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唯一玩家》第十八章 蔡文姬的好奇和关注

    “情?”
    听到东道主定下题目后,整个会场顿时彻底安静。
    众人纷纷闭目沉思,开始认真无比地琢磨起来。
    刘枫注视着眼前的案牍怔怔出神,在脑海中飞速搜索历史上各位名门大家的著作。
    在前世看过的一些三国类小说中,常常有主角拿出唐诗、宋词甚至是现代歌词装逼的桥段,这其实是很雷人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后世再伟大的唐诗宋词也不该放到汉末时代来,否则就像是在交响乐会唱rap一般,又突兀又违和。
    因此,符合当代文学审美的赋或者乐府诗,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刘枫zui角一勾,心中已经找到了最合适的作品,当下便立刻染墨下笔。
    这篇作品诞生于建安年中期,也就是十来年后,可以完全放心地去剽。
    而且此篇可是和《木兰诗》一起被誉为“乐府双壁”,无论文学价值还是文学地位都相当之高。
    它的原名叫做《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但在后世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
    ……
    第二天一早,蔡邕便是开始仔细品读作业宾客们留下来的作品,并把其中的优秀者特意列出。
    正如刘枫所料,蔡家办宴会确实是为了帮董卓选拔出色的才子,昨晚的文宴,实际性质其实是一场特殊的考试。
    蔡邕并不是独自工作,他身边还有一个可靠的小帮手——
    蔡家的文学天才少女,蔡文姬。
    通过一上午的认真筛选,父女俩目前已挑出十篇出色大作。
    “嗯,嗯。”蔡邕望着一副文采斐然的作品不住点头,同时还看到了作者的署名,“不愧是河东卫氏的子弟,琰儿,这位卫家贤侄相当不错。”
    蔡文姬知道父亲话里有话,但只当没听见,很客观地道:“此篇辞藻华丽,思路清晰,确实是佳作。”
    父亲昨晚为何会突然改题,聪慧如她,早就猜出了其中含义,老头子是想趁机挑女婿呢。
    不过蔡文姬也知道自己已到适婚年龄,尽管对“选夫”一事不太感兴趣,但并没多少抗拒心理。
    这时,只听蔡邕忽然“咦”了一声:“琰儿,你来看看这篇。”
    蔡文姬闻言轻轻放下手中纸张,转过身看向案牍,一行字体瞬间映入眼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作者的书法造诣称不上高,跟身为书法大家的父亲完全不能比,但却有种简洁大方的感觉。
    对看惯了华丽之风的蔡家才女来说,这种风格反而更能引起兴趣和好感。
    她明眸微动,继续看了下去: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看到这,蔡文姬柳眉微蹙,随即又明眸一亮。
    就词藻修饰而言,这篇作品的文风和“华美”二字并不搭边,甚至显得很通俗。可令人称奇的是,它有种莫名的新引力和别致的美感,让人很快就带入其中,被深深吸引。
    带着这个奇特的感觉,蔡文姬露出久违的郑重神态,开始逐字逐句地细细品读。
    也不知过了多久,蔡文姬才从文中世界神游而回。
    意识恢复过来时,她清亮的剪水双瞳,已忍不住满是晶莹。
    一旁的蔡邕也在同一时刻看完,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又微微苦笑道:“他人的‘情’都是作喜,此人‘情’却是作悲。不过此篇故事之得当,立意之深远,老夫总览士林多年,也从未见过如此大作。”
    多愁善感的蔡文姬一时不能自已,有些说不话来。
    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焦仲卿和刘兰芝被迫分离,最后双双赴死,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悲惨的故事,再配上作者文笔中透露出的高昂反抗精神,两者相加,其带来震撼力和冲击力直冲心弦,令人久久无法平静。
    蔡文姬轻轻拭掉泪珠,抬眼看向这片《孔雀东南飞》的作者署名,那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刘枫。
    一时间,少女心中生出了无限的好奇和向往,还生出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
    她此刻真的特别想知道,能写出如此伟大篇章之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
    当天下午,司空府。
    “司空,下官今日已选出了多位杰出才子。”蔡邕递上一份竹简,“这是名单。”
    董卓点头接过,一眼就看到了被着重标记的两个显眼名字:
    刘枫,卫云。
    “这两人应该就是伯喈最看重的了。”董卓对蔡邕露出和煦的笑容,“都是什么来头?”
    “回司空。这卫云乃是河东卫氏子弟,家门渊源身后,其本人也是出色的青年才俊。”
    “至于刘枫,他乃陈王之子,虽是庶出,但才华甚是了得,在下官浏览过的诸多篇章中,以此人之作最为杰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