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飞鸟尽,范蠡藏

    在前面龙九啸讲了三国的一些人文故事,一些趣事。
    讲过徐庶孝敬亲尊、力荐英才。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多朋友都乐此不疲,尽管很多人都喜欢看龙九啸写书,但献花,打赏,却寥寥无几。
    尽管如此,但龙九啸,还是坚持给大家奉献最好的篇章!
    这就是龙九啸做人做事的原则,“用心做事,用心码字。”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持!就是没有献花,打赏,也感谢!
    好了,我们现在走出三国,再谈谈唯楚是才!
    唯楚是才不是吹出来的!
    楚国崇凤,以凤、龙为图腾,荆山就是楚国的龙脉!
    楚国可谓地灵人杰,人才济济,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一批第一流人才,甚至是世界性的第一流人才,故楚国人才既多又出类拨萃,品位极高,是可以登上天朝和世界人才的殿堂的。
    譬如:伍子胥、范蠡和李斯。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众所周知了。
    朋友,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这是范蠡的名言!
    范蠡何许人呀?
    就是那位帮助越王勾践大败吴王夫差,然后又退隐江湖的那位。
    走的时候据传说带着西施一起遨游五湖的那位!
    这位朋友说了,我最喜欢西施了,最喜欢听龙九啸摆龙门阵了;
    龙九啸好感动呀,那就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范蠡!
    龙九啸最佩服的就是范蠡!楚学开拓者之一。也是春秋末期卓越的军事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大家先看看名片——
    中文名:范蠡(lǐ)
    别名:范少伯,陶朱公、鸱夷子皮
    国籍:楚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楚国三户(今河南南阳淅川县)
    出生日期:公元前536年(乙丑年)农历九月初一
    逝世日期:公元前448年(癸巳年)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道家
    信仰:道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主要成就:辅助越王勾践灭吴、道商鼻祖
    代表作品:《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卢氏本草经》
    荣誉:商圣、文财神
    所处时代:春秋末期
    后人尊称:商圣
    夫人:西施
    范蠡(lǐ),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国宛地三户邑(黄台岗镇三十里屯村人)。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关系不错,并成为最好的朋友!
    范蠡在青年时,就已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这点和龙九啸有点像。而且他聪敏睿智、xiong藏韬略,颇有圣人之资,再加上他精通剑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然而,他却怀才不遇,只好每日修身养性,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居生活。
    终于有一天,楚国宛令(相当宛县的县长)文种到处访求名士,这才发现范蠡这匹“千里马”。
    据《史记》记载:“文种为宛令,闻其贤,得蠡而悦。”
    这两人一见如故,堪称知己!纵论天下大事,高谈富国强兵之道,十分投机。这就是龙九啸说的: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者吟。
    话尽人投机,抚琴识知音。”
    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和理财家,是楚国非常难得的一位奇材。
    就这么一个非常有才华,又无所不精的千里马,就是因为出身卑寒,而当时楚国政治混乱,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所以,范蠡的才学得不到认可和重用,也不被世人所赏识。
    在乱世之时谁又顾得上是哪国人,只要有一席发展的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就足够了,这就是所谓的士为知已者死!
    春秋时期,从楚国流失、出走的人才太多了。
    龙九啸简单掰扯一下:
    百里奚,春秋时楚国宛人,五张羊皮,入秦。
    范蠡,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人,入越。
    文种,春秋末期楚之郢人,入越。
    伍子胥,楚国椒邑人,先祖伍举,曾因直言进谏楚庄王而闻名,所以其后世在楚皆有名气。后逃到吴国,助吴国称霸,楚国第一叛臣!
    此外还有魏冉、甘茂、李斯等等。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
    既然在楚国,没有出头之日,就把眼光投向别的地方。
    当时正值吴国与越国连年征战的时候之时,范蠡把目光瞄准了越国的勾践。
    范蠡在楚国得不到重视,心里非常郁闷,终日郁郁寡欢。当勾践大败于夫差时,范蠡认为发挥自己才能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511年,时年25岁的范蠡说服当时为宛令的好友文种,两人一起投奔越国,投奔了穷途末路的勾践。“打虎亲兄弟,上阵金兰兵”
    到越国后,并没有马上就得到重用,范蠡继续耐心等待,可惜呀,人生苦短,这一等就是17年。
    公元496年,在夫椒之战中,勾践战败,率残兵败将约5000人逃入会稽山。这就是常说的会嵇山之耻!
