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劣质好色系统》第28章 张绣偷袭(求收藏)

    时间很快进入196年6月,雨季如期而至。
    一连五日,暴雨不歇,河水暴涨,道路泥泞,不堪通行。
    庞羲营中。
    张济拱手正色道:“庞将军,我军中余粮不足一日,还请速发粮草。”
    “张将军想必也是知道,蜀中道路难行,又遇暴雨,我军也是多日不见运粮队踪影,如今还要分粮予邓贤、冷苞,也是毫无余粮啊!”庞羲为难道。
    “分我三成,三军便都能维持半月。只待半月之后,无论有无新粮,皆无关紧要。”张济信心满满道。
    “张将军倒是对你那侄儿信任有加啊!”庞羲知道他的意思,却是不以为然。
    “我那侄儿非比常人,定能偷袭得手。”张济拍胸保证。
    “那为何如今开战已近三月,却是寸土未进?”庞羲不屑道。
    “前番杨任看管得紧,杨柏未得机会献关。今日刚刚得报杨任已离开安阳,得此机会,张绣不出半月必能攻入汉中,杀张鲁个措手不及。”张济道。
    原来张绣并未随着张济一同来到阳平关前,而是另率五千步卒欲从子午谷偷袭汉中。而子午谷守将杨柏,以及其兄长杨松因不满张鲁不予升迁,早已暗投张济,此次汉中之战皆因其筹划、串联而起。
    张鲁小觑了杨松,以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贪财无能之辈,却没想过他能做到杨氏家族的族长,还是有些本事的。
    “如此便分与你一成粮草,这已是我最大极限了。”庞羲有一丝动心,却又不敢完全相信张济所言。
    笑话!若真如你所言,将粮草三成予你,半月之内若能破关也就罢了;若是不能,岂不是大家一起粮尽!到时连退回白水关的粮草都没有,大军一哄而散,我找谁哭去?
    “两成半。”张济缩减要求。
    “不行。”
    “两成。”张济继续降价,大不了营中两餐变一餐。
    “没有。”
    “一成半。”
    “成交。”
    讨价还价,张济总算又多要到半成,小心翼翼,亲自押解着回到营中。看来只能去收刮些山味、野菜、草根度日了,但愿佑维(张绣字)能不负所托吧!
    半月时间一晃而过,张济已知后路崩塌阻绝,而阳平关城头却是毫无异常,心中甚是焦急,又来寻庞羲。
    进得庞羲营帐,见其正在收拾竹简,一副搬家模样。
    张济惊道:“庞将军这是?”
    庞羲扫了他一眼,翻着白眼道:“如今半月已过,音讯全无,阳平关上又无慌乱迹象,张绣偷袭必然失败。当下粮草所剩无几,我与邓贤、冷苞二位将军商定暂回白水关就食。”
    “或许已经得手,只是道路阻绝,消息不畅所至。阳平关或已是空城,虚插旌旗罢了,将军何不与我再次攻城,探他虚实如何?”张济急道。
    “既是空城,张将军人强马壮,何不自行攻城?本将在此静候佳音。”庞羲阴阳怪气道。
    张济被梗,摔营而出,自去整顿人马,开始攻城。
    张济也是迫于无奈,后路被阻,粮草几绝,被迫攻城。若是真乃空城,则所有忧虑尽去,且因先入,所得好处极大。
    庞羲也不管张济,也不命令士卒停止收拾行囊,领着亲兵在远处观望。若是空城,正好尾随张济进城;若防守严密,呵呵,那哥哥就不陪你玩了。
    ~~~~~~~~~~~~~~~~~~~~~~~~~~~~~~~~~~~~~~~~~~~~~
    时间倒回之前一天。
    阳平关上,一匹快马自南郑而来。
    张鲁扶着腰,饱尝着翻山越岭后的腰酸背痛、肌肉酸楚。待看完阎圃来信后,手臂不禁微微颤抖了起来。
    此信极为简短:杨柏叛降,私放张绣进谷,现已破安阳,向南郑进发。新兵操练日短,守城有余,歼敌不足,望主公早早发兵回救,以安众心。
    张鲁看完信,对来人道:“将详细情况,细细道来。”
    “是。二十日前,那子午关守将校尉杨柏乘主将杨任不在,竟率千人暗投张绣,私开关门。安阳空城被破,汉中东门大开,贾军师已率新兵五千防守城固而去,张中尉则率五千屯于南郑以防有变。”
    杨任离开安阳,这的确是张鲁的命令。
    月前,李傕、杨奉、韩暹等人因兵粮吃紧,南下荆州穰城,却在刘表手上没能讨到好处,又听闻汉中郡的上庸、西城二县种植新粮,收获颇丰,便折而西进,打起了申耽兄弟的主意。张鲁得知情报,认为收复二县的最佳时机已到,这才命杨任东进西城县的旬口以待时机。
    “那洋县呢?”张鲁无暇再想杨任东进之事,继续问眼前情况。
    “洋县守兵不足,此时怕已落入张绣之手。”信使垂头丧气道。
    此时,法正上前道:“张绣孤军深入,连下二县,行军如此之快,定是想奇袭南郑,以动我军心,从而配合张济等人攻夺阳平关,此计可谓毒辣!南郑、城固之新兵守城有余,歼敌不足,主公还需迅速回击,将其灭绝,除却内患。”
    其实张绣这五千人马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造成的心里压力。汉中各边防之地将士的家眷多在汉中之地,若内部告破,兵无战心,从而土崩瓦解,四面失守,到那时也就回天乏力了。
    张鲁暗自悔恨。一直没有杀掉杨家三逗比,是因为杨家也是大族,又未找到合适借口,且汉中实在缺人。
    时间紧迫,张鲁随即一面命快马通知阎圃将杨氏一族尽皆诛灭,和张卫一起守好南郑;一面自率亲卫营和阳平关预备队中的一校共四千人回击张绣。
    张鲁心里发着狠:张绣,不管你是不是童渊的大徒弟,不管你是不是北地枪王,不管你枪法何等高超,定让你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