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劣质好色系统》第25章 战事再起(求收藏)

    196年四月初二,张鲁和蔡琰大婚。
    郡守府红装素裹,人来人往,分外热闹。娶妻不同娶妾,那是必须大势隆重操办的。
    汉中四周相安无事,各地长官也大多赶回南郑庆贺。
    张鲁身着一身大红,头戴新郎之冠,挺着大肚子坐于高头大马之上,走在队前。后面跟着乐队、礼队、卫队,长达里许。
    队伍并未直接开往蔡琰府上,而是从郡守府出发,绕道城东、城南、城西、再到城北,将南郑城绕了个圈才接了新娘回还。
    各种祭拜,各种礼仪,繁琐不堪,自有相关人员操持,直到下午时分,张鲁已累得口吐白沫总算才到了拜天地环节。
    男女双方家长居于堂上。张鲁这边是张母,蔡琰这边是王粲。
    虽然王粲只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毫无办法也只得充当女方家长。古人云长兄为父,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司仪大声宣礼:一拜天地。
    再宣:二拜高堂。
    三宣:夫妻对拜。
    当张鲁行完夫妻对拜之礼时,脑中叮咚一声响起周东雨的声音:恭喜宿主大人完成‘迎娶三国第一才女蔡琰’任务,得到系统奖励30点自由属性点。同时,因伏皇后已到许都,任务超过限制时间,自动取消,另新增两个任务请宿主自行查看。
    张鲁十分高兴,总算是完成了一个任务,如果再用攒好的100个生存币兑换10点属性点,那么今晚做新郎,便是妥妥的事。
    至于新增的两个任务,张鲁现在无暇查看。
    张鲁将蔡琰领回洞房,一刻不敢多待,便返回了大厅。实在是怕自己把持不住,就那个啥了!外间还有诸多部下正在等着他去敬酒,想要行房,得等到晚上才行。
    再说,古人对于白日宣淫之事很是反感,没人知道也就罢了,众目睽睽之下任何人都是不敢的。
    张鲁兴致颇高,一一敬酒,虽每人皆是点到为止,却也喝了不少,有些头晕目眩。
    华灯初上,酒过三巡再三巡,菜过五味再五味。
    张鲁正欲罢了宴席,让众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突得报黄进从关中返回,来见主公。
    张鲁大笑:“这小子脚程倒快,还能赶上酒席,怕是闻着味来的吧。”
    众将皆笑。
    片刻,黄进来到席间,只见其风尘仆仆,面带倦色。
    黄进行了一礼:“恭贺主公新婚之喜。”犹豫片刻又道:“我在关中探得紧急军情,需即刻回报主公。”
    此言一出,本来欢快的气氛戛然而止。
    ~~~~~~~~~~~~~~~~~~~~~~~~~~~~~~~~~~~
    张鲁起身吩咐高管到书房议事。
    书房。
    张鲁居坐于主位,阎圃、贾诩、法正、王粲、孟达、杨松居于一侧,徐晃、段煨、杨任、张卫、杨昂、杨柏居于另一侧。
    黄进居于下方禀道:“去岁关中大荒,长安张济已将关中诸地劫掠一空,今岁正当此青黄不接之时,再无可掠,已调集三万人马向散关而来。”
    众将皆惊,关中大乱已久,军阀繁多,却是从未有人打过汉中的主意。当日,以李傕、郭汜兵马之强都不敢窥视汉中,独张济敢来,莫非有所仪仗?
    “张济这小子当真狂妄之极。”张鲁不屑道:“我没去打他,他倒敢来捋我虎须。”
    杨任道:“主公所言极是,想前番庞羲同是三万人马,也不过兵至阳平关,丢盔弃甲而去。张济不足为虑。”
    法正新来,可没杨任这般信心,又急于表现,问黄进:“张济空巢而出,就不怕李傕等人袭了他老窝?”
    黄进不认识法正,不知如何作答,看着张鲁。
    张鲁顺势将众人都介绍了一番。
    黄进道:“禀法参军。李傕等人前番败于主公之手,势力已较为浅薄,听闻已南下荆州往穰城就食而去。”
    张鲁无奈。历史上因为没有自己的搅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在献帝东迁过程中爆发多次战争,实力各都衰弱下去。最后李傕、郭汜落草为寇,张济去惹刘表死在穰城。
    而现在,张济实力基本未受损失,又因为实力对比的原因,最终张济和李傕对调了位置,变成李傕去惹刘表,也不知道他下场如何。
    “马腾、韩遂等可有情报?”法正再问。
    “去岁二人大败回到西凉。凉州军阀十余路,各不统属,现如今正多方相互厮杀,无暇东顾。”黄进道。
    “若是如此,张济倒是去了后顾之忧。”法正道。
    正当此时,突听得门外“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之声,一浪接着一浪至书房门口。
    军机重地,通信兵是不敢闯入的,只在门外大声禀报:“大人,八百里加急文书。”
    张鲁着亲随取过文书,待看过之后再也坐不住,翻身而起。
    见众人皆盯着自己怪异表情,遂将书信交于阎圃等人传阅。
    待众人都看过后,道:
    “如今刘璋兵分三路也来犯我汉中。
    西路由成都出剑阁,约有三万人马,领兵者为邓贤、冷苞二将;
    中路由阆中出葭萌关,同为三万人马,领兵仍是巴西太守庞羲;
    东路则由米仓道逆宕渠水而上,约有两万人马,领兵者乃庞羲麾下将领杨怀、高沛;
    三路人马皆明火执仗,毫不掩饰,真以为吃定我了么?”
    法正道:“如此看来刘璋除了巴郡的严颜、巴东的赵韪、坐镇成都的吴懿等人,尽是倾巢而出,怕是要与主公不死不休了!”
    阎圃皱眉,道:“刘璋本性怯弱,何以会如此孤注一掷?”
    “定是主公得了益州刺史之位,刘璋不得不以命相博。陛下这是将主公架在火上烤啊!”法正一语道出原因。
    “这如何是好,张济三万,刘璋合兵八万,共计十一万人。而汉中兵力只有四万,且近半为新募之兵,该当如何抵挡?”阎圃眉头更紧,担忧道。
    张卫道:“大哥不如让出刺史之职,以息刘璋兵马。”这话也只有张卫敢说,一奶同胞让他少了许多顾及,才敢出此馊主意。
    “万万不可。”法正言辞激动,起身道:“朝廷束命岂可轻辞,且就算辞了,刘璋也未必就会罢兵。”
    杨昂提出建议:“刘璋、张济二贼同来,互不统属,可否施计让其相互攻伐?”
    “不妥。二贼来犯,时间如此巧合,必是有所约定,共谋汉中。”法正立即提出反对意见。
    .......
    张鲁一直不说话,听着属下讨论。
    贾诩笑而不语,不发一言。
    此讨论大会很快便成了法正初任参军,显才扬名的专人演唱会。
    法正也的确不负历史上的胜名,在军事上颇有才华,仅凭两份文书,便将事件始末分析得头头是道,几近真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