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风云侠客行》第一百四十六回 去弊端正本清源

    第一百四十六回去弊端正本清源
    (第二部金戈铁马秦王剑)
    唐太宗看了递上来的诉状,龙颜大怒,大声喝道:“此诉状如此亵渎我大唐律法,简直是一派胡言,此人狗胆包天,现身在何处?快快捉来斩首示众!”听了唐太宗的的话,吓得魏征跪在殿前抖抖簌簌说道:“此诉状是一落第学子罗贵才递来的,现住在吉祥客栈。臣,罪该万死,不该接此诉状,臣愿领罪受罚。”一听“臣愿领罪受罚”这句话,唐太宗突然想起玄武门之变后,魏征第一次来朝见朕也说了这六个字,玄武门之风波是李世民的心头之痛。现在自已刚刚坐稳江山,岂能为一纸诉状诛杀一介书生?还要迁罪于敢说直言的魏征?太宗想道:这样做朕是太意气用事了,糊涂啊!想到这些,唐太宗转怒为笑,他和颜悦色说道:“魏爱卿何罪之有?快快请起!”魏征服拜在地回道:“谢圣上不降罪之恩,罗贵才该如何处置?”
    唐太宗一下子变得豁达起来,说道:“寒门学子未考取功名,怪罪于朝廷的考试制度乃人之常情也,就不追究了吧!”魏征刚想唱“谢主隆恩”唐太宗话题一转,问道:“魏爱卿,你心里是藏不住话的,你说说,我朝之考试制度真存有弊端吗?”
    听到皇上这样问自巳,魏征想了想,说道:“回皇上,我朝考试制度没有弊端,而且十分完善,但有改进提高的必要性。”听了魏征的话,唐太宗对总管太监都建擘说道:“传,拿大唐考试律法来。”跪在地上的魏征说道:“回圣上,《大唐律》考试法条徵臣能背下来,不用去拿了,徼臣逐条逐条念给圣上听。”
    唐太宗说道:“魏爱卿乃奇人也,诸子百家之书答对如流,还能背诵我《大唐律》,实乃不可多得之人才也,说来朕听听。”
    魏征说道:“圣上,《大唐律》科举考试法条款共分笔考法和面考法两部分。笔考法五款十八条;面考法也五款十八条。两大部分共三十六条文,内容详实,公正,完美无缺。比历朝历代的律法更全面、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叙述,不解地问道:“既然《大唐律》科举考试法,如此公正,完美无缺,魏爱卿为何说还有待于改进提高呢?”
    魏征答道:“回圣上,《大唐律》科举考试法条例最重要的是面考法,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忠,最核心的是忠君爱国,所以说忠是立国之本,是支撑吾大唐社稷江山的柱石,所以要求考生为皇上尽忠,为国家尽忠,不能有丝毫半点不忠的言行。二,孝,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和长辈,是立家的不可或缺之基础,是维系我大唐江山社稷的基本纽带,考生不能有半点不孝的言行。三,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人处事要用仁爱道德来约束自己。做人更要讲究信用,正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言为心声,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是小人,大唐科举拒绝小人。四,品,参与面考的学子必须人品端正。要求考生五官端正无缺陷,不能缺鼻子少眼睛,不能弯腰哈背,不能一腿长,一腿短,身高必须在五尺以上。五,行,考生履历上不能有污点,不能触犯我大唐律法,不能有劳役经历,更不能有偷鸡摸狗、盗抢骗之不良行为。”
    唐太宗说道:“《大唐律》面考法如此重要,魏爱卿是否要增加点或减少点什么来改进它,请说来听听。”
    魏征答道:“回圣上,《大唐律》面考法,是我朝的不可或缺的律法,太重要了,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但它已经本未倒置,没有真正体现其内在含义,反而使某些贪.婪的面考官员利用它为已谋利。”
    唐太宗问道:“魏爱卿,为何说我《大唐律》面考法本未倒置?说来听听。”魏征答道:“回圣上,《大唐律》面考法,放置在笔考之后,某些掌握面考权力的官员相互通气,相互勾结,从中图利,抬高笔考成绩差的考生的面考分数,人为造成了笔考成绩优秀的生员不能录取,;《大唐律》面考法,因为它太重要了,所以必须放在科举考试之前,为笔考把关,为国家社稷选贤任能把关,改计分制为准入门槛制。凡是参加科举笔考之生员,首先参加面考,忠、孝、德、品、行五项都必须考察过关,为科举笔考准入门槛。生员忠、孝、德、品、行五项有一项触犯者,一票否决,不能参与科举笔考。这样一来,天下学子就没有思想包袱了,他们不用担心那些掌握面考权力的官员给自己打低分,他们可以在公平竟争的科举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一来,那些掌握面考权力的官员就失去了暗箱操作的舞台,他们就没有机会相互通气,给这个考生打高分,给那个考生打低分,完全由面考权力的官员说了算的场面将自然消失。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像罗贵才这样的案例,笔考最高分,面考被掌握面考权力的官员打成最低分而名落孙山!从古至今,像罗贵才这样遭遇的被面考官员作弄的考生又何止他一人!”
