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神级熊孩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疯狂的商贾(第六更)

    闻言,李恪摇头笑了笑,程咬金更是给了他一个爆栗,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句:“蠢货,就你这草包脑袋还敢说别人,老子看你才是什么脑袋呢!”
    长孙无忌也是深深的看了李恪一眼,有些无奈的说道:“老夫就说殿下怎么可能这么好心,一千两的低价就把房子卖给我们,原来是让我们住进去,给你的兴化坊打个名头啊!”
    秦琼也是满脸怨念的看着李恪说道:“难怪殿下先前不肯告诉我们,如今都已经签了预售合同付了全款,这才让我们知道,竟然用我们的名头来吸引这些商户。”
    不得不说李恪的手段极其高明,以至于长孙无忌等人,都有一种被捆绑在这房子,向其他人展示的感觉,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程咬金撇了撇嘴,看着方才买下自己府宅旁边的哪栋小楼的富商,倒也觉得不错。
    能够出这个价格买下他们附近房子的,非富即贵,这种利益向来都是双向的,更何况,程咬金自己手下还开着不少的店铺产业呢,若是能和这富商建立起不错的关系,倒也可以合作一番。
    不过心里头虽然满意,可对于李恪转手就卖出一万五的高价,感到不爽。
    这个时候,不狠狠的敲一笔的话,都不是程咬金了。
    想到这里,程咬金看着眼前的李恪说道:“殿下,我说你这也太黑了吧,我们几个一下就帮你把房价翻了十五倍,你居然还要收我们房钱,按理来说,应该免费送一套房子给我们!”
    长孙无忌等人也是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李恪直接给了他们一个白眼,无语的说道:“程伯伯,小侄这都已经是成本价了,一千白银的小楼你还嫌贵?更何况,有人出高价买你们周边的房子,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啊〃々。”
    然而,这个时候跟程咬金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程咬金的厚脸皮实在是有目共睹,连李恪都没有法子,磨得他只能答应,到时候给程咬金他们每家购置的金丝楠木家具,都以四成价格卖给他们。
    这才让他们稍稍满意下来。
    而另外一边,在场的商人们看着眼前的房子模型,心中都不禁有些苦恼。
    倒不是苦恼选择哪一栋房子,毕竟这些房子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苦恼的是不知道自己的邻居到底会是谁。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邻居能够是达官显赫,最好四周都被这些官员给包围,平时套关系的时候,肯定也比较方便,都是四里乡亲,帮个小忙什么的,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不过,毕竟他们没有参加第一场销售会,哪里会知道之前那些朝中大臣们买了哪一套房子,所以这个时候正在发愁呢。
    不过李恪早有准备,看着那些犹豫不决的商户们,用手上的小喇叭说道:“各位,兴化坊是一个文明社区,也是一个高尚社区,为了让大家在这社区当中,能够有一片和谐友好的气氛。
    所以本王会特别将各位府宅周围的邻居贴出来,这样的话,大家都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邻居,邻里之间,也会更加的和睦。”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
    程咬金等人更是对李恪这赤裸裸的目的,撇了撇嘴,但是也没有说什么。
    明眼人都知道,表面上裂开说是想要让大家选择到自己喜欢的邻居,把他们邻居的身份给贴出来。
    实际上不就是在告诉这些富得流油的商人们,他们的目标是在哪里。
    同样,越是靠近朝中重臣的府宅,价格也就是越贵,出价的商户也就越多,几番争抢之下,这房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还真是一招妙计。
    不过这些商户们可以一点都不介意,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明明白白的竞价,只要能够同这达官显赫拉上几分关系,区区几万两白银算的了什么,这可很有可能成为他们后半辈子的依仗啊。
    结果,这个社区的府宅名单一贴出来,其中有几栋府宅,就遭到了各个商户们的疯抢,一个出价两万,另一个紧接着就喊三万,瞬间就把这价格给推了上去。
    程处嗣他们几个瞪着眼睛看着这些商人们竞价,还真不知道他们旁边的这些府宅,竟然能够买到这么高的价。
    那些商人们那么争先恐后出钱的样子,实在是让程咬金等人唏嘘不已。
    而长孙无忌周边的两栋府宅,甚至是已经达到了六万两一栋,直接连带着这两个富得流油的商人周边,一圈府宅的房价都急速上涨。
    就光是靠着这一栋房子的钱,李恪都能够再造一座万民殿了。
    不过短短一下午的时间,兴化坊的所有房子,都已经被李恪给预售出去,连一栋都没有剩下,这要是放在后世的话,李恪可能就是卖房最快的开发商了吧。
    就光是这兴化坊预售出去,收回的预售资金,除去建造兴化坊的成本之外,还有至少二十万两白银在手上。
    这还是因为有一部分人只付了预售款,这一次李恪可真是狠狠赚了一笔,就连一旁的长孙无忌都是眼红的不行。
    有的人就是能够(钱得赵)在看似劣势的情况下,陡然之间反败为胜,不但如此,还胜的彻底,胜的漂亮,难怪当初裂开说要建造房子的时候,一副赚到了的表情,他来他在心里早就已经打算好了。
    而另外一边,径流河道周边的十个码头,在李怀仁带着自己的上百个手下日夜赶工之下,只花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也全部都修建完成了。
    考虑到河流的安全性,他们还特地沿河运输了一趟,把不稳定的河道周围,全部都加固了一边,确保这水路运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不过就算是如此,由于在水路上运输货物,对于这些大唐的商贾们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再加上并不确定这其中的安全性。
    第一天通河的时候,并没有商贾来到码头运输货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