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考试(女穿男)》第19章 元宵节

    .
    >
    千盼万盼,终于到了这元宵节,一家人晚上吃了汤团,泡了面汤,洗了热腾腾的热水澡,收拾整齐…
    吕氏抱着姜榆,轻易不让她自己走路,就怕等下人一多走散了。
    姜铎像个大爷一样,背着手在前头走着,小红也跟着他们,一来她年纪也还小,正是贪玩的时候,再就是小红没家可归。
    这种节日,吕氏放了宋妈妈宋叔回家团圆去了,柳娘一直待在后院,轻易不会出来。
    姜榆想自己下来走路,自己又不是只有一两岁,自己少说也是几十斤的吨位,吕氏一个女人家抱着自己逛一会还好,抱自己一晚上,肯定受不了。
    吕氏却万万不肯放她下来,一个怕走丢,再一个是以姜榆的海拔,站着只能看到人来人往的腿,完全看不到花灯,姜榆看街上其他人,多有爹抱着小奶娃的,再看看前面迈着领导视察步伐的二狗子,决定把自己的吨位加在二狗子身上。
    故而响亮发声:“爹!爹!爹!你抱我!”舍二狗子其谁。
    姜铎觉得这小子真是无法无天,顺着杆子往上爬,在外头还这么得寸进尺,但是看娘子抱着实在吃力,只好勉为其难接手。
    姜榆心安理得地窝在二狗子的怀里,这才有空好好观察其周围。
    那街上原先的铺子自不必多说,家家门前挂着灯笼,更有那街道两旁的铺子之间,悬了线挂了五颜六色的灯笼,一时街道灯火通明,好不热闹。
    那些个卖吃的铺子前头多的是买的人,那些如猪肉铺子,她大姐姐家的豆腐铺子,元宵晚上生意多与他们无关,索性关了门,自家玩去。
    把铺子前头的位置租给临时摆摊的,有那杂耍表演的,有那玩套圈的,有那猜灯谜的,一时也是热闹非凡。
    人头攒动,荷花镇镇上的居民几乎都出动了,更有那附近村庄的村民,挪不过家里小郎君小娘子的软磨硬泡,只好带上这小鬼头过来参加灯会。
    晚上回不去村子只好借住在镇上的亲戚家,若实在不好意思打扰,只好咬咬牙在镇上的客栈下脚了。
    姜铎自然想去那猜灯谜,奈何怀里的小鬼头还有家里的女人都对那杂耍心心念念,只好往那杂耍的摊子走,此时已有好些个人围着那摊子看,只听一阵叫好声,再有一群人喊道:“再来一个!”
    那班主拱拱手,废话不多说,就让班里的人接着上节目,只见那看起来三大五粗的一个汉子,一上来就给大伙儿亮出了一把拴着绳子的剑,耍了几下证明他手里的刀货真价实,还犹觉不够,请了围观的一名汉子去验证,那汉子也是个好胆量的,不怯场的,好一番验证之后,大声喊道:“货真价实。”
    那三大五粗的大汉立时废话不多说,张开大口,把竟是把那剑往自己嘴里放,一时观众都屏住呼吸,虽然知道他们表演的人定然经过训练,但就怕自己不小心喊出声吓到那汉子,出了什么意外把自己的肚子捅破。
    只见那剑一点点伸进去,直到后头那剑更是完全进去了,那汉子却面色如常,再把剑掏出来。
    一时间喝彩无数,那班主就适时出来说了一句电视剧台词:“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说完也不自己去收钱,派了他身边的那只猴儿,拿着个托盘,一有人往托盘里扔钱,那猴儿就回作揖,好不新奇。
    一时扔钱的人倒是多了起来,姜榆也掏出装着自己私房钱的钱袋子,随着大家伙扔了一个铜钱进去,看那猴儿冲自己作揖,只觉得好玩,那摊主看这么多人打赏一时笑得红光满面。
    看完了这波杂耍的热闹,姜铎就马不停蹄地往那猜灯谜的地儿去,猜灯谜这显然比看杂耍那儿安静多了,大家只小声交流,那猜中的,开开心心领了那猜得的灯笼离去了,那没猜中的,只好向摊主交了五文钱,买了那灯笼去。
    这猜灯谜的有不止一个摊儿,有好几个哩,看您是要那文绉绉的阳春白雪,还是要那接地气的下里巴人,都有,任君挑选。
    姜铎一到一个猜灯谜的摊儿前面,就有几个半大的郎君过来问候道:“夫子”,想来是姜铎的学生。
    姜铎也不多为难他们,只让他们自己去玩,别太晚回家就放他们走了,看那几个小郎君大气不敢出的样子,姜榆只觉得感同身受,就像出去以前她出去快乐在路上碰到班主任一样,快乐少一半!
    姜铎矜持道:“三郎,你喜欢哪个花灯啊?”爹都猜得出来!
    姜榆看这几个摊子中就面前这个,人比较少,且这些花灯上,跟其他摊子的多不一样,画的都是些梅兰竹菊的。
    想来摊主做的是高端一点的生意,专本做读书人生意的,遂指了指一个画了梅花的灯盏:“就那个叭。”
    姜铎凑过去一看,只见那梅花灯盏下头挂着的字条上写着: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姜铎当下就让小红拿下那灯盏,对着那摊主道:“答案是井字。”
    那摊主见客人猜中了灯谜,白送了一个灯盏,也不恼,笑呵呵把灯盏递给姜榆,对着姜铎道:“客官好生厉害,小郎君眼光好,这梅花灯盏我的拿手活计,保管客官满意!”
    姜铎以为三郎喜欢这个灯盏,时刻不忘循循善琇:“三郎,你看看,你跟着爹好好读书,再过几年就能自己过来赢想要的灯盏了!”
    不料姜榆只点点头,转手就把灯盏递给了吕氏道:“娘,你看,这是爹给你赢的灯盏,你看喜欢不?不喜欢再让爹去赢别的。”
    二狗子,我只能帮你到这了!你这种古板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在俺们那是难有女孩子喜欢滴~
    吕氏哪里不知道以官人的性格,绝对不会当众做出如此“出格”的行为,一看就是三郎的主意,也不点破,乐呵呵地接下了。
    还煞有其事道:“谢谢官人,这个灯盏我很喜欢。”
    姜榆倒是更喜欢那人多的花灯摊子,有各种各样可爱的灯盏,其中最得她心的就是兔儿灯,可可爱爱。
    那兔儿灯下面多的是小孩子等着他爹娘给他赢来一个兔儿灯,要是他爹猜中了,这孩子就会甜言蜜语夸上一番爹好厉害把自家老子哄高兴了。
    要是猜不出?那就不走了,非要自家老子掏出五文钱巨款,买一个来才肯罢休。
    周围都是人看着,没法就地家法伺候,不说回家怎么一通男女混合双打,现下也只好捏着鼻子,买下了。
    吕氏看三郎直盯着那兔儿灯看,对着姜铎道:“官人,咱们也过去看看叭。”
    以前他们没孩子,不往那个摊子凑,如今倒也新奇。
    显然那兔儿灯下的灯谜比那梅花灯接地气多了,不猜字,猜物品,只见他们选中的一个兔儿灯下面的字条写着:楼台接楼台,层层垒起来。
    这却是把姜铎为难住了,他想不出来家里有什么物品符合的。
    那吕氏听了自家官人这样一念,她只识得字,并不会那些个风花雪夜诗啊词啊,但是她不像官人要君子远包厨,她天天跟厨房打交道,一下就想到了这灯谜:“可是蒸笼。”
    那摊主正好听到,忙取了那兔儿灯下来,递给姜榆:“可是猜对了。”
    姜榆在周围一众小豆丁,羡慕的眼神中,拿下了兔儿灯,再看二狗子吃瘪的样子,双倍快乐。
    一家人走走停停,就到了赶集的那条街,好家伙!这回可算是小摊主们全员出动,一整天街上都是卖各种吃食的,姜榆闻着空气中各种各样的杂嚼香味,一时目不暇接。
    有那卖果脯的,杏子干,梅子姜,香糖果子,还有那卖肉脯的,猪肉脯最是常见,销量也最好,有嚼劲,一遍逛街一边嚼上两块,其乐无穷。
    也有卖各种腌制品的鲊摊,香气霸道。
    甜口的糕点更是各种各样,让小郎君小娘子们迈不动腿儿。
    要是您渴了,各种热饮随您喜欢,在这十五文钱保管您有吃有喝。
    姜榆看到钱小郎的时候,他正在一个摊儿面前埋头苦吃,钱小郎一看到姜榆就比那摊主还热情地招呼她过去买,让姜榆有一瞬间怀疑这摊主跟钱小郎的关系——!
    但是看还有很多人围着这摊主,想来味道不赖,再说姜榆也想试试,这古代版的麻辣烫。
    那摊主巧心思,把各种蔬菜,肉,用竹签串起来,放进汤底里煮,任君挑选,冬天的新鲜蔬菜不多,多是些白菜之类。
    那肉类的种类却是比后世不差什么,有那猪肉,猪腰,猪心,鸭胸肉,鸭肠,鸭肝,鸡杂,配上那货真价实的大骨汤,令人回味无穷。
    只这种摊子技术含量不高,人人都可做得,这一条街上就有好些个这种摊子,摊主走的也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价格便宜,客人自然不少。
    |各种黑科技软件,破解软件,好玩的软件,尽在微信公众号:;有你想要的一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