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神级熊孩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若还是太子,大唐就完了!

    当李世民出现在天牢中时,看到的李承乾便是一身的邋遢,长发散乱,脸颊消瘦的凹陷进去,完全没有了身为太子时的矜贵。
    此时李承乾突然看到李世民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原本呆滞黯然的眼中忽然闪过一抹亮色,猛然站起身冲了过来,结果又因为太久没有好好进食,一站起来就头晕眼花,扑在了李世民的脚边。
    李世民紧紧皱眉,看着低着头站起来的李承乾沉声道:“朕不过出征数月,你怎么就把自己搞成~了这副德行?”
    李承乾忍着头晕目眩的感觉,抬头看着李世民有些激动的说道:“父皇,您终于回来了,是李恪那小子把儿臣给关起来的,父皇,求你快把儿臣救出去吧!”
    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忍耐,等着李世民远征归来,只要李恪监政一天,他就绝对不可能踏出这个消磨心智的天牢,除了李世民之外,朝政之中没有人能够救他。
    闻言,李世民盯着眼前的李承乾,缓缓的问道:“他为何要把你关起来?”
    李承乾神色一闪,吞吞吐吐没有开口。
    “你趁着朕征伐高丽之时,在禁足期间勾结张亮,密谋妄想谋害手足,却被张亮暗中告发,被老三识破,当场擒住,你有何委屈!”
    没有听到李承乾的回答,李世民也不在意,却是帮着他将他的罪责给说了出来,每说一句话,语气便重一分,说到最后更是眉头一竖,狠狠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先前的环州刺杀老三手下一事,朕已经对你从轻发落,本以为你在禁足期间能够反省自己的所为,不想你却是屡教不改,变本加厉,如今更是想要残害手足,怎么,下一步你可是要逼宫?”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眼中,除了满目的怒火之外,更多的还是浓重的失望。
    从一开始的时候,他都以为李恪会因为不满自己的位置,而对李承乾下手争夺太子之位,以李恪的手段,李承乾万万是斗不过他的。
    为了不让自己膝下不出现手足相残的局面,李世民对李恪更是百般暗示,可没想到的是,李恪压根没有想过争夺太子之位,反倒是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不断地对李恪下手,实在是让李世民失望透顶。
    结果李承乾听到李世民的这一段话,不但没有反省之意,反倒是给他本就熊熊燃烧的心头火上,猛然浇上了一股热油。
    他猛地抬头看向李世民,眼底有些发红,散乱纠结的头发更是让他看起来面目狰狞,一副竭嘶底里的样子,看着李世民说道:“儿臣有何错!明明儿臣才是太子,为何父皇偏偏对三弟偏爱有加,对儿臣却是越发的冷淡,就连长孙伯伯都被那李恪迷了心智,帮着李恪,不肯面见于我,他在朝堂之上出尽了风头,便将儿臣衬托的越发没用,谁还看的起我这个太子!”
    李世民见李承乾到现在都还不知悔改,怒声说道:“你身为太子,自身没有建树朕不怪你,可你不但没有因为老三为朝廷立功高兴,反而还嫉妒怨恨老三的才能,若是你有半分肚量,便不会有这般下场!”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夸奖李恪的话,冷笑一声,眸底带着些怒意说道:“当年玄武门之变,父皇不也是踩着几个伯伯的首级,逼着皇爷爷退位,这才能手握皇权坐拥天下,儿臣不过是效仿父皇,若是儿臣错了,那父皇岂不更是大错特错!”
    这话一出,不光是李世民,就连站在一旁一直沉默没有开口的魏征,此时也是满脸惊诧地看了李承乾一眼,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胆子,竟然该说出这番大不敬的话。
    “孽子!”
    李世民闻言更是大怒,抬手便是一个耳光狠狠地打在了李承乾的脸上,李承乾此时虚弱哪里能跟李世民相比,直接被李世民扇倒在地,脸颊瞬间高肿,火辣辣的疼。
    李世民看着倒在地上的李承乾,此时已然没有半分同情,看着李承乾怒喝道:“你这孽子干下这般勾当,如今更是不知悔改,妄论玄武门一事,起了叛逆之心,朕若是还留着当太子,大唐就完了!”
    · ··求鲜花· ··
    此时的李承乾听到李世民的这一番话,心中一慌,也被方才李世民的一巴掌给打醒了,这时候也顾不上头晕不头晕得了,连忙抱住李世民的腿求饶道:“父皇,儿臣该死,方才皆是儿臣怒气之下的胡言乱语,父皇切莫当真啊!”
    然而李世民心中对李承乾已是失望透顶,不想再听这孽子狡辩,一脚将他踹开,一挥袖子,转身便带着魏征走了,一直到出了天牢,都还能够听到李承乾的叫喊声。
    魏征站在李世民的身后,没有开口,看着李世民的背影在这一瞬间似乎苍老了十岁,仿佛此刻也已不是他大唐的君王,而是一个失望的父亲。
    “魏征,你也觉得太子说的是对的吗?”
    听到李世民的忽然问话,魏征一愣,而后才想到李世民问的是什么,握了握拳,沉吟片刻而后才说道:“当年的事情老臣也曾参与其中,当年天下未定,时局不稳,陛下的决定和选择也是当下的不得已之举,而太子却只是被嫉妒与皇权蒙了眼,与陛下不同。”
    李世民闻言,却是想到了当初他询问李恪时,李恪的回答同如今的魏征相差无几,回答的诚恳,也没有半点敷衍的意思在里面,让李世民明白如今天下太平,时局稳定,李恪对皇位没有半点图谋,更不会手足相残。
    想到李恪的这段时间的作为与对大唐的贡献,再同被嫉妒与权力蒙了眼,分明已经是太子,却还是要残害李恪的李承乾相比,李世民心中也是暗叹一声,或许太子之位,的确是应当换人了。
    次日上朝,李世民当着全朝文武百官的面,下旨道:“太子李承乾,不良于行,对朕阳奉阴违,劝勉不耐,妄图残害手足蜀王李恪,今朕决定废除李承乾太子之位,贬为庶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