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在长安开酒楼》第455章 大病来袭

    
    虽然旱灾犹在,但整个晋阳城内还是井然有序的模样。
    就在陈晓粮草即将耗尽的时候,赵清平送来的六千石粮食也顺利被送入了官仓之中。
    只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先前管理粮仓的人全都被换了下来。
    晋阳城几处官仓全都被陈晓带来的大军接管。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随着这六千石粮食送入晋阳城,不少灾民也安心了不少,干起活来也越发的卖力。
    但无论是陈晓还是其他人都知道,这六千石粮食最多只能支撑七天时间。
    如果朝廷再送不来粮食,那么陈晓还是要从粮商手中购粮。
    尤其是官场中传闻,陈晓要购买十万石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风言风语什么都有,但作为主事之人,陈晓在晋阳城里却极为低调。
    一些人甚至都很难见到陈晓。
    ……
    晋阳大牢内。
    被关押多日的赵有平终于等到了陈晓。
    看着那监牢内生活极为舒适的赵有平,陈晓神色不动,只是静静的看着对方。
    而此时正在休息的赵有平也突然意识到了陈晓的到来,整个人急忙站起身来,朝着陈晓躬身行了一礼。
    “罪官拜见大人!”
    看了看赵有平,陈晓轻笑一声说道:“赵大人倒是好心情,有吃有喝,看样子还胖了不少。”
    听到这话,赵有平愣了一下,心中暗道这不都是陈晓安排的吗?为何突然这么说自己?
    心中疑惑,赵有平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低头不语。
    见对方不言语,陈晓坐在狱卒拿来的椅子上,淡淡道:“赵有平,本官已经让人清查了晋阳三年来官仓进出账簿,这样不查不知道,一查倒是让本官都有些意外。”
    “你主管晋阳官仓这些年,官仓亏共不少,尤其是今年陈粮交易,更是有大量的数据对不上。”
    “本官想要问问,赵大人打算如何解释啊?”
    只见那赵有平极为淡定的看了一眼陈晓,随后躬身道:“陈大人,罪官坦白,这些事情都是罪官做的。”
    赵有平甚至于都没有任何反驳,就将陈晓刚刚说的罪名担了下来。
    面对赵有平这不同寻常的反应和应对,陈晓并没有感觉到意外。
    见陈晓许久不说话,只是看着自己,赵有平不由得心中有些嘀咕起来。
    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陈晓,就是这一眼,让陈晓不由得发出一声笑声。
    “是不是有些奇怪,为何本官对于你主动认罪不感到惊讶?”
    听到这话,赵有平心中就是咯噔一声。
    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神色诧异的看着陈晓,接着便听到陈晓笑着说道:“赵有平,本官来看你之前听到一则有趣的消息。”
    “说是太原王氏要将二房嫡女出嫁,嫁的人家是一家姓赵的人家,眼下并州一地传的是沸沸扬扬。”
    “且不说这大灾之年王家要嫁出去自己的嫡女,单单是这下嫁的举动,便足有被人议论纷纷了。”
    陈晓说话的时候,目光也一直不曾离开赵有平半分。
    尤其是当陈晓说到赵家的时候,语气都不由地重了几分。
    赵有平身体微微一颤,这动作自然是瞒不过陈晓的眼睛。
    “赵大人,不知道这赵家和你有没有关系?”
    听到这话,赵有平双拳瞬间紧握起来,但依旧没有爆发。
    看着此时赵有平的反应,陈晓开口说道:“有没有关系你我心里都知道,本官也不需要你来佐证什么。”
    “你要知道,你所犯的事情可大可小,大到祸及家儿都不是什么问题,你是一个人根本扛不住。”
    “也莫要以为外人能够救你,或者保住你想要保住的东西。”
    “且不说有些人现在答应你能嫁出去,自然也能想办法分了去,他王家嫁个女儿就算是有夫之妇也有的是人要。”
    赵有平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陈晓所说的似乎并非是无稽之谈。
    太原王氏,只凭这一个名头,便是说他家的鸡是凤凰,也有人认。
    这就是世家豪门的手段和地位。
    见赵有平脸上神色有了一些松动,陈晓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说道:“本官没有时间和你耗着,只给你七天时间,七天一道你若是什么都不说,依旧咬死了是你自己做的,那本官就成全你。”
    “如果说你承认了,本官自会帮你一把。”
    说完,陈晓便扭头看向自己身旁的狱卒,吩咐道:“照顾好赵大人,顺便给赵大人一些纸笔,写写他想写的东西。”
    “遵命。”
    陈晓深深看了一眼赵有平,这才转身离开。
    随着陈晓的离去,这监牢里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
    晋阳城内。
    赵清平的粮食卖给陈晓之后,城中的粮商就纷纷收到了消息,说是陈晓会先后购买十万石粮食。
    并且价格也定下了七百钱一石粮食。
    消息一出,不少商人开始蜂拥而至,大量的粮草开始涌入晋阳城。
    只是这粮食都在粮商手中,却并不在官府手中,即便是粮食再多,也到不了灾民的手中。
    而这些聚集在晋阳城里的粮商,也纷纷开始上书求见陈晓。
    希望官府尽快收购粮食。
    现如今的情形便是谁能率先卖出去,就能够赶在结束之前再卖出去一批粮食。
    毕竟谁都不知道陈晓手中有多少银钱。
    能多卖一点,自然是不会让给其他人。
    只是就在所有商人都兴冲冲的赶到刺史府的时候,府衙内却突然传出来消息。
    陈晓病了!
    一夜之间大病袭来,陈晓甚至于到了不能下床的地步,全凭参汤吊着性命。
    消息一出,一种不想的预感在晋阳城里的粮商之中开始蔓延开来。
    只是众人虽然不解,但刺史府还是传出来消息,只要陈晓病情有所好转,便开始收购粮食。
    这一放一收,让不少粮商开始犹豫起来。
    虽然有些担心变数发生,但更多人还是决定赌上一把。
    毕竟只要买了,那便是数万贯的利润,给谁谁不心动?
    于是,就在这种要走不走的纠结心态中,不少商人开始在晋阳城中逗留起来。
    静静等待着陈晓的病情有所好转,开始收购粮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