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之天尊》文武比试三

    文武比试三
    陈振目送儒生离开后,就立刻进入了下一关。只见门槛上,写着两个字“诗词”。陈振心中若有所悟。这场文试的前几关猜谜,考的是思维敏捷程度,中间考对联,则考的是聪慧和粗浅的作诗能力。到了这一关,就是直接考究文学修养了。
    因为陈振心中有着起源星古华夏诗词的底蕴,所以陈振最不怕的就是别人,考他对子或者诗词了!因为古华夏当初的人杰实在太多了,足够陈振把这些对子或者诗词对下来!
    陈振对于这次文武比试是志在必得,不过文试第一,可并不好拿。至少陈振已经隐隐感觉到下一关不太好过了。深吸了一口气,陈振走了进去。
    房间很暗,中央有一张木桌,木桌上竖着一只灯笼,用灯罩罩着。木桌的前方,有一面幕布,幕布后一片通亮,黑色的幔布上隐隐映照出一个高瘦的人影。那人静静端坐,投射的阴影,散发出一股浩大、方正的味道。
    “陈振?”淡淡的声音,透露出一柄执掌生死权柄的威严、气度。以上京城的情报,这这里的大人物了解自己,不要太轻松哦,可能现在自己的治疗已经被朝堂的,大人物所熟悉了!
    “是。学生见过大人。”陈振低头行了一礼。这人投影散发出的气度,说话的威严,都在隐射一个事实,这位主考官位高权重,来头很大,而且陈振因为初来咋到,行事还是低调点比较好!
    “这个房间,你是第一个来的。很好!”幕布上的人影,微微的点头,表示赞赏。
    “这位主考官,不知是朝中的哪位大人。”然后陈振回忆了一下,中的情节,记起了一些,觉得他可能是太傅!?
    陈振沉默不语,心里不知不觉的,也有些微微紧张。幕布前的黑影,就给他一种大儒的感觉。
    “木桌上有笔、墨、砚,你揭去桌上的灯罩吧,这最后一关的题目,灯罩里。”
    “学生领命。”
    陈振揭去灯罩,只见木桌上,竖着一个白纸糊的八角灯笼。这灯笼分八面,朝着方云的一面,全是空白的。就在陈振揭去灯罩的一刻,这只灯笼底座发出一阵机括声,接着,白纸八角灯就在方云眼中缓缓转动起来。
    陈振聚精会神的盯着八角灯笼。
    第一面空白,第二面空白……第四面还是空白……
    第五面,八角灯笼上终于显出了字迹,一行细瘦体的古篆小字,如水流一般,出现在第五面的灯纸上。
    “文武兼备世无双”
    看到这一行细瘦的字体,饶是陈振心性坚定,这会儿也不禁动摇了一下。他想过一关的题目可能会很难,但没想到第一行诗句就是这样。这一行,甚至算不上诗,连村野陌民恐怕都能做得出来。
    “这……”
    陈振看了一眼幕布后的那道身影,那人一动不动,似乎化成了木雕般,毫无声息。
    “咯——咯——”
    机括转动,八角灯笼上出现了第二行字体:
    “礼乐诗书藏心间。”
    这一行字,依然毫无变化,依旧没有新意。心里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让方云几乎怀疑,自已是不是进错了房间。
    “一首诗有八句,对应八角灯笼的八个面。已经有四个面是空白的了,剩下的四个面应该都有诗句。暂且看完再说。”
    陈振坦然的看着下面的诗句。
    第三行诗句终于出现:
    “举手翻云乾坤动”
    这句诗一出现,整个诗的意境立刻一转,一股涛涛杀意破纸而出,震慑心魂。
    陈振此刻脑海里,猛然嗡的一下,轰鸣起来。恍惚间,双耳听到了一片凄厉的挣扎喊叫声,放佛此刻陈振陈为了一个大将军般。
    咯——咯——
    机括依然在运作,八角灯笼缓缓转动,第四行诗出现了:
    “转眼已是天地翻”
    这七个小小的细瘦体古篆一出,整首诗的杀伐气息,顿时增强了百倍千倍,字里行间,显露出“天地熔炉苍生住,万物无情轮回苦”的意境,浩浩荡荡的肃杀气息,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这个时侯,机括声终于停止。但陈振却依旧盯着白纸八角灯,他的心神沉浸在这股杀伐气息中,脑海里则不断的浮现着这四句诗。
    方云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四句诗,可不简单!——这是陈振的第一感觉。
    大周文武分治,武不问文事,文不问武事。不过,这一千多年来,五荒战事不断,儒家早已不再是置之事外的态度了。而武将们对儒家也开始颇有微辞。
    文武自古相轻。儒家瞧不起兵家,兵家也瞧不起儒家!这是天大的道理,几千年都不会变!
