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九龙帝尊》大秦之九龙帝尊 042 嬴政的安排

    在大秦盐业是除了税收,国库收支最大的一项了。
    但或许是国家控制,或许是古代盐矿的运输比较难,所以一直到清朝以来,盐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另外不是盐矿都能挖,有些盐类含有剧毒,所以盐的价格甚至比粮食都要贵。
    而周铭所给出来的晒盐法,可谓非常的简单,基本只要太阳晒干了海水,不需要做什么便可收获到大量的食用盐。
    当看到晒盐法的时候,王贲也是震惊的不行,想不到有如此轻便的晒盐方法。
    事关重大,虽然周铭许诺了他能售卖私盐,但他可不敢自作主张,何况他们卖盐也得请示他们的始皇陛下才行的。
    所以王贲拿着周铭所给的制盐法,来到了皇宫面见始皇帝。
    始皇帝非常重视晒盐法的改革,看到了周铭写的晒盐法,他直接拿到了朝堂来决议,对始皇帝来说盐政也不是小事。
    几乎所有大臣,全都反对授权王家私人贩盐,谁不清楚贩盐带来的巨大利润,谁不眼红,所以怎么可能同意。
    始皇帝比谁都明白盐业的重要性,然而周铭所作出的决定,是不会有错的。
    比如纸业,虽然分拨了出去,让很多勋贵赚到了钱,但一年内大秦赚到的钱也何止千万,比以前大秦税收上来的税额都要高多了。
    不仅让勋贵们拥护大秦,而且带动大秦额外创收,让始皇帝高兴极了。
    如果再加上盐业,嬴政觉得明年的国库比以前多几倍都有可能,国库充足了以后,始皇帝觉得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比如,学习后世的隋朝挖出一条京杭大运河出来,让咸阳通上河流。
    日后从海边运盐,或者运其他的货物,将会便捷许多。
    “朕决定了,不仅放开盐的私人售卖,而且朕要给多一层的分成。”
    始皇帝言毕,朝下的所有大秦全都轰动了。
    “但是盐业不可能给王家一家独揽,朕会亲自挑出另外的三家,让他们共同经营大秦的盐业。”始皇帝继续说道。
    “陛下,那岂不是太便宜了他们了吗。”作为丞相的李斯站出来询问。
    而张良也是不解始皇帝的用意,因为盐业控制在国家比较好。
    比如粮食,很多无量的粮商经常恶意的在灾荒时期抬高粮食的价格,为了赚钱而饿死很多人。
    甚至在明末,很多的晋商将盐铁售卖给了草原里的朦国人,间接的导致了大明灭亡。
    所以古代很多人讨厌商人,因为他们为了利益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不一样!太子师的晒盐法出来后,大秦便可控制盐的价格降低下来,让大秦的子民每一个都能吃上非常便宜的雪白海盐。”
    “大秦虽然是放开给私人经营,但本质上盐业仍然属于大秦管理。按照太子师说法,是属于大秦的国营。”
    始皇帝的一番话,很多大臣们听了都明白了其中的用意,顿时很多人再次眼红不已,紧盯着剩余的三个位置。
    他们心里很明白,虽然名义上是帮大秦赚钱,但家族也会受益,而且没有了商人低贱,相当于一官半职了。
    王家得其一,他们并不意外,也不敢反对,他们都清楚王家为大秦所立下的功绩。
    但朝下无人敢自荐,因为他们明白始皇帝会自行做出决定。就连丞相李斯,也低头不语,静待始皇帝的宣布。
    李斯上一次没能抢得到纸业的发行,看着很多勋贵发了财,不眼红才怪。
    现在盐业的出现,李斯也不想落下的。
    秦始皇扫视了一圈,接着宣布了剩余的三个名额,蒙家,李斯的李家,以及最后的田家。
    其中四个人里唯有田家,是大秦的二公子嬴高的娘家,属于皇家中的人。
    始皇帝分给了目前大秦最权贵的三个家族去管理盐业,保持一个SanJiao平衡不说。而且安cha一个皇家钉子,负责监听和控制,手段确实十分了得。
    如此一来,他们三家必然会尽力去为大秦做事,也不敢贪污枉法了。
    其余的大臣没得到什么好处,然而也明白以后盐业可能发生天大的改变了。
    朝上的张良,心里感慨了出来,他看着大秦发生的改变,仿佛变得不认识了。
    以前或许觉得大秦暴政,但现在看来,大秦始皇帝的很多政策,全是为国为民方面。
    不久以后,如果大秦能解决北方的突厥,南方的南越国,他能预见大秦将会变成一个绝无仅有的强大帝国,到时候那将无人可撼动。
    现在很多六国的贵族暗中谋划着复国,但摄于始皇帝而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在等待始皇帝驾崩的时刻。
    然而张良觉得,如果等到大秦解决完南北的大事。即使到时候始皇帝死了,六国的那qun家伙也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科举,为大秦招来无数的人才,而且背后有一个神秘的太子师,要颠覆大秦难如登天。
    如今的张良,心里倒是觉得有一个巨大的舞台摆在自己面前。
    或许秦始皇说的没错,他张良一家确实han国五代为相,但han国真的不能和大秦的帝国比较。
    在张良看来,大秦的朝会上能看上眼的唯有蒙毅和李斯几个罢了,所以日后大秦的封侯拜相,张良心里倒是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有自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