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之天尊》太傅抑或武穆

    太傅抑或武穆
    武穆这样的人物,位高爵隆,权势极大,地位还在太傅之上。因为朝廷由三公把持,太傅只是三公之一。而武穆却是大周军队唯一直接控制者。号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周朝对五荒的作战策略,全部武穆一人制定。
    不要看平鼎侯府、镇国侯府的人多嚣张,但只要武穆一句话,马上就将两位贵族侯,贬为平民。而且两位大周侯爷还得诚惶诚恐,不敢有怨恨之心。
    陈振只是一个刚刚才有点小名气的人物,如果把武穆比作泰山的话,陈振就是一颗卵。武穆的请帖,给人的感觉,就如同泰山压卵一般震撼。
    当然这是别人的感觉啦,就陈振自己而言就是,大周那位人皇送来请柬陈真都不会有什噩梦想法了。这样是被别人知道了陈振的想法,肯定打死陈振的心都有了!
    “原来是李将军,将军里面请!”陈真反应过来,将征北将军李冀连同翰林学士张让,一起迎入客栈。
    一行人进入客栈就选了一个包间,寒喧一阵后,各分宾主座下。张让和李冀互相望了眼,心中各有所思。气氛一时有些古怪。
    最后还是最张让先说话,拱了拱手,张让从袖中抽出一张红色的薄册,递了过去:
    “小相公,这是太傅大人的礼帖。陈相公年少聪敏,元宵文试力压群雄,摘得文试第一的头街。太傅大人对其很是欣赏,希望收小相公做记名弟子。不知道夫人意下如何?”
    “记名弟子?”
    别看只是一个记名弟子,但是太傅可是不这么收弟子的啊,就光光一个记名弟子就足够,大周的芸芸学子激动不已了!
    陈振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句话,还是怔了怔,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下意识的,华阳夫人望向方云,投以一个征询的目光。
    包间外等候的小二,听到这句话,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几天大清早的,这么多来客栈登门送礼的了。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陈振,店小二心里突然百感交集。
    “陈相公,不知您意下如何?”
    张让问道,身后几名翰林侍读也露出倾听的神色。
    “张大人,兹事体大。能否让学生,先想一想?”
    陈振深吸了一口气,并没有立即答应。她刚刚听得清清楚楚,这次登门的,除了太傅,还有武穆!陈振心思精细,决不是那种冒失的人。
    “李大人,刚刚您说。武穆大人也有礼帖?”
    陈振扭头望向了李冀,询问道。这话一出,张让等人也看向了李冀,神色微微有些紧张。
    李冀生怕华阳夫人答应张让,早吊着一口气。见华阳夫人并没有立即答应,这才放下心来。
    “是的,小相公文武双全,不止文试第一,同时还是武比第一。武穆大人最惜才,这回特地托下官拜访夫人,就是希望陈相公能加入军伍,毕竟,现在还是在和四荒作战中,还是急需人才的!”
    李冀说着,将礼帖递了过去。红色的礼帖上,几个金色大字,触目惊心。——大周武穆从没给谁送过礼贴,这是第一次!
    李冀回想起了几天前的事情。
    那天,元宵武比结束后,他写了封信给自已的直属上司,准备向他推荐陈振。但不知怎么回事,这件事居然惊动了武穆大人。这位大周相当于神一般的存在,派人将一张礼帖送了过来,说是让自已去拜访四方侯府。
    “这个陈振可真是天大的运道啊,武穆几十年来,从没有给谁送过礼帖。这一次,居然会因为一场普通的元宵武试,破例!”
    李冀瞧了一眼送出的礼贴,心里也是百般羡慕。有了武穆这句话,这陈振以后从军,前途无量!
    “李大人,有劳您了。这件事情太突然,可否让我,再仔细想一想?”陈振双手接过武穆礼贴,一脸郑重,也没有立即答应。
    李冀点了点头,表示能够理解。他虽然是武夫,但并不愚蠢。在看到翰林学士张让的时侯,知道这事情背后掺杂进了太傅的身影,就知道这件事情,不那么纯粹简单了。
    想了想,李冀还是加了句:“小相公,这件事情,不管你同不同意,武穆大人都希望,您能给个口信。”
    “小相公,太傅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张让拱了拱手,也说道。
    礼帖,是一种正式的拜访。按照规矩,在张让、李冀两人离开客栈前,陈振必须给一个正式的答复。
    两句话一出,包厢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
    一位是当朝太傅,一位是大周军神。按照大周惯例,文武分治。武官不可任文职,文官不可任武职。陈振只能二取一!
