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第79章 成败一人

    话说当年。老“闯王”高迎祥死后,七十二营起义军首领,死的死降的降,差不多全完了,仅存的义军也只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两支队伍,而最强大的一支当属李自成,他意志坚强,英勇果断,自称“新顺王”。
    李自成在多年的征战过程中,与部下同甘共苦,从不沾酒好色,坚持吃粗糙的饭菜,逐步显露出“王者”的风范。
    这与义军领袖罗汝才妻妾成qun,花天酒地,歌舞生平有着本质的区别,李自成也多次嗤笑鄙视他,最终用计谋刺杀了罗汝才,兼并了他数十万义军。
    张献忠吓的是惊恐万分,立即带兵逃走。
    自从称为“顺王”后,李自成制定了新的军规,凡有骑马扰乱队伍的斩首,骑马踩踏庄稼的斩首,并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一时间,响应者百万之众,仅登记在册的步兵四十万,骑兵六十万,兵马强壮,纪律严明,李自成检阅部队时,老百姓看见有黄long大旗出现,都趴在地上高呼万岁。这时李自成当为“大顺龙”的祥瑞之气,已初露端倪。
    有个数据在这里应该说一下,李自成号称百万雄师,进京恐怕没有这么多,也就几十万,大家别忘了还有一个很重要而又被忽略的因素——鼠疫!
    在突如其来的鼠疫中至少干掉半数人马!关键是对信心、军心的摧毁,这才是重中之重!
    传说李自成扬鞭跃马入紫禁城时,曾弯弓搭箭,直指承天门(即西安门):“我若射中天字,必得一统。”
    不料射偏了一点,箭头cha在牌匾的左下方。有人说此乃李闯王不能“正统江山”之预兆。
    “如今那枝箭还cha在原处,箭尾的羽毛已是一根不剩,只余铁质的尖杆一枝了。”
    大家去故宫博物院参观,一进门就会看到那块受伤的匾,找找那枝生锈的箭。
    当时闯王挽弓如满月,踌躇满志,肯定充满了射天狼的豪情。可惜,射偏了。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顺治帝元年的三月十九日那天中午时分。
    李自成身穿毡笠缥衣,骑一匹杂颜色的马,由大将刘宗敏、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一百余骑陪同,率领大顺军得意洋洋地进入德胜门,他要从这里进入内城。
    沿途的百姓见到李自成,一顺水地跪拜,“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李自成从大明门进入皇城,到了承天门前,他踌躇满志,豪情大发,立马持弓,对准承天门的匾额she了一箭,没有想到,竟射在了“承天之门”的“天”字下面。
    军师宋献策瞅准了这个机会,立即跑上前拍马屁,“闯王,这是吉兆,它显示了您从现在起就得到了天下,在天字下面嘛,就是天下的意思。您一箭锁住(定下)了天下呀。”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自成听了,哈哈大笑,直乐,他得意极了。
    马屁归马屁。但很多事情都是有预兆!和不差钱说的一样,跑偏了,也是离心!暗指离德!
    开弓没有回头箭。闯王本人就像那枝飘忽的箭一样,虽然用力射出去了,但是却偏离了靶心。
    闯王作为历史的一位过客,在偌大的北京城里,只留下了一枝小小的箭族——作为唯一的礼物与唯一的见证。
    李自成眼神不好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射偏了,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第一次攻开封城时,被城内射出的一支箭弄伤了左眼。
    其实,只是射在左眼下部。他的眼睛并没有瞎,只是在眼睛下方留下了一个伤疤。
    由眼睛,龙九啸马上想到了眼光!
    眼光决定境界!而格局决定结局。
    在军事部署上,也缺乏战略眼光。
    对用兵的轻重缓急缺乏战略头脑。
    因骄致败,目光短浅,骄傲轻敌。
    没有大局观,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
    没有远见卓识来稳固新政权和管理国家。
    缺乏战略的眼光!所以目光短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自始至终,直到做皇帝他从来都把自己当成命运的过客。
    没有眼光,所以看人就不准。用好人才,这才是成就大事的关键!
    用错了牛金星,乃至误杀李岩。使得军心不稳,最终兵败如山倒。
    缺乏战略眼光。不知清朝和明朝的矛盾。不知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像无根之水。就是再多的人马都不够折腾的!
    对于根据地的描叙,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曾经形象生动地比喻道:
    革命要有根据地,就像人要有屁.股,人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
    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ChiJiu;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
    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胜利。
    说得多么生动、精彩呀!这充分说明了根据地的重要性!
    李自成兵败,除了自己缺乏战略眼光之外,还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刘宗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顺江山的成败都在此一人身上。
    龙九啸之所以在后面只提九名大将,在此却单列刘宗敏,就是这个原因!那是因为刘宗敏这个人太诛心了。
    刘宗敏,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原为锻工,最早跟随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麾下排名第一的将领就是刘宗敏。
    公元163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打到蓝田,27岁的刘宗敏投奔义军,成为了李自成的一名部下。他作战勇敢,屡立大功,是李自成麾下的得力将领。
    传说,刘宗敏极为彪悍,手使一口鬼头单刀,胯下坐一匹枣骝马,武艺出众,能力敌万人,多次冲锋陷阵,无人能挡。
    刘宗敏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曾参与李自成起义,跟随他南征北战,推翻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大顺政权时,加左都督衔。
    后东讨吴三桂时负伤,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试想一下:一只被鼠疫肆虐过的部队,哪有什么战斗力?)
