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赚钱做官两不误

    在天朝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范蠡这样。
    做官做到极致,赚钱赚到极致!
    所以说范蠡是龙九啸最佩服的古人!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隐忍的不止是越王勾践,还有我们的范蠡本人。
    看到吴王国覆亡的今天,就是功臣被杀的明天,通过事物的现象,表象,看到人性的本质,看透了勾践本性的范蠡,于是就选择功成身退,即行逃走。
    这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取舍!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开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灭吴灭夫差后,范蠡就向勾践及时提出了自己隐退的想法。
    勾践极力挽留,其目的有二:心存猜忌,担心范蠡为他人所用,成为自己的劲敌。怕落下诛杀功臣的骂名,对刚刚建国的越王有很多影响!
    勾践并威胁他说,如果坚持要走的话,就会杀掉范蠡及其妻子。
    但范蠡并不动摇,决然地走了。
    范蠡离开越国之前,放心不下文种,就写信告诫自己的至交好友——文种: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千古良言)。越王为人长颈鸟喙(看人断相的箴言),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智慧人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天空中的飞鸟被打尽的时候,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狡猾的兔子已被捉住杀死的时候,迅捷的猎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越王这个人脖子细长,尖zui猴腮,yin险毒辣。(长颈鸟喙:长颈尖zui。),
    可以与他同患难,但不能共安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
    并再三劝诫:不宜和越王一起享福,赶紧离开吧,哥们。要快。
    主力已经开始出货了,清仓是首选!晚了,就来不及,会崩盘的。
    这段话,在37章《飞鸟尽,范蠡藏》和38章《携美泛舟西湖》中,龙九啸都谈过!
    可惜呀,忠言逆耳。文种心存侥幸没有听进这忠言!
    很多投资者在看到行情不对时,都是赌性很大,心存侥幸!结果被牢牢套住,越亏越大。以致牢牢套死。
    勾践亲自送上一把剑(就是吴王国宰相伍子胥被迫自杀的那把剑)给文仲,质问他说:“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讨伐吴国的计谋,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王国灭掉,还剩下四个方法,你预备用来对会谁?”
    文种没明白,勾践又补仓:“那你为我到先王(允常,勾践的父亲)那里去试用这些计谋吧。”
    话都收到这份了。文仲除了自杀外,也别无选择。果然不出范蠡所料,结果文种被杀。
    范蠡帮助勾践复国灭吴之后,当时就辞书一封,愿意辞官。尽管勾践左右推挡。无奈范蠡心意已决!
    最后还是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走掉,只装少量珠宝,乘舟远行,飘然而去,这一去不返,就是史书说的:第一次散家财。
    范蠡辞去上将军后,范蠡一开始离开越国到了齐国之地,然后更名改姓,耕于海畔,没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牛吧,一转行,就创业成功。这就是龙九啸佩服的地方!
    范蠡在这里赚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逐渐名声渐大,德望也与日俱增,不凡的经济头脑被齐国人看中。
    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高薪聘请他,请他做宰相。再次官至极品!
    勾践许的上将军,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官至极品!
    齐国的宰相,也是官至极品!做官做到这份,龙九啸除了佩服外,就是赞扬。
    两次官至极品呀,同志们,太牛叉了!这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楷模!也是龙九啸的榜样!
    范蠡便进齐国宫庭当了为期三年的宰相。再次见好就收!龙九啸认为很难得!
    这次也依旧是范蠡主动提出辞职的,主动总比被动好!命运之神就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深知一介布衣,平民百姓能官至宰相实属不易,高处不胜寒!为避免祸事便再次离去。
    朋友,如果换成你,你舍得吗?龙九啸,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最真实的想法。最自然的,最原始的想法!
    于是范蠡就归还宰相印。辞官散财,更是常人所不及。范蠡将家财分给乡邻,再次隐去,范蠡善于隐匿。这就是史书说的,第二次散家财。
    天下纷争,为了避免政事,再次远走他乡。范蠡到了陶地定居(因为有了丰功伟业,后人为纪念范蠡的事迹,称此地为定陶)。
    范蠡走到陶地,再次看到商机!范蠡看到此地为贸易的要道,条件不错,可以据此致富。
    现在的贸易港,自贸区概念,都是借鉴范蠡!古为今用!
    范蠡做生意很有头脑,他主张掌握时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握现有资源,利用资源,通过交换赚取利润。这就是商贸的定义!
    有一次范蠡,经商到一个镇上。
    这里有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后,治水后留下的大湖,于是百姓们都在这里居住。并且安居乐业。
    当地盛产核桃、野味等山货,这就是商机,但是当地缺少食盐、日用品等,这更是难得的商机。
    商机随处可见,但能够发现并利用,就非常高明了!