    陈振手里握着两张帖子,心里沉甸甸的。
    这两个大红礼帖,出现在任何大周任何一个世家中,都足以让任何一个世家兴奋的发狂,一个个沐浴更衣,焚香拜祖。而陈振,却同时迎来了两张!
    两张帖子,到底选哪张!
    陈振这个时侯,也品出了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这次拜访,不管是武穆还是太傅,都没有出现,而是差的下人。同时,不管武穆还是太傅,都没有给出切实的好处。太傅只是说要收个记名弟子。记名弟子虽然是弟子,却是编外的。至于武穆,更干脆,只是表现希望我加入军伍。”
    陈振低头沉思,脑海中闪过千百个念头。眨眼的时间,他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这是一场兵家与儒家的争执!大周以后恐怕要陷入多事之秋了。”
    陈振此刻心里通透,稍一思考,就知道。恐怕是前天元宵节文试,最后一关的试题流出来了。兵家与儒家的选择,在自已身上再次继续。
    不过,陈振也明白。太傅与武穆虽然只是一次试探,并没有给出切实的承诺。但这并不是说,两人说的就是空话。记名弟子完全可以转为正式弟子,甚至下一代的大周太傅。
    至于武穆那里,就凭武穆的一封礼帖,一旦加入军伍,有武穆今天的一句话,将来封侯拜爵不在话下。
    陈振思考着,是答应武穆,还是答应太傅?
    “张大人。能得到太傅大人的赏识,这是陈振的福份。陈振年幼,今年只有十五岁。能获得元宵文试的魁首,也有侥幸成分在里头。”
    “太傅太人垂青下问,让陈振又是欣喜又是惶恐。欣喜是受太傅赏识,恐恐是担心自已才学不足,堕了太傅大人的名头。大人,陈振希望大人回去能转告太傅,就说方云希望能够太傅大人能给在下一点时间,多读读书,积累学问、修养,这样,将来也不至于有损太傅美名。”
    陈振这翻话,说得也得体、委婉,处处从太傅的角度出发。听得张让和几位翰林侍读,也是连连点头。这样的回话,至少在太傅大人那里,可以交待了。
    说完这翻话,陈振又转向李冀行了一礼:
    “李大人,武穆大人镇压大周国运,位高爵隆,是大周神一般的人物。陈振以前就极为仰幕武穆大人。这次能得武穆垂问,陈振三生有幸。不过,方云刚刚来此,按照大周惯例,刚刚束发的士子,都需前往矿山锻炼。陈振恳请希望武穆能给下一点时间,在来年,春雪化开,在下从矿山锻炼回来时,再做决定。”
    武穆这边,陈振也没有冒然答应。这个时侯,当着另一方的面,答应任何一方,都是极其冒失的表现,要惹来灭顶之灾。不过,陈振也没有明确拒绝武穆这条线。不管入朝为官,还是加入军伍,这都是陈振必然要选择的。若是有武穆和太傅的照应,日后,在哪条道路上,都是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李冀这边,听得也是点头不已。不过,他对陈振是真的起了爱才之心。陈振表现的越是落落大方,越是突出,他希望方云加入军伍的心思,就越发强烈了。
    “陈相公的话,我会带给武穆大人的。即然有了回信,我也就不叨扰了。希望陈相公来年从矿山锻炼回来的时侯,能给武穆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让这个时侯,领着几名翰林侍读站了起来:“小相公的话,我也会带给太傅大人的。翰林院中还有些事,张让就不叨扰了。”
    这一次,虽然没能取得陈振明确的答复。但至少,陈振那边也没有答应武穆。这样的结果,足以交待了。
    便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一个店小二在门外说道:
    “公子,皇室派禁军护送来一个礼盒,说是公子在元宵节上赢得的东西。”
    “域外星辰铁,我要的东西终于送到了,”陈振心中一喜,大声道:“把东西送到我的厢房吧。”
    “是,公子!”
    店小二脚步声渐去渐远,陈振此刻想了想方云也快步向厢房走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