    在李闯王未死前,1645年4月23日清晨,刘宗敏率部在武昌府突围时中箭负伤,被清军俘获,因拒不投降,被清军用弓弦勒死。死的时候仅38岁。
    1607年出生,到1645年,被清军用弓弦勒死。年仅才38岁。
    刘宗敏三次公然顶撞李自成:
    1)、上朝不拜
    李自成登基时准备接受百官的跪拜,刘宗敏立即表示不满,当时刘宗敏就不客气地对李自成和众官(其他部下)说:“我与他同作响马,何故拜他?”
    2)、拷掠归我
    拷掠助饷,尽力压榨。刘宗敏用尽残酷的手段!
    一时之间,棍杖狂飞,鬼哭狼嚎,炮烙挑筋,挖眼割肠,惨不忍睹,北京城内四处响起明朝官员的惨嚎之声。
    李自成闻报,都觉有些过份,打算好好开导一下部下,于是,趁集会时对刘宗敏等人讲:“你们为何不帮助孤王作个好皇帝?”
    刘宗敏马上顶他一句:“皇帝之权归你,拷掠之威归我,你别说废话!”
    李自成被怼,默不作声,顿时倍觉黯然。
    3)、凭啥卖命
    在第74章《邮递员造反》,龙九啸说过:
    四月中旬,听闻山海关吴三桂“造反”,李自成再也坐不住。他想让刘宗敏、李锦率军出征,但二将(这两个货)呆在京城内的淫乐享受,摇头不应。无可奈何,李自成只得“御驾亲征”。
    有这么多将官,为什么李自成还要“御驾亲征”?也是无奈之举!
    李自成在武英殿召集军事会议,准备调派大将刘宗敏出兵山海关。
    刘宗敏竟顶撞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
    能说这种话,一说明他们确是出生入死的关系,二也说明李自成不好控制他。
    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换做是别人早就砍头了,甚至株连九族!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人家皇帝还没有发威,副手就敢如此猖狂!
    这也说明刘宗敏骄纵狂妄,肆意妄为,弄得跟老子天下第一似的!
    刘宗敏曾是李自成最要好的兄弟,也是大顺军中排名第一的骁将。
    正因如此,刘宗敏在大顺朝的威望仅次于李自成。说话肆无忌惮!
    成也刘宗敏,败也刘宗敏!
    崇祯十一年(1638年),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在这危难之际,李自成的心腹大将刘宗敏拼死抵抗,终于在大明军的重重包围下带领这李自成和十八骑突围而出。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这就是有名的南原突围。但搜索引擎不给力!查不到。
    此时刘宗敏全力帮助李自成重整旗鼓,收拾残兵,这才使李自成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崇祯十三年(1640年),督师辅臣杨嗣昌将李自成军围困在湖北省的深山之中,李自成的起义军再一次面临生死存亡选择。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ting身而出的依旧是刘宗敏。
    明朝岌岌可危时,李自成却是天赐良机,再加上实际上已经是起义军二号人物刘宗敏的协助,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从攻破洛阳到在襄阳建立政权,刘宗敏封“权将军”;再到攻破西安,并在1644年正式建立大顺政权之后便不费吹灰之力攻破北京城,刘宗敏封“汝候”。可是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其将蓝田锻工也,最骁勇者刘宗敏”,此时的李自成绝无可能摸到大明王朝传承了三百年的龙椅。
    所以,刘宗敏既是李自成的部下,但更是李自成的兄弟。
    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两个月后,农民军又势如破竹攻入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统治。
    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当数刘宗敏,李自成当然也不会亏待这位兄弟。他封刘宗敏为汝侯,主持对明朝官吏拷掠索饷,意思就是逼迫前朝官员交钱。这差使想想就知道有多肥了。
    刘宗敏跟随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生活迅速腐化,最后连李自成自己也不能镇得住他。
    在攻克明朝京都之后,刘宗敏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不仅设置各种酷刑处死前朝官员,大肆搜刮钱财,最闻名于世的,大概就是霸占了美女陈圆圆。
    当时为了获取军饷,刘宗敏可谓是不择手段,对明降官进行残酷折磨,拷掠助饷。
    在执行过程中,刘宗敏确实杀了不少人,最后共获得白银七千万两。后来这些银子铸成银饼被运到西安。
    如果说拷掠索饷,尽力压榨是刘宗敏为李自成兵败所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那么刘宗敏做的第二件事,更是令人痛心!
    刘宗敏不仅到吴襄府抓了吴三桂一家老小来要挟,还把吴三桂最喜欢的女人陈圆圆给据为己有了。
    李自成进京后,多次招降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就在吴三桂犹豫不决的时候,刘宗敏出来捣乱了。
    逼迫吴三桂反水。不仅让李自成再无坐下江山的可能,同时也打开了满清入主中原最直接的原因。
    今是周末,就给亲们多写点,写了四千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千万不要吝啬你们的赞赏,不要让好作品沉下去了。
    求各位大哥、大姐、美女、帅哥、好心人、善良人给个收藏、打赏、鲜花、评价什么的。
    小弟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感激不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