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少年太师》第49章 发明标点符号!【求收藏】

    “好,那就去看看。”李二点头。
    长孙澹带路,带着李二和那几位大臣,来到了书房。
    在书房中,长孙澹展开一张纸,持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旁边的房玄龄念出这句话。
    李二和几位大臣迷惑不解。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第八》,朕是知道的,太师,你这是何意?莫非这就是你要给朕看的小玩意?”李二问道。
    “陛下,我只是展示出来看,几位大人,你们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长孙澹问道。
    “这句话的意思,字面上理解,就是只可以让百姓去做,却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的。”戴冑说道。
    “非也,戴大人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明明是如果百姓良善通理,那就应该任由他们去做事情,如果百姓不良善通理,就要告诉他们道理,让他们知道,这样解释猜对。”阎立德道。
    “不不不,阎大人才是曲解了,我说的,才应该是这文章的本意!”戴冑坚持道。
    “是戴大人迂了!”阎立德也不相让。
    听他们二人吵架,李二也觉得糊涂了。
    李二虽然也看过论语,可是毕竟是马上皇帝,学术素养并不太高,他沉吟着,半晌说道:“戴爱卿,阎爱卿,你们两人说的都有道理,朕也分辨不出来,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师,你写这句话,是已经清楚了这句话的含义嘛?”房玄龄问道。
    “呵呵,陛下,几位大人,你们再看看这次。”长孙澹说道。
    他提起笔,在刚才那句话旁边,又写了一句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次,长孙澹加上了标点符号。
    “啊?!!”看到长孙澹如此写,顿时,李二等人明白了什么。
    “哈哈!看吧,戴大人,如此一断句,意思马上清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一下清晰了,太师是赞同我说的意思吧?”阎立德哈哈大笑说道。
    “这……”戴冑一下有些傻眼。
    房玄龄却是抓住关键,他紧紧盯着纸上的两句话,半晌,忽然抚掌大叫:“妙!妙!这小符号将一句话如此分隔出来,意思完全就不一样了!”
    “太师,你要给陛下呈现的,是不是就是隔开这些句子的这些小符号?”
    长孙澹微笑,“就是这样。”
    李二也明白过来,他看着纸上被长孙澹用标点符号分隔出来的句子,恍然失神,口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陛下,我不是要论证戴大人,阎大人谁对谁错,只是现在的文字,很有问题,没有断句,有很多地方,都让人不知道本意。”
    “我要展示的,就是这标点符号,这个小点,叫逗号,那个小圆圈,叫句号,还有一些标点,也是设计出来,为了更好的让文章有其本意的。”长孙澹说道。
    “此事大好!”李二大笑,抚掌说道。
    李二也是苦这件事很久了,百官上奏的奏折,因为没有断句,读起来十分难受,有些时候还表述不清。
    此时长孙澹献上标点符号,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房玄龄也是十分兴奋,道:“太师创造的标点符号,是于文坛有大功的!如此一来,不论是古代先贤,还是当代的文人,述说起事情来,就不会有因为断句会错意的地方了!”
    “真是巧妙!”阎立德和戴冑也都是文臣,深深感觉到了长孙澹这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太师,你的思维不落窠臼,却是解决了一件大事啊!”李二感慨说道,“这标点符号,解决了大问题,朕要如何赏你?”
    长孙澹笑而不语。
    在旁边,房玄龄忽然灵光一闪,道:“陛下!您不是还为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是谁担忧嘛?太师少年聪慧,思维不落窠臼,此时正是为朝廷吸纳良才的时候,让太师出任主考官,定能选出一批能干的贤才,又可以不让杜如晦和温彦博因此生出嫌隙,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二听了,眼睛一亮!
    这事,还真的行得通!
    唐朝的科举,和后世不同。
    后世,无论是宋,元,明,清,考科举主要是八股文,都是讲一些没什么太大用的大道理,道理的出处,都是在四书五经之内。
    而唐朝的时候,尤其是唐初进士考试,是不怎么看那些四书五经的。
    在这个时代,考进士,主要考的是策论!
    策论,类似后世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都是就国家大事,经济民生,还有战争准备等实际问题,提出一个题目,让考生写解决办法的!
    若是在后世,让长孙澹担任主考官,或许行不通,毕竟十二岁,不能算是饱学鸿儒。
    后世的考试也有策论,但是主要是验证八股文的能力。
    可是唐朝考的策论这就不同了!
    策论,主要验证的,是考生的智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这一点上,长孙澹完全有资格!
    “是啊!陛下,太师曾经献上不用花钱就能扩建长安城的计策,又进献过玉米,土豆的增产策,还有煤炭炼钢策,太师在策论方面,足以成为主考官了!”阎立德也说道。
    “嗯……臣也以为,太师十分通晓经济,完全可以成为春闱主考官。”戴冑也说道。
    他们两人,一个是扩建长安的计划之中,被长孙澹的计策折服,另外一个掌管户部,对长孙澹不花钱就能干成事的本事深感佩服,此时都举荐长孙澹。
    李二听了,眼睛也亮了起来。
    大唐不缺文官,李二烦恼的是如何让手下人心理平衡,不产生嫌隙。
    这次春闱的主考官,如果任命的是杜如晦或者温彦博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导致另外一方多少有些不满,这是李二不想看到的。
    而用长孙澹的话,长孙澹表现出来的实力足够,官位也足够高,还不用让手下另外两名大臣争执,可谓是一石三鸟。
    李二当即心动,对长孙澹问道:“太师,你是否愿意当这主考官,为朕分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