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铁血帝王》第40章 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百多人一起斩头,整个午门被围的水泄不通。
    血淋淋的事实告诉qun臣,想要和当今天子较劲下场是相当不妙的。
    晌午,五百多写过悔过书的言官集体被流放宣府大同。
    同样的事实告诉qun臣,只要有所悔过皇帝还是会给出路的。
    至此,言官报团抗争一事尘埃落定,无人再敢对少年天子指指点点,无人再敢指桑骂槐。
    整个朝廷的行政效率显著提高,朝廷政令畅通无阻。
    da棒已见巨大的成效,接着朱厚照开始用胡萝卜。
    给每个官吏加俸禄,每个官员的俸禄在原来基础上加一倍。
    明朝的官员俸禄从来都是最低的,维持生活都不可能,官员吃不饱,那贪污是必然。
    恩威并用从来都是吏治的最高手段。
    现在国库里的钱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八千万两银子,就是仁宣之治时最高峰国库还只是四千多万两。
    有银子就能办事,这是一个王朝能够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给官员加俸禄后,接着朱厚照就给全国免除赋税一年。
    冬至时,所有的藩王都被裁撤,藩王们也被接到京师在指定的地方居住下来,方便集中管理。
    按照朱元璋的制度,他的后代们三不政策――不得参加科举做官,不得互相见面,王不见王,不得离开封地。
    ――史官们叫做养猪式管理,只吃不做。
    朱厚照改革了这一个制度,所有宗室人员都可以参加科举,择优录取。
    给这些宗室人员补偿的是近郊的少许土地,能够维持一个小康之家生活就行。
    如此,摆平了宗室中的不少怨念,放开科举让他们从此有了官宦之路,这一点最让他们感到吸引力。
    言官集团被一网打尽,对百官的监督是不能少的,贪污是人性的弱点,这一点很难避免,所以必须重新构建。
    朱厚照在朝会拿出了一整套的御史改革方案。
    按照朱厚照的改革方案,朝廷设立御史大夫总负责的御史台,人数九人,分别负责全国的不同机构。
    下面的州府都设立相应的御史,属于御史台派出机构,和各地的巡抚平级,不cha手地方事务,专门监督官员廉洁。
    相对应的巡抚也有密折专奏,对御史进行反监督。
    各个衙门设立举报箱,由东厂专人守卫,地方官员不得干涉。
    举报箱事宜由新设立的巡查钦差总负责,专门负责民间申诉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朱厚照宣布朝廷六项规定。
    一,要关心民间疾苦,到村落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向百姓学习、多同百姓交心,官员视察下级衙门,下级衙门不许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公文奏折,切实改进文风,改掉华丽辞藻臭毛病,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安民告示、邸报一律不发。
    三,要坚持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大明律令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衙门仆役、骄子轿夫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四,改正衙门作风,除必须的外出,不许前呼后拥,巡抚出门不许超过四抬轿子规格,出行不许鸣锣开道,不许黄沙铺道,不许举牌回避肃静。
    五,火耗,临尖踢壶等潜规则全部废除,捉住一起,杀头一起。
    六,不许接受地主富商宴请,大吃大喝,原则上不许去青楼,除非能够证明是用自己的俸禄。
    六项规定将会以皇帝御笔写成,全国各地都要贴在显目之处,百姓可以随时监督。
    举报坐实可以领到银子五十两,谷一石,免一年徭役。
    官员的升迁不再是单独以税收为考核,而是根据综合性考评。
    捉拿盗匪,清理冤假错案,廉洁修身等等都会是升迁的硬指标。
    吏部造册每个官员每年的综合表现,五品以上官员的升迁由皇帝亲自定夺。
    废除一百五十项酷刑,销毁诏狱和刑部大牢刑具。
    放开国子监准入门槛,进国子监要考试,达官贵人寒门子弟一律平等。
    改革科举考试科目,不再以策论为单独考试题目,增加算术,经济民生考试。
    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时,辽东总兵徐锋送来急报,建州女真杀了几个朝廷命官,一个千总和两个教渝。
    朱厚照雷霆大怒,朱批四个字:“备战,出击。”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最重要的事说三遍!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最重要的事说三遍!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最重要的事说三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