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神级熊孩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册封之礼

    李恪点了点头,重新整了整衣襟,而后才跟着赵德贵走了出去。
    宫外的李德贵此时已经等候多时了,看到李恪终于穿戴完毕出来之后,连忙迎了上来,恭敬的说道:“殿下,该去了承晖殿,大伙儿都在等着您呢。”
    李恪微微颔首,而后便在李德贵等人的簇拥下赶往大兴宫的方向中。
    这一次的册封是在大兴宫正殿的承晖殿中举行,负责巡查皇宫的护卫队,此时已经为威风凛凛地排列在午门外东西两侧,大殿门外旌旗猎猎,仪仗森严。
    鼓乐、仪仗伺俱迎送册宝至东宫,等候李恪的前来,文武百官皆是身穿官服,分不同品级,站于太极宫内。
    大唐周边的各个小国的使臣,早在前一天便已经赶到了大唐境内,皆是站在文武百官一侧,打量着这太极宫以及静候着册封吉时的到来。
    殿中放置这二十四把椅子,左右分别十二把,左首一把无人坐,那便是是留给将要封为太子的李恪。
    另外这二十四把椅子是准备留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只是告老还乡者、病逝者也有几个,这一次的太子册封仪式上,二十四人只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等二十多人,并没有坐满。
    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一同恭敬地赴谨身殿奉迎李世民。
    李世民今日也是穿上了最为庄严的礼服衮冕,头戴黄色绣金龙冕,身着九龙出云海金丝黄袍,足踏丝绸缝制厚底鞋,坐于承晖殿正北,身边还坐着两位贵妃。
    一位是李恪的生母杨贵妃,一位是长孙皇后,二人皆是盛装出席,极为端庄地坐在李世民的身边。
    要是仔细的看的话,长孙皇后的神色略略有些疲惫,不似当年那般意气风发。
    这段时间以来,李承乾想要刺杀李恪被废,李泰当众与李恪作对,却又在洞庭湖中连连失利,两个儿子皆不被李世民所重视,饶是皇后,此时也深感心力憔悴。
    虽然李世民没有在她身上施加压力,但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李世民要么去杨贵妃的宫中,要么就留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偶尔去看长孙皇后,对于李承乾和李泰二人,也是闭口不言。
    只是长孙皇后向来不(b)问政事,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闯下的祸端也是无能为力,李世民没有将李承乾处死,已经是他的仁慈了。
    相比之下,杨贵妃倒是神采奕奕,她为人本就温柔贤淑,更何况母凭子贵,此时见到自己的孩子被封为太子,自然是极为开心的。
    承晖殿中有近百位宫女在忙活,参加册封仪式的大臣们,都是官居五品以上。
    废太子李承乾自然也在其中,虽然被贬为庶民,但是这样的场面,按照规矩,他还是要在场的,相比一年前的意气风发,经过半年多的牢狱之灾之后,他明显苍老了许多。
    在这样的场面当中,他身为废太子,自然也是抬不起头来,只不过那双野心勃勃的眼睛,此时已经死气沉沉,显然是对于这太子之位已经断了念头。
    李泰此时也站在众多的皇子郡主当中,参加册封仪式,神色阴沉,在这些容光焕发的大臣们、皇亲国戚们之中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的神情,显然极为格格不入。
    没过多久,直太史李淳风和钦天监台正袁天罡来了,二人皆穿道袍。
    袁天罡精神很好,八字眉杏子眼,胡须一尺半长,头发和胡须都白了,加上一身白色绣金卦象的道袍,俨然神人也。
    先前因为李恪给他们道观出了一个好主意,以至于香客源源不断,道家的思想也逐渐在长安之中广泛流传,连带着袁天罡也被李世民封为了钦天监台。
    对于李恪成为太子的事情,袁天罡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过九岁的孩子,就能够如此聪明还极有胆识,李世民将他立为太子,基本上是所有人都能够预料到的了。
    二人来到李世民跟前,躬身施礼道:“臣等见过陛下!”
    李世民点头,挥了挥手说道:“两位爱卿免礼,时辰可到了?”
    李淳风掐指闭目沉思,片刻之后才说道:“辰时二刻已到,可以开始了!”
    闻言,李世民对着身边赶来的李德贵微微颔首,李德贵当即对着下方的文武百官们,扬声喊道:“辰时二刻已到,册封太子仪式正式开始!”
    袁天罡与李淳风二人都退下去。
    顿时,承晖殿外响起三通鼓来,接着便是紧密的铜角号声,伴随着音乐,蜀王李恪这才在一班太监的陪同下,从承天门走向了承晖殿。
    无数的目光全部都汇集在了李恪的身上,恭敬的、不甘的、骄傲的、愤恨的全部都有,然而李恪只是顺着脚下鲜红的地毯,走了将近一刻钟的时间,才来到了承晖殿钱,拾级而上,进入大殿之中。
    李德贵又摆了一下手中的浮尘,大殿门口的太监们立即会意,转身便向那些吹号角的军士们,号角声音乐声此时也停了下来。
    李恪站在大殿之中,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各国使臣的目光,全部都看向站在中间的李恪。
    李恪抬起头,看着站在上方的李世民,微微一笑后双膝跪地,磕头拜见李世民。
    而李世民看着下方的李恪,心中亦是极为感慨,两年之前的自己,是绝对不曾想象过今天这般光景的,而如今,李恪就站在大殿之中,即将要被他册封为太子。
    与其说是世事难预料,倒不如说这也是李世民期待已久的场景。
    坐在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是捻须而笑。
    虽然登上皇帝宝座的并不是他的亲外甥,但是李恪的谋略与能力都是连长孙无忌都极为佩服的。
    别说是他两个不成器的外甥了,就算是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够有李恪那般的心机城府。
    更何况,他和李恪也早就已经达成了协议,长孙无忌也变成了李恪身边的人,对于这次的册封仪式,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本章有点平淡。。。今天加更一章,免得大家看的不过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