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神级猛将召唤》第三十二章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可以说,莱芜一战一下,今年已经再无战事,马上就要入冬了,金人也没有余力抽调军队再来攻城。
    莱芜一战算是伤亡最大的,将近两百多人的战损,虽然相比于胜利来说,已经微不足道,甚至于士卒们都在开心,所有人都在开心。
    不管纵观哪个时代,这样的战斗都属于大胜,相比于三万大军,甚至可以说是毫发无损。
    莱芜城中的金人照例被押解起来。
    城外,巨大的京观堆积成一座高比城墙的小山。
    仆散射的人头赫然在最上方。
    金人们颤抖着看着这样的一幕,他们谁都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成为这个样子。
    城中其实是有汉人的,甚至于还有混得不错的,比如面前的三人。
    他们是儒生,帮助金人治理城池,项问本来没有想这么快去清理他们。
    “将军,此举恐有伤天和,非王者之道啊。”
    其中为首的一个拦在项问面前。
    项问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也不是一个屠夫,但他绝不是什么善人。
    “哦?那你说,什么是王者之道?”项问zui角带着嘲讽的嗤笑问到,郭嘉zui角也挂着微笑,冷眼旁观。
    “以德服人……”
    “还有以德报怨对吧?”项问接过面前儒生的话语说到。
    那个儒生木楞的点了点头,毕竟猛的被人接过话语确实没有心里准备。
    “那我问你,以德报怨出于哪里?”
    那个书生猛的一愣,事实上他有多久没有读过书了,或者说到底读没读项问不清楚,但是项问知道,把这句话安在孔老夫子头上的人一定居心不良。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自《论语宪问》。”
    项问没有等儒生回答,淡淡的说到。
    书生猛的有点楞了,因为自古以来经意都已经有了注释,而像这样的儒生来学习的时候,都是按照经意上的注释学习。
    但是这些注释就真的是权威的么?子非夫子,安能注释?
    事实上,很多夫子说过的话,是适用于某种情况,而不是适用于天下所有事情。
    但是自从有一个人说半部论语治就有许多脑残认为治天下的秘籍真的就在论语之中。
    无数人钻研孔孟之道,以至于孔孟之后,再无圣人。
    两小儿尚且能辩倒夫子,尚且天下人?
    “这……这……只是古往今来,过多的ShaLu都不是王者之道啊!”书生不甘心被这样辩倒,转移了话题。
    “哦?”
    项问眼角浮现一丝诧异。
    “你告诉我,大汉时,可有异族夺我中原?”
    “未……未曾有过。”
    “你告诉我,大秦时……可有异族夺我中原?”
    “未……未曾有过。”
    “你告诉我,盛唐之时,天下臣服,可有异族夺我中原?”
    “未……未曾有过。”
    项问看着面前三个已经开始有些颤颤巍巍的儒生冷笑了一下说到。
    “那你说,当今人那么好,还给他们岁币,甚至二帝都送过去享福了,他们,怎么总是想着打我们呢?这中原,怎么就沦陷了?”
    “朝代更替,此乃常态……”
    儒生话未说完,就被项问打断。
    转过身看向众人。
    “你们记住!此非朝代更替,此乃异族入侵,非一家一姓之难,非赵氏之难,此乃天下汉人之难,此乃亡族灭种之难!
    我们脚下的土地,将再不回是我们的子孙耕种,我们头顶的蓝天,再不由我汉家儿郎呐喊!
    赵氏不救,我等自救!
    一寸之土,以血相争!
    我们失去的,被夺走的,我们自己用手中的刀剑夺回来。如果用刀剑不行,那就用血,用命!
    这里的山河这么美好,一寸都不能少!
    先烈的遗骨还在我们脚下,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将这样躺下,但是!你们记住!你们不会长眠在异族脚下,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活着就不会!”
    若是亡魂有灵,项问都不敢想象,在原本历史上那些死去的英魂,是如何煎熬的度过几百年。
    死无香火宗庙,遗愿百年不得消逝。
    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肃穆的看着项问。
    “Tug!筑京观,祭英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