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混混成枭雄!

    身为寒门子弟,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苦,母亲希望儿子好好读书,有所出息。要么在地方上博取足够的名声,被推举为茂才或孝廉,要么进入洛阳太学学习,这两条路都可以让寒门子弟走上仕途,从而改变人生。
    但是刘备的表现却大跌眼镜。
    他不喜欢读书,只喜欢骑马、玩宠物狗,喜欢音乐和喜欢好看的衣服。
    刘备在著名学者卢植开办的私学里读了两年的书。
    因为后来庐江郡发生叛乱,朝廷征召卢植去那里当太守,平叛去了。更没人管教,刘备更是信马由缰、无所事事!
    在前面的章节,龙九啸说过:刘备,双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双手也过膝。
    虽说爱玩,可刘备的话不多,谦虚待人、好结交豪侠;少年老成,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城府极深,这也是他的异相所带给他的性格和脾气,成就了他的一番霸业。
    加之又长得这么XingGan(当时人眼里是福相),因而很多人愿意与他交朋友,有志青年更是争相附之。
    这时候的刘备,已长大成人。作为成年人,首先要做的那就是找个工作养家糊口啊,他家里虽然没什么钱财,但是奈何也是有人脉的,找个工作也并不难,可刘备不走寻常路啊。
    在刘备的履历中,这段日子并不短,大概有六、七年。史书对他的记载却只有3个字:合徒众。
    自己给自己找了个活。
    因为社会动乱,于是在家乡召集一帮徒众以防不测。成立了一个相当于现在黑社会的组织,自己当头头,渐渐聚集了一qun人才。
    可以跟现在社会上那些混混相比,刘备就是不务正业,整天领着一帮年少子弟不好好读书混社会。
    刘备聚集的这帮人,他们非官非商,整天在一起,既不打家劫舍,也不效命官府,能挣钱的时候就挣点儿,没事的时候就到处喝酒。混吃等死。他俨然成为领袖人物。
    反正就那么混着,日子自由自在,说得好听点儿叫自由职业者,说得难听点儿就叫混混。
    如果放在现在的社会,早就被打掉了。
    混黑社会,刘备竟然也混成了乱世奸雄。
    不要小看这样的混混,和平时代他们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乱世里他们就是强人。不是说过:乱世出英雄嘛!
    混得好就是英雄,对他们来说,不差体力,不差胆量,只差机会。在这帮人里,刘备和两个人最情投意合,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
    可别小这些混混了。这就是刘备起家的最原始筹码。也就是主力机构拉升前,必须拿到的建仓筹码,一旦放量突破,就会出现大行情!
    这里面还有大名鼎鼎的关羽,张飞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二位!
    不用说,也是刘备的运气超于常人了,幸运之神总是在垂青他,在自己不知不觉中就能收获两名大将,与后来的成功也是有原因的了。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因为犯了事,逃到涿郡,贩枣为生,听说刘备在招募豪杰,于是跑来应聘;
    张飞是涿郡本地人,有才情,擅长书法,特别喜欢画美人,也会杀猪宰牛,也响应号召,跑来应聘。
    张飞小关羽几岁,两人以兄弟相称,从此他俩一直追随刘备,当起了贴身保镖;
    这里有个小故事:
    张飞原来是杀猪宰牛卖ròu的。在当时,张飞最富有,卖的又是ròu,自然要常常作东请客;做冤大头。家底殷实嘛!
    关公贩卖大枣、粮食,也不愁钱用,上门也不空手,这酒便由他包下来;
    刘备卖草鞋,本小、赚头少,糊口尚且困难,每次总是只带张zuiba赴宴。
    久而久之,张飞、关羽见他老是一毛不拔,有些嫌弃,慢慢就受不了啦。
    他俩私下议论:这么下去哪行?就是有金山银山,岂不也要被他刘备吃空?
    恶从胆边起,两人终于商定了一个办法,决定加害刘备,要除掉他这个累赘。
    这天,张飞特意在后花园里安排了筵席,先和关羽分两边坐下,却把上首空着,特意留给刘备。
    酒菜刚刚上齐,刘备提着一串草鞋不请自来了(其实他也不是每次都空手而来,有时也会送几双草鞋给二位兄弟呢)。
    刘备毫不客气坐在空着的位置上。
    关张二人一看,心里暗暗窃喜,这回你还不死!
