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官场》第 24 部分阅读

    华的风华建筑公司后面混点汤喝喝,不过对于黑疤来说应当还是不错的,最少这门生意比他那些见不得光的生意更让他有面子,现在他出去怎么着也是老板级的人物。
    “放心,只要我能捞到项目就绝不会让你没有活干。”
    听了林华这话,黑疤高兴的笑了起来,其实黑疤的压力比林华更大,林华现在手下满打满算也就几十号人,而黑疤手下算起来足有上百人,老大为什么会是老大,这可不只是一个称呼,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责任,如果你连手下的弟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谁会喊你老大,谁会跟你混。混混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其实也可以形容成是一种工作,说得难听点就是社会分工不同,人活在世上不管是什么样地人,他都得混口饭吃,混饭吃的途径就是工作,而黑疤干地事情顶多就是黑道工作,而寻常上班族则是白道工作,这也许就是一种社会的无奈。因为是人就离不了一日三餐,一餐不吃肯定就会饿得慌,而社会上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总会有一些混不到饭的,在饿死与犯罪之间,是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当然。也不排除为了高收入而走进这一行的,就像吴锋。也不排除有那种会为了买一条钻石项链,一套名贵化妆品而去卖的女人,不过这绝对只占少数,作上黑道工作的绝大部份都是被生活所逼,或者是慢慢的一步