    范蠡便高价收购当地山货,然后根据各地的需要,经过市场需求分类等,将这些山货卖到各地。
    再把回购的食盐、日用品等物品,贩回了,卖到此地,利用相互的价差,一来一往,范蠡赚取了很多。
    范蠡这个聪明的行为,吸引了更多商家向他学习,逐渐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此举带动了此地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该地百姓的供货的积极性,渐渐的人们都变得富有起来。
    范蠡的生意经,不仅能使他自己变得富裕,也很好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大家共同致富。
    于是,他自称陶朱公,改名换姓,留在此地,逐步积累财富。根据时机进行物品贸易,没用多久,就累积万万,变得很有钱。
    范蠡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商人。干什么,都能成功!干那一行,都能做到极致!
    范蠡还是老道学说的信奉者,懂得,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事物有盛衰两极。人有盛衰、泰终必否。
    范蠡知行统一,他对这一套深信不疑,并且研判到操作,都能知行合一,所以每当达到盛点的时候就会自己放弃一些东西来保护自己。
    作为古今闻名遐迩的成功商人,范蠡在实战之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销售理论:贵出贱取。
    虽然只是四个字,对于股市投资,颇有借鉴,有很深的道理。
    当市场都火.热,处于超买状态,人声鼎沸的时,就要及时卖出。反其道而行之。等到市场情绪降到冰点,处于超卖状态时,割ròu筹码静止不动,主力就会悄悄收集筹码,这是见底阶段,可以考虑去建仓!
    高明,范蠡的经商理论太高明了,这是所有人在股市来回折腾。一直不能有所感悟的地方!可能是当局者迷吧!
    作为股市资深人士,龙九啸深谙此理!并且是深有感触!
    只有透彻明白的了解投资中的道理,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悟性在股市投资很重要!有人折腾一辈子,就是看不透。
    贵出如粪土,大盘涨到6124,就是极点,物极必反。当商品价格(股价也如此,道理是相通的)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手。
    贵上极则反贱。商品价格、股价,甚至是房价,涨到一定的时期,就会回调,下跌!这是自然的规律,说都没法违背!
    贱取如珠玉,跌到极致,反而,是关注的时候。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股价处于超跌状态,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股市讲究地量地价,就等止跌企稳了,正所谓:贱下极则反贵。
    多么高明的投资策略呀!早在两千年前,天朝古代贤者智者——范蠡,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套经商的理论,不正是我们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股市致胜法宝嘛!
    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的利益都是如此!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等上下而求索!
    蓦然回首,那人,那道理、那法则,却在灯火阑珊!
    我们寻寻觅觅,不断探.索的投资法则,法宝,就是身边,就在大智若愚范蠡的经商之中。
    以上这段很重要!尤其是在股市投资的朋友们,要多读三遍!
    重要的事情要重复三遍!
    范蠡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曾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华夏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富甲天下,然后又三散家财。
    每次散尽家财之后,都会再赚到更多的钱。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无论从政、做官、治国、种田、经商样样都能够成功。
    后代生意人尊他为“商圣”,因为他经常散尽家财救济贫困,所以大家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商人之鼻祖
    范蠡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本为楚国人,为实现抱负投奔越国。
    自幼贫困,但博学多才,从一个普通农民成功跃升为一代上将军,然后功成身退,最后转行经商,又成为拥有家财万贯的商人。
    因而闻名天下,在今天已经成为民间跪拜的“文财神”。
    范蠡提出其所谓的“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和现代经济学原理的论点完全一致。
    (这句话和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反大多数人而行,反其道而行之。)
    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深奥精妙,但是简单实用。简单有效的东西,就是最好的!
    一些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但是却非常有效。重要你掌握利用了,就是致胜法宝,
    我们往往在华丽而复杂的技术与纷繁而迷幻的YouHuo中迷失自己,反而把最简单的东西忘掉了。
    忽略这些最基本的认知——追涨杀跌,这就是为什么股市是“七亏两平一赚”?
    大多数人在简单的自然规律面前左冲右突,劳民伤财。只有少数人能赢!因为只有最清醒的人,才能抓住规律,轻松赚钱。
    范蠡可谓高瞻远瞩了,能在两千年前,在那个文明尚且不发达,更谈不上经济发达的封建农业社会时期,就能由此高论,就能够综合天时变化、农业生产、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并有一套自己的体系,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叹服了。
    朋友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多多支持!谢谢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