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劣质好色系统》第45章 阆中临时会议

    张鲁得到了益州北部,如今实占五郡,不出意外很快便有七郡之地。
    地盘大了,靠自己一个人肯定是管辖不过来的,所以必须分太守治之。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张鲁忙着整顿降兵,消化新得之地,只因其在益北民间影响颇大,倒也十分顺利。
    刘璋自上次败退回成都之后,也是一面积极募兵,一面从南中、犍为等地召集兵马,增援巴郡、广汉、葭萌关等前线要地。至于巴东地区,因路途遥远,刘璋也就顾不上了。
    198年6月。
    张鲁成功达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拿下巴东郡这个盐仓以及武都郡,全据益北、陕南。
    历经半年,降卒归附,百姓归心,然而张鲁却并未主动再挑战端。原因无他,粮草不足而已,新得巴西诸郡虽已补种上新粮,但收成却是要等到九月,且即便到了九月,恐也收成有限!
    一日,张鲁在阆中临时刺史府与众高管饮酒,列席者有别驾阎圃、治中邓义、长史向朗、主薄王粲以及将领黄忠、鲁源。
    战后工作进展顺利,众人皆心情舒畅,得意间都已微醉。
    突左右小声附耳禀道:“庐江的人回来了。”
    “在那里?”张鲁听得消息,神情一振。
    “在旁边耳房。”
    张鲁对这个回答感到莫名其妙,照理说自己这些左右亲随应该不至于这么蠢,庐江的人抢回来了,那就该安排到后院厢房才对,为何却是在耳房?
    张鲁转头瞪看亲随,却从其脸上看到了一丝凝重,心中已知事情必有变故,遂起身向众人借口出恭离开。
    耳房中只有一人,并非黄进。
    那人跪下叩拜道:“拜见大人。”
    “黄进人呢?”张鲁挥手让他起来,直接问道。
    “黄大人被庐江太守刘勋抓了!”
    “什么?那其他人呢,只有你一人回来?”
    “是。”
    “将前后详细经过仔细禀来。”张鲁脸色不善,命令道。
    “是。黄大人带着我们一行八人装扮成商人前往庐江郡,期初一切顺利,很快便在皖城中打听到乔府所在,后我等于子夜时分将乔府两位小姐劫出,藏于临时租宅之中。”
    “不错,乔府丢了两位小姐,必然满城风雨,大势搜查客栈,检查城门出口。”
    “是。黄大人也是这般说,需得再等半旬一月,待风声过去后再出城。”
    “既然如此,那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这,我也不知。”那人道。
    张鲁无奈,命其继续述说。
    “之后,黄大人照例每日扮成商人,出门兜售,以混淆旁人视听。其他人则蛰居简出,独命我出门打探城门盘查情况。”
    张鲁点头,黄进倒是不笨,心思也算缜密。
    只听那人续道:“却不想在第九日却是出了状况。当日我同往常一样,一大早便去了城门口打探,待黄昏回还之时,租宅已被众多官兵包围。听围观者言,为首者乃庐江太守刘勋及其幕僚刘晔。”
    “刘晔?他怎么会在庐江?”张鲁意识到黄进等可能是栽在刘晔手里了。
    “这个属下不知。当日被围后,黄大人带领众人欲突破官兵包围,本已杀开一条缺口,却不料那刘勋亲自出手,杀死五位弟兄,擒了黄大人。”
    “哦?你等八人并非庸碌之辈,居然被其杀了五人,还生擒黄进?”张鲁不敢相信。
    “是。那刘勋剑术十分了得,我等根本不能敌。”
    张鲁做梦也没想到,庐江太守还是位武林高手,又兼有刘晔这个智囊,绑架二乔的计划就此告破!
    ……
    张鲁回还大堂,再饮酒时,总是心不在焉。
    黄进被抓,必须去救,但与刘璋战事再开又为期不远,故进退两难。
    三思之后,张鲁还是决定先去一趟庐江,或许三四个月便能回来,耽误不了后面的战略部署。
    遂挥退一应无干人等,向几位高管道:“诸位,我有要事需得去趟淮南,三四月间便能回还。”
    众人听得一愣,随即酒醒一半,阎圃慌忙起身道:“主公不可呀!如今开战在即,主公岂可轻离?”
    “别驾所言甚是。刘璋军已基本准备就绪,只待秋收有了粮草,便会来袭!”治中邓义也表示反对。
    “是极。若战事再起,诸部未得主公协调、命令,岂不自乱阵脚,眼前的大好成果将毁于一旦。”王粲焦虑道。
    “非常时期,不可远行。”向朗简洁道。
    “嗯嗯,末将虽然不懂,也认为主公绝对不能离开阆中。”鲁源跟着道。
    张鲁一听众人皆表示反对,且都有理有据,唯独鲁源盲从,遂对其道:“你不懂,也反对?”
    “诸位先生都反对,我当然也反对啰。”
    “好吧,这逻辑没错。”张鲁无奈,略作思考对众人道:“淮南之事势在必行,有诸位留守阆中,众太守分治各郡,我倒也还放心。这样吧,我提前做一番安排,应对紧急情况如何?”
    阎圃见张鲁不听众人劝说,准备再劝:“主公......”
    张鲁止住阎圃:“我知子茂之意,今之成果得来不易,需谨守之。但我张鲁信任诸位,无论是原汉中旧部,或是新投之人,我一律视之,皆为益州之肱骨栋梁。我也相信在我东行之后,诸部能按部就班,完成好分配之事,让刘璋无机可乘。”
    张鲁决议已定,众人也不便再劝。
    张鲁再道:“速招徐晃火速来阆中。我若不在,内事皆由阎圃、邓义、向朗主持;兵事以徐晃、黄忠主之;东面由贾诩全权负责,汉中由张卫负责,其他诸部、诸郡皆听命于阎圃、邓义、向朗、徐晃、黄忠组成的‘决策五人组’。”
    “另外,我东行之事需得保密,属最高军事机密,绝不可泄露。”张鲁这话基本上是对鲁源说的,其他人自不用多言吩咐。
    张鲁安排好诸事,第二日天未大亮,便带着二十名武艺高强的护卫,易妆向东疾行。
    一路行来,张鲁除在巴东郡治鱼复(刘大耳改名永安)休息一日,会见贾诩外,再无耽搁,换马登舟,顺长江而下,只用了半月光yin便赶至庐江皖城。当然,出了三峡之后,得感谢系统商店里的快艇,才能如此快捷神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