    白纸灯笼上的这句诗,正代表着近些年来,在朝廷里开始抬头的,文武之间的一种摩擦。
    这最后一关的考题,表面看,是考究学生的诗词功夫,但更深一层次,是让文试中脱颖而出的,最优秀的士子摆明自已的立场、态度。
    上京城的士子,基本都是即学文又学武。这最后一关,分明就让这些文武双全的士子,在儒家和兵家之间,做出自已的选择。
    “这次元宵节,结束后。当天文试的题目就会被流传出去。这道题目,若是正常的做下去,儒家、兵家必然要得罪一个。无论哪一个,对于自己来说来说,都是祸不是福。我必须得好好思量才行!”可不能让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当时候自己连出名的意愿都不对了!
    陈振心里沉重,知道这次奖励的域外星辰铁,开始变得烫手了。
    “陈振,你有一柱香的时间,将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写出。”
    幕布后,那道威严的人影开口道。声音一落,便有一名太监从幕布后转出,将一柱刚刚点燃的檀香插在香炉里。
    方云漠然的抬起头来,幕布后,灯火摇曳,那人一动不动,目光似乎也在注视着陈振。心中一动,陈振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抓过墨条,在砚台里细细磨了会,陈振提起细毛笔,蘸了蘸,立刻在白纸八角灯空白的另外两面,写下几句诗:
    “独木挺立欲参天。”
    “娇子振翅鹏程远。”
    陈振有抬头看了一眼幕后之人,想到这两句诗承前启后,顺应前面的杀伐意境。接着陈振自己又蘸了蘸墨,笔势一转,在另两面写下了尾联:
    “能文笔走如游龙。”
    “能武剑指战犹酣。”
    “大人,学生已经做完了。”
    放下毛笔,陈振对着幕布后的人影,拱了拱手道。此时,香炉里的檀香,才燃烧不到一半。陈振声音才落,刚刚那名太监再次出现,提起八角白纸灯,扫了一眼,不由赞道:
    “公子写得好一手书法,好字体!”
    陈振的字,飘逸洒脱,透露出一股拘束不住的灵气,似乎要化为云气,震纸而出。这些,都是陈振前世起源星的字体。
    “谢谢。”陈振淡然的说道。
    这名太监看着陈振点点头,提着八角白纸灯笼走入了幕布后。陈振瞄了眼,只见幕布后的人影,接过了八角灯,似乎正在打量。
    “哈哈哈,好一个‘能武剑指战犹酣’!……”
    幕布后,那人瞧了一眼,突然大笑起来。笑罢,突然起身,大袖飘飘,转身离去……
    “公子,恭喜了!你过关了。”
    幕布后的黑影离开后,那名太监再次转了出来时,手里已经多了一幅画卷:“这是这次的奖励,因为你第一个到。所以这副三公的手迹,就归您了!至于人皇的奖励,待会自会送到。”
    “嗯,谢谢。”
    陈振接过画卷,也没打开,拱了拱手。直接转身走了出去。
    “嗯。还有其他人进入最后一关了!”
    陈振跨出殿门的时侯,看到另外二个相邻的偏殿里,也亮起了灯火。帷幔垂下,隐约可看到两个削瘦的身影,正在里面接受考试。
    “这次文试的第二、三名,应该就出在这两人身上了。就是不知道是京中除了方云和那位士子。”
    陈振没有多逗留,转身走了出去。
    文试第二十七关,帷幔里静悄悄的。一双双目光注射着下一关的入口。当陈振出现在门口的时侯,这些目光便全部集中到了他的身上,迅速扫了一圈,就落在了方云背后,那里,一根画卷斜斜的伸出了出来。
    咝!
    数名名士子死死的盯着方云手里的画卷,呼吸变得沉重。这次元宵御宴,不得带任何东西进入宫内。方云手中的画卷,到底是从哪来的,想都不用想就知道。
    三公笔墨!大周朝芸芸学子,汲汲于求的宝物!比什么武功秘诀,灵丹妙药,都来得震撼和有吸引力!
    陈振扫了这几人人一眼,感觉不认识就不想说什么了!
    陈振能感觉到这几人复杂的眼光,在上京学宫里,他们都应该是佼佼子,但却眼睁睁的,看着自已摘取了文试第一的名头。这种滋味,确实是不好受。
    但是管他呢,反正自己成功了,自己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就好!
    陈振缓步向出口走去,陈振的目光就跟着陈振移动而移动。在方云消失在殿门口的时侯,里面终于哗的一声暴发了。
    “这个人是谁?学宫里我怎么从没有印象?!”
    “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几个人耗在这里,居然有人领先我们一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