    原来那里铺了张芦席,席下盖的是一口井,按说他会掉下去才是,不料刘备却坐得安安稳稳,照旧大吃大喝。
    张飞惊得愣了半天,装作离席吐痰,绕到刘备身后,暗暗揭开一点芦席,只见井里云烟缭绕,——不得了!有一条鳞光闪耀的五爪金龙托着刘备。他几乎都要叫出声来,连忙盖好了席子,又转身回席,附耳告知了关羽。
    关羽明白,刘备不是凡人,眼下只是英雄落魄,将来定会大富大贵,跟上他会有出人头地的日子,便对他另眼相看了。于是这两人彻底服气刘备了。
    刘备住在楼桑村,村西有个大桃园。这时候正逢桃花盛开,花红似火,生机勃勃,他们看中了这个地方,便在那里海誓山盟,这就是桃园三结义。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同心,黄土变成金。
    而刘备更是待他们不薄,“寝则同g,食则同器,恩若兄弟”。
    他们同样尽情报效,忠肝义胆,无论走到哪都是侍立、侍奉左右,随时随地保卫刘备的安全,为了“大哥”,他们不避艰险,生死相随,置自己生死于度外。
    正是这样的兄弟感情,让他们三人终身不渝,比亲兄弟还亲;
    正是这样的兄弟感情,日后关羽被孙吴所杀,刘备才挥军十万为他报仇;
    正是这样的兄弟感情,才有了“桃园三结义”的浪漫传说。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萍水相逢的兄弟,却成一生的知己!
    干事业,没钱可不行,刘备既不做强盗,也不做生意,钱哪儿来?
    这要感谢两个好心人。
    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富有千金,有钱的商人,经常往来涿郡贩马,听说刘备是个奇人,了不起,慕名而来,一见面就“异之”,赶紧捐款资助。
    于是,刘备便有了本钱。这才有刘备组织起义兵,讨伐黄巾军的故事。
    立下战功,提升了小官。后因不满因公到来的督邮行事,索贿,将其捉拿,又痛打一顿,然后弃官逃亡。
    pu京说过一句很有名且牛B的话:“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把这句话在这时的刘备身上,也是很贴切的。
    刘备在那个时代,要说个人能力只能算是一般。除了长相与众不同外。论文韬武略,远远不如曹操孙权,比起气魄也是多有不如,但是在乱世之中,他最终能够称霸一方,奠定下三方鼎立的局面,也是够可以的了。这和他知人善用、优秀的用人能力是分不开的。
    面目和善,彬彬有礼,且能委曲自己,“礼贤下士”,主动结交没有文化的关,张等人,当然令他们感激涕零,引为知己。
    刘备知人善用,早年时候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又能够果断的任用马超为将。
    刘备非常善于打感情牌,通过感情投资来笼络人心,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摔阿斗的故事。
    刘备有很强的凝聚力,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刘备的“魅力”是爆表的。
    如果以武器来形容的话,孙权好比一面盾牌,曹操好似青峰宝剑,而刘备则似一把鱼肠匕首,宝剑锋锐在外,匕首杀机暗藏,却只有与盾牌合力,才可扛住宝剑杀伤。匕首一旦离开了盾牌,就只有被人痛宰的份。
    《三国志》记载: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刘备有一个很牛x的同学——公孙瓒。一个高富帅同学。刘备很希望抱这个大腿!
    这个大腿没白抱,日后公孙瓒成了威震北方的诸侯,刘备落难时去投奔他,老同学很大方,给了小弟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职,并给刘备兵马让他抵御袁绍。
    后来刘备凭借战功当上平原县令、国相,国相当于郡太守,算是在乱世中暂时站住了脚。
    这在当时算不是错了,但干了几年刘备觉得在公孙瓒手下没有发展空间。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找了个机会走了,到南方独立发展。
    公孙瓒不喜欢用名门望族子弟,喜欢用小市民,“所宠遇骄恣者类多庸儿”,比较有名的是算命先生刘纬台、布贩子李移子、商人乐何3人,公孙瓒跟他们结成异姓兄弟。
    公孙瓒的字伯圭是后来才改的,一家如果有4个兄弟,他们的字里应该分别有伯、仲、叔、季这几个字,公孙瓒为了表示跟上面这3位异姓兄弟很亲,他自称伯,几个兄弟则分别称仲、叔、季。
    在公孙瓒的提携下,这些人很快富了起来,以现在的说法身家过亿,公孙瓒还跟他们结成儿女亲家,常把他们比作汉初的开国功臣曲周侯郦商、颖yin侯灌婴。
    有人有此很不解,问公孙瓒为什么这么做,公孙瓒回答:“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贵之,皆自以为职当得之,不谢人善也。”
    意思是,有的人天生富贵,你提拔他他也不感激你,还以为理所应当,不如提拔那些小市民。
    看来刘备的这个老同学打仗有一套,但骨子里也是个小市民。
    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发展到互相攻打,公孙瓒靠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杀死了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分派刺史,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后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被袁绍击败,自焚于高楼,势力被袁绍吞并。
    朋友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支持一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