    17年呀,此时范蠡已经42岁,勾践这才识其才,一起重用了范蠡与文种,并听取范蠡的建议,范蠡这才有机会辅佐越国勾践。范蠡建议勾践到吴国为奴,乞吴存越,以图转机。
    做投资的朋友,一定要记住,如果你看好一只业绩不错,有市场潜力的股票,就要有耐心持有!总有一天会有不错回报!巴菲特也讲究价值投资!当年持有茅台、万科的股友,若干年后,都有几倍,几十倍的收益!尤其是在牛市,死捂,是取胜的绝招!
    于是,在范蠡的陪伴下,与勾践夫妇“屈身以事吴王”二年多,忍辱度日,力尽艰辛。
    回到越国后,辅佐勾践复兴。
    越王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志在雪耻。
    他想让范蠡执掌国政,范蠡回答说:“在行军打仗方面,文种不如我;但在治理国家方面,我不如文种。”于是,勾践便让文种主管国家的政事。
    范蠡与文种一起拟定灭吴“九术”,建议“十年生聚”,最后一雪会稽之耻,灭掉了吴国。
    谁都没有想到,就在大功告成时,范蠡却激流勇退,“下海”经商,终老一生。
    离开越国之前,范蠡为其复国功臣,理应留下来享受安乐生活,但是范蠡却放弃这高官后禄选择隐于市。
    这点很关键,做投资的朋友,一定要记住:一波主升浪完成后,就是主力冲高出货的阶段,一旦发现不对,就要见好就收!
    如果这个时候还贪心,就会被牢牢套在高位!“贪”字多一点,就是“贫”!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做什么事,也都逃不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范蠡一生的政治抱负起于越国也终于越国,帮助勾践灭了吴国成为一方霸主后,深知功高盖主的危险便辞官而去。
    范蠡为什么辅佐勾践,最后又离开他?
    自古君王都是过河拆桥,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遭猜忌,这是君王日后发达时的隐患。就像白帝城刘备设局一样,还不就是猜忌诸葛亮。
    这个范蠡很清楚,所以功成身退。
    范蠡又是一个极精明的人,伍子胥就是他设计被杀的,他自己也清楚如果继续留下来的下场。
    通常的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功绩辉煌,更是功高盖主。勾践也难免对范蠡会有猜忌。
    在和勾践谋事二十多年,范蠡深知勾践的品行: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甘苦。
    于是他便写信向勾践辞别。勾践又借口要同他平分越国,以此来作挽留,但范蠡婉言谢绝了。
    于是范蠡很识时务的辞去相位,离开朝野,专心从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范蠡知趣离开越国之前,就写信告诫自己的至交好友——文种: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天空中的飞鸟被打尽的时候,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狡猾的兔子已被捉住杀死的时候,迅捷的猎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越王这个人脖子细长,尖zui猴腮,yin险毒辣。(长颈鸟喙:长颈尖zui。),
    可以与他同患难,但不能共安乐。您为什么还不离开?
    并再三劝诫:不宜和越王一起享福,赶紧离开吧,哥们。
    主力已经开始出货了,清仓是首选!晚了,就来不及,会崩盘的。
    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文种没有听进这忠言!
    文种从一个小县令到复国的重臣,名利之心很重。
    他认为,他们既然替越王收复了失地,理应享受荣华富贵。因此,这高官厚禄,怎么不让我文种眷恋。这荣华富贵,怎么不让我文种着迷。有这等好事,何必要离去?
    范蠡见他如此,实在无语。只好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静静地离开了文种。这就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后来,文种被人诬告作乱,勾践赐剑,说:“你教给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现在只用了其中的三样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没有使用过,你为我到先王(允常,勾践的父亲)那里去试用这些计谋吧。”
    文种就这样被迫自杀了。果然像范蠡所言。范蠡算得真准!这就叫未卜先知!
    天朝人有一种劣根性就是,能够共苦,却不能同甘。
    后来范蠡就过着隐姓埋名的商人生活,先后凭着耕作、牲畜还有贸易往来赚得了数万财富,之后便散尽济众。
    范蠡财物三聚三散之事,为百姓带来很多福音,其商业造诣颇深,为经济发展带来推进作用。
    “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范蠡三迁,每次均有理由都能聚集财富成名,他治国时,国盛,治家时,家富,一生淡泊名利,集智慧于一身,可谓是伟大的商人。
    在乱世之中,范蠡能急流而退,并能在另一方面创出如此辉煌的功绩,不能不说是奇才。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无论从政、做官、治国、种田、经商样样都能够成功。
    为此,龙九啸作诗纪念此事:
    殚精竭虑助越王,
    休养生息度余安。
    卧薪隐忍尝苦胆,
    屈身韬光事吴王。
    兵征马战姑苏城,
    一雪前耻会嵇山。
    成就霸业不贪功,
    功成身退早打算。
    朋友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多多支持!谢谢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