    唐太宗问道:“魏爱卿,那些掌握面考权力的官员贪赃枉法,收取考生的贿赂,就不怕暴露吗?”魏征答道:“回圣上,掌握面考权力的贪官得了好处,他自巳是不会说出去的,而行了贿的考生就更不敢说自己化了多少多少银子,如他说出来他的考生资格也就没有了。圣上,改进我《大唐律》面考法,无需改动一字,只要在操作上把面考放在笔考之前,不但节约了国家之行政资源,而且最重的是从律法制度上杜绝了掌握面考权力官员的腐败。这样做,多家赢,只有一家输。”
    听到这里,唐太宗说道:“魏爱卿,你说的多家赢,只有一家输,那些人赢了,那一家又输了?”魏征答道:“回圣上,《大唐律》面考法置于科举笔考之前,最大的赢家就是圣上,因为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拥戴圣上,都会从内心感激圣上。把《大唐律》面考法置于科举笔考之前,考生就没有行贿的机会了,从源头上纯净了国家的行政团队。只有一家输,就是指那些利用面考为自巳谋取私利的贪官。把面考法置于科举笔考之前,客观来说,就是从制度上杜绝了科举考试之腐败。
    听了魏征有条有理的陈述,唐太宗被深深打动了,玄武风波,虽然让自己坐上了这把龙椅,但内心的伤痕还是久久难以拂去,能够获得天下读书人的爱戴和拥护,何乐而不为啊!看来要抹去内心的创伤,多做好事、善举,这是医治内心伤痛的最佳良药。做好事、善举就从根除科举考试弊端开始吧。
    想到这些方方面面,唐太宗说道:“魏爱卿,你真是我朝奇才、鬼才,朕采纳你的建议,从今以后,《大唐律》面考法,置于笔考之前,去弊端,正本清源,改计分法为准入制。天下学子通过面考获得科举笔考的资格,在公平、公正、公开环境下参加笔考。钦此。”从此,《大唐律》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面考法置于一切笔考的前面,作为生员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入门槛。从制度上、源头上杜绝了科举考试的腐败。
    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奏请,魏征热泪纵横,他为罗贵才庆幸,更为天下学子庆幸。唐太宗看到魏征还跪在殿前一直没起来,便问道:“魏爱卿,朕已恩准你的奏请,为何还不起身谢恩?”魏征奏道:“圣上恩准了徼臣奏请,再降旨赦免寒门学子罗贵才,望圣上恩准。”听了魏征的奏请,唐太宗才记起开初要斩杀罗贵才的气话。皇帝是金口玉牙,即使说出来的是气话,但那些如狼似虎的刀斧手早巳出发去捉拿罗贵才了。唐太宗马上恩准了魏征的奏请,撤去了对罗贵才的一切处罚。散朝后,魏征坐在轿子上心里感到一丝欣慰,把面考放在笔考之前,终于正本清源,从制度上根除了科举考场的腐败,也许大唐盛世招贤纳才就从这里开始吧。退朝后,魏征坐在轿子上他的心情十分愉悦又感到有点沉重,那些如狼似虎的刀斧手没把寒门学子罗贵才怎么样吧?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