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糟糕!祖龙能偷听我的心声》第2章 丞相李斯,刻舟求剑的故事

    李斯抬起头来,目光极其笃定。
    他是坚定的法家拥护者!
    对昔日的商君,更是极其尊崇。
    在他看来,秦国以法而强国。
    那么,祖宗之法万万不可变!
    商君主张弱民愚民疲民,以此强国。
    秦法主张治灾不赈灾,为的就是防止不劳而获。
    老秦人也不在意,反而引以为傲。
    秦川有句谚语:治灾苦,食果腹;赈灾谄,受活散。
    况且,赈灾也未必是桩好事。
    后世都喜欢赈灾,直接调拨国库粮食、银钱救济灾区的灾民,皇帝还会宣布免除灾区数年的赋税。
    结果就是贪污腐败在赈灾这一领域层出不穷,振灾成了一个肥差,大臣们人人都愿意去赈灾。除开天灾,百姓们还得面临人祸。
    也正是如此,朝堂上关于此事是争论不休。
    李斯坚持以法治国,祖宗之法不可变!
    右相冯去疾觉得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开仓赈灾!
    另外,别觉得李斯这语气过分了。
    现在可不是后世,大臣地位相当高。
    就拿上朝来说,皇帝是坐着的,大臣也坐着。
    随着后世王朝更替,大臣地位越来越低。到了某个辫子朝,上朝跪着不说,还得自称奴才,简直是恶心至极!
    朝堂之上极其自由,朝臣皆可各抒己见。
    当面谏言,直接怼秦始皇的都有。
    不过,秦始皇也从未因此而生气。
    ……
    赵澈不住摇头。
    李斯其实就是太古板了些!
    为了权利,不择手段。
    他遵古法,其实也是在捍卫自己的地位。
    昔日他自楚国来至秦国,为的便是飞黄腾达。
    后来毒杀韩非,也是因为韩非会威胁到他。
    再往后篡改遗诏,也同样是为了权利。
    【要知道刻舟求剑,时移世易,不能一味遵循古法!】
    秦始皇再次愣了愣神,古怪的打量着赵澈。
    难不成……自己能听到赵澈的心声?
    封禅后,还能有此福泽?
    不过,当下秦始皇也并未细想。
    “丞相可曾听过楚人求剑的故事?有楚人携剑乘船过江,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李斯闻言脸色顿时煞白。
    这则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为前丞相吕不韦所著,李斯也参与了撰写。
    刻舟求剑的故事,他自然知晓。
    自从吕不韦伏诛后,这本书便算是禁忌。
    听秦始皇重新提及,他心里则是有些不安。
    靠?!
    赵澈有些懵逼。
    秦始皇牛啊!
    竟然还知道用刻舟求剑的故事,来反驳李斯!
    “昔日秦国人烟稀少,国土贫瘠。”
    “而今朕横扫六国,一统诸夏!”
    “国土倍增,黔首三千万!”
    “大秦若仍尊旧制,无异于坐以待毙!”
    秦始皇一番话,说的赵澈都热血沸腾。
    这不得给点个赞?
    投个鲜花评价票什么的?
    赵澈眯着双眸,就这么站在旁边。
    这要是再搞个以工代赈可就完美了。
    其实,以工代赈这玩意儿此前就有人提出。
    【《晏子春秋》便有记载: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
    嗯?!
    秦始皇是何须人也?
    仅仅只是这一句话,顿时就豁然开朗!
    晏婴的大名,他自然知晓,但是从未往这方面考虑。
    听赵澈一提,他就瞬间明白了。
    “另外,朕所说赈灾与丞相所想并不同。丞相,你可曾读过晏子春秋?”
    “自是读过的。”
    李斯颔首点头。
    他虽是法家,却师从荀子。
    自幼聪敏好学,饱读诗书。
    晏子春秋,他自然读过。
    “那丞相可知晓,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
    我靠?!
    赵澈瞪大双眸。
    好家伙,秦始皇和他想一块去了!
    千古一帝就是千古一帝!
    竟然真的能想到以工代赈的法子?!
    |各种黑科技软件,破解软件,好玩的软件,尽在微信公众号:;有你想要的一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