殿下事败……殿下怎么可能会事败?没瞧见这都已经攻到乾清宫后门了么?
    齐郡王的私兵乐观地想着,一面拼杀得更加兴奋了。
    眼见高处宫墙上灯火一一亮起,一队举着弓箭的禁卫军趴在宫墙凹槽处,又有一糟老头子的声音响起,也是奇怪,这么远的距离,居然能传播得一清二楚,好似回音壁一般。这老头说话也并非一般高官那般文绉绉的,开口劝说殿下切勿泥潭深陷,请殿下切莫辜负陛下一番爱子之心云云,又说京中守卫和京郊大营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同室操戈乃是人间惨事。
    这老头儿——蔡阁老的话确实令下头抵御乱军的禁卫军士气旺了一阵子,但是对于齐郡王率领的士兵和死士而言,他们接受洗脑数十年,早已坚定了信念:殿下才是天命所归!
    又有从亲兵们变换坐骑的方位,盾牌阵中露出齐郡王的一张脸,不可否认他的卖相还是很好的,端是剑眉星目的中年美大叔,他大义凛然地说:“身为人/臣、人/子,孤忠君爱国未敢有二心,今日,实乃是因为太子,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残害手足、谋害父皇,亏得苍天有眼,叫我识破他的阴谋,如今便是来救驾的。”
    蔡阁老反驳说在都是子虚乌有,奸人挑拨,陛下如今震怒,对齐郡王很失望云云。不乏有给齐郡王找台阶下的意思。
    盾牌阵中的齐郡王只是说:“那就请父皇出来亲自与我说罢,哪怕申斥我一顿也行。”
    蔡阁老:QRZ你爹已经昏迷不醒了我就不信你不知道!
    宫墙上的人哑口无言。
    于是齐郡王这边的人越发势如破竹,想着改天换日的事儿是自己等人一手促成的,心里头涌起豪情万丈,仿佛眼前与自己以命相搏的禁卫军们都成了金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香喷喷的妓/子……
    然后肩负保卫殿下重任,不能上前拼杀、只能在心中暗暗畅想美好未来、手里依旧举着盾牌护在齐郡王前头的亲兵就觉得胸口一痛。
    低头一看,一支直径超过一寸的巨型箭/支,飞速洞穿了他的胸口,带着万夫莫挡的气势继续往后窜去,亲兵跌下马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身后两名弟兄同样是一脸不可置信,看着被洞穿的盾牌和他们的胸口,而殿下,他整个右边胳膊被射穿了……被一支粗长的翡翠箭,洞穿三人、三铁盾之后,射中了右边胳膊。
    箭粗,是钝头,直接将齐郡王右大臂的骨头打断,一晃一晃地仅靠皮肉黏连。
    一时间,整个交泰殿前都安静了。
    所有人眼里都是不可置信:
    刚刚飞过去的是什么?是箭。
    刚刚一连洞穿三人直中齐郡王胳膊的箭是哪里来的?乾清宫宫墙之上。
    到底是谁射出这一箭?宫墙之上一青色衣裳、随意束发的少年。
    这一箭,惊天地。
    …………………………
    却原来,宝玉在蔡阁老与齐郡王进行并不成功的扯皮之时,瞧准了齐郡王所在的方位:距离宫墙约莫三百步。
    三百步是什么概念?一步大约就是一米,三百步足足就是三百米。
    一般的弓,射/程在七十步左右;二石弓可达一百六十步到二百步——但是若到了二百步,箭的穿透力已经很弱了,正所谓“其势不能穿鲁缟也”;而三石弓据说能至三百步,但是前朝至今未听闻有人能够完全拉开,更不要提拉弓射/箭了。
    齐郡王真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如此大好的形势,也注意着不要靠乾清宫太近,因为他晓得,乾清宫的铁甲禁卫身手又比一般的禁卫要强出不少,配备的弓箭手也不少。
    果然,在第一回谈判(扯皮)不成之后,齐郡王就看到乾清宫宫墙上纷纷扬扬如雨落的箭/支,冲在最前头的自己手下那一批人被射/死不少。
    【但是那又能如何呢?成大业者不拘小节,死伤总是有难免。乾清宫的守卫,箭支数也是有限的,只要撑过这一轮,便是无往而不利了……】齐郡王细细一看,又挑眉一笑,【这不是就有聪明的自己人,举着宫女、太监、禁卫等等的尸首前进了么?】
    这一招毒辣得很,乾清宫宫墙上的禁卫可怎么瞄得准、射得中了呢?
    就在大家不得不明知是浪费箭/支,也得继续不要钱似的往下射的时候,那站在一旁一声不吭、背上负着三石强弓、瞧着还有些滑稽可爱的贾瑛往前了一步。
    这三石强弓原是番邦来的贡品,赞扬今上天子神威,马屁拍得很是肉麻,博得今上一笑。后收入库房之中,大多用于赏赐武将等等,乾清宫这一把,纯是摆在那儿看看的。
    所幸当初老皇帝还是吩咐平安叫人好好保管,定期检修,给弦上上蜡什么的;又因为那时候老皇帝感慨了一句可惜好弓无好箭配,于是早先还没把六合居古玩店送给十六的醇亲王就叫人打磨了一筒翡翠玉箭,六支,足足一寸多粗,想来这六支箭却是要比这紫檀弓本身要值钱多了……
    当时醇亲王送来箭/筒的时候,老皇帝几乎要笑厥过去——因为财大气粗的幼弟的迷之审美:“莫凡啊,这箭很好……很贵气,就是……太粗了点啊!”
    然后,当时尚且年轻的醇亲王说:“粗/长才好么!世间仅此六支,再无分号!再说了,这就是给皇兄搭配着看看的,谁还拉得开三石弓啊。”
    这一刻,
    月上中天,
    乾清宫外,
    有人拉开了。
    一名年仅十七的少年。
    一旁的蔡阁老一脸惊喜(吓),嘴巴几乎可以吞下一个鸡蛋:这这这这这,三石弓被贾瑛完全拉开了!
    完完全全,拉开了。
    三石弓。
    翡翠箭。
    青衣少年。
    自此,一箭天下知。
    …………………………
    齐郡王刚在心里头想着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大业,如今死伤一些人又算什么,便看见挡在自己前头的亲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还没反应过来,一支呼啸而来的翡翠箭直逼眼前,他只来得及张开嘴,在什么话都没来得及说、躲避动作还没开始做的时候——他右边的胳膊就断了。
    “啪嗒——”
    是翡翠箭掉在地上的声音,此刻无人关心这价值千金的的宝贝碎成几截……
    所有人的目光先是看到齐郡王这一边:
    齐郡王前头死了三个手持盾牌的亲兵,身后死了俩,要不是有不畏死的亲卫扶住他,他早就被箭风带下马了。
    也就是说,这一箭,从三百步之远过来,造成五死一伤。
    尤其影响大的,是这‘一伤’!
    齐郡王白森森的骨头都露在外面了,整个右边胳膊仅靠皮肉连着,哪怕华佗再世也没办法接好了吧?
    古往今来,从没听说过有残废的皇帝——还是右手残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