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在长安开酒楼》第376章 西域来信

    李世民说要造船,整个朝廷上下没有一个站出来敢反对一句。
    无他,自贞观元年开始,府库日渐充盈。
    朝廷每年的税收可以说是连续增长,得益于商税的收缴,大唐眼下是要钱有钱。
    加上民间多年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没事儿干不会同李世民对着干。
    最重要的是的,对着干也没有用。
    李世民的内库更有钱。
    当然这全都是拜陈晓所赐。
    因此工部接到御旨之后,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在登州等地开建楼船。
    为此,书院还将一批学生送到了沿海地方,全程参与。
    用陈晓的话来说,这叫社会实践。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这时候陈晓却是意外的闲了下来。
    终日就如同一条失去梦想的咸鱼一样,躺在院子当中晒太阳。
    这天陈晓照例在院子当中的躺椅上睡觉,身着轻纱,一脸惬意的躺在躺椅上,肚皮上还躺着两小只。
    虽然有点重,但陈晓还挺享受这种感觉。
    正在午睡的时候,院子外面却是急匆匆走来一人,正是马周。
    眼下的王玄策负责造船,已经去了登州,长安城只留了一个马周在陈晓身边。
    刚到院子外面,马周便被孙友福拦了下来。
    “马公子,公爷刚刚睡了。”
    马周手中拿着一封信,朝着孙友福拱手道:“友福叔,速速禀报一声,就说靖安司有了急报。”
    一听这话,孙友福也不敢耽误。
    整个郡公府谁不知道,有两件事情不能耽误。
    一是靖安司的密报,二是陛下召见公爷。
    孙友福也不耽误,只是扭身就朝里面走,还不忘招呼马周跟着自己。
    来到院子当中,两人还没有开口,闭着眼睛的陈晓就开口说道:“怎么?有什么事情?”
    听到询问,马周急忙躬身道:“老师,靖安司接到奏报,游走西域的房大人要回来了。”
    “回来了?”陈晓睁开眼睛诧异道。
    “不错,一同回来的还有西域各国使臣,以及玄奘法师。”
    听到马周的禀报,陈晓心中便是一惊,神色间浮现出来一抹诧异之色。
    “玄奘要回来?”
    马周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据密报中所说,玄奘到了天竺之后仅仅停留了一个月便将经书挑选完毕,原本打算乘坐船只走水路回长安,但却在天竺遇到了咱们的人……”
    “等等,唐人?除了玄奘之外,还有谁去了天竺?”
    陈晓心中满是诧异之色,自己不记得天竺还有大唐的人去才对。
    哪知道此时的马周苦笑一声,开口说道:“老师许久没有过问西域之事,只是定期奏报,但大唐不少商人沿着丝绸之路离开大唐之后,便开始四散发展,去年的时候便有商人到了天竺。”
    原来是商人……
    陈晓心中放松下来,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起来。
    这就是大唐富强之后最直观的体现。
    商人们的开拓精神不断提升,即便是前人不敢想的地方,也会有人去探索。
    因为他们知道,背后有大唐撑腰,天下之大,哪里也能够去得了。
    想到这里,陈晓看着马周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玄奘会突然返京?”
    “据靖安司的人打探,似乎是玄奘法师知道了道门要修建琉璃道馆的消息……”
    听到这个解释,陈晓也随即释然开来。
    按照这个解释,也能够说得通。
    玄奘法师虽然说是大唐造诣最高的法师,但说到底佛门利益依旧难以割舍。
    他取经为的可不仅仅是补全大唐的经书,还有就是让南北朝时开始落寞的佛门重新大兴。
    眼下道门不甘示弱,他如果逗留的时间太长,难免有些不太妥当,可能就算是回来,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冲击。
    知晓了这些之后,陈晓这才开口说道:“还有几日归京?”
    “据玉门关奏报,房大人同玄奘法师已经入境,再过半月就回到长安了。”
    “准备一下,暂且不要做什么,看看情况再说。”
    佛道两门的争端不会轻易平息,这次如果处理的好,那就能够一劳永逸,如果处理不好,会有些麻烦。
    但陈晓也不慌,前世的时候就有模板可以参考,这一世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翻出花来。
    马周见陈晓也不慌张,心中虽然好奇陈晓要怎么做,但也知道这时候不能多问。
    见马周同孙友福离开之后,屋内的李丽质和黄婉儿才走了出来。
    将迷迷糊糊的两小只抱起来之后,李丽质看着陷入沉思的陈晓,轻声问道:“是不是有什么难处?”
    陈晓听到失笑一声摇了摇头,缓缓道:“倒没什么,只是要动手写个奏折了。”
    起身朝着书房走去,整整半日陈晓都没有从书房中走出来。
    虽然不知道陈晓在写什么,但是周围人却是知道,上一次陈晓这么认真的时候,还是书院建造的时候。
    第二日早朝。
    陈晓一身官服站在宫门外,身边不少人都满脸好奇的看着陈晓。
    尤其是长孙无忌,开口打趣道:“陈大人今天稀罕,怎么这么早就来上朝了?”
    自从上次造船一事敲定之后,陈晓就鲜少上朝,这天突然来这么早,也是让不少人有些好奇。
    “长孙大人这话说得,我也是很勤快的。”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闲谈了几句之后,宫门口便传来了太监的宣召声。
    随着群臣进入太极殿,李世民才慢慢坐上皇位。
    依照惯例,依旧是群臣上奏。
    但多是有些没有营养的话题,直到唐俭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西域各国递交国书,半月后将有使团入京!”
    李世民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听到之后也不意外,只是点了点头。
    “安排好相关事宜,朕会在太极殿大开宴席。”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情结束的时候,陈晓却是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齐刷刷的朝着陈晓看去,就连那李世民都不例外。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
    原本以为陈晓只是划个水而已,谁知道对方居然真的有本上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