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九龙帝尊》大秦之九龙帝尊 024 降服张良?

    而被留在宫殿里的众位考生们有幸见到了皇帝和众位大臣的朝会。虽然并没有资格发言,但也能作为日后向别人吹嘘的资本了。
    等到朝会结束,科举前三甲被始皇帝单独的留了下来,其他的一百多名人员被带离了宫殿,大臣们也相继离开。现在除了JinWei军,偌大的宫殿里只留下嬴政跟他们三人了。
    “知道朕为何要单独留下你们吗?”始皇帝出口问道。
    “吾等不知。”
    “你们是从成千上万人中脱颖而出的英才,有的是家中五代为相,因为朕夺取了他本来应该继承的相位,灭了他的国家,甚至心理可能恨不得杀了朕。”
    说到此,下面的张良额头冒出一阵阵冷汗,他也想不到始皇帝居然将他底细调查的如此清楚,居然知道他的来历。
    “但朕觉得战乱的六国时代早该做一个了结了!很多人说朕修葺长城,征战南越等gao得民不聊生。但跟互相战乱的六国无用消耗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既然他仍然心存当宰相的志气,何不跟朕携手共创一个繁荣盛世出来。让我们大秦,不,是我们华夏的老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不再受饥饿之苦。”
    “何况靠自己努力所得到的,难道不比继承祖辈余荫来的痛快吗。”
    “张良受教了。”听闻嬴政的一番话,张良苦笑着朝着嬴政鞠了一躬。
    “而你是淮阳郡县大儒梁公的弟子,孔子的后人,在儒家中拥有不低的威望。但朕觉得你要明白,孔子的儒家学说有些思想确实不利于朕对于民众的统治,但大秦也不是不可接受儒家。”
    “所以朕出了儒家的仁治来专门考核参考的儒生,而能够上榜的都不是盲目的信从儒家里学到的学识,而是能学以致用,能够分辨是非对错,不是一味的照搬孔子的话。”
    “尔等师兄弟日后集聚翰林院,应当抽时间修缮完善大秦所需要的儒家学说,去芜存精!等朕审阅以后,若无问题,便答应让你们以纸张来抄撰整合成一本书。或许用不了不久,儒家便可扬名天下,完成你先祖未完成的夙愿。”
    纸张孔子丘不是第一次听说,曾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就从监考官口中得知了它的名字,名为纸张!
    它的洁白和轻盈,非常方便书写,第一次使用的孔子丘,一下子得到了他的喜爱,孔子丘也明白它对于读书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真的能够将儒家的典籍用纸张抄录,并且向外流传出去,那对于儒家的发展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谢陛下大恩,臣愿誓死效忠陛下。”孔子丘满是激动的说道。
    “淮yin韩信,虽然成绩名列科举甲等,学识渊博,但年纪尚。明日去太子学府报告,须要尊敬师长,不可对师长无礼。”嬴政淡然说道。
    “是。”韩信不以为意的应了一声,看来没有把嬴政的话放在心上。
    在韩信看来,太子侍读的作用只是跟太子gao好关系而已。至于师长,他不认为能教他什么。
    张良知道,始皇帝留下他们是有原因的,始皇帝的双眼仿佛能洞穿他们每一个人心里的秘密。
    但张良最在意的,仍然是幕后施行科举的那一人。居然能想到推行科举的制度,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科举不仅解决了大秦人才来源,而且打破了官僚子弟如同世袭的制度,让平民也有机会封侯拜相!
    “启禀陛下,臣心里有一疑问,不知陛下能否为臣解答。”于是,张良站了出来,他希望嬴政能够给他解开心中的疑惑。
    “何事。”
    “陛下,请问科举的试题是何人所出,不知道臣是否有幸认识?”
    嬴政一愣,转而淡淡的说道:“即使朕不说,以后你们也会接触到,他现在乃太子的老师。”
    “什么,竟然是他?!”韩信惊讶,想到明天就能和他碰面,韩信心里从不屑,慢慢的也多了几分期待。
    “太子有如此老师,实乃大秦之幸啊!”而得到答案的张良感慨说道。
    拥有良师指导的太子,或许日后没有秦始皇的成就,但即使日后太子登基,那些六国的贵族想要推翻大秦,无疑是难上加难了。
    虽然嬴政灭了他的han国,使得他失去了原本属于他的权贵,但如果han国的子民们也能享受到嬴政所说的大秦盛世,不再饱受饥饿战乱,那张良心里不再是心存仇恨了,反而会用自己力量来帮大秦一把。
    如同嬴政所说,既然祖辈能够成为han国的丞相,那他张良怎么能输给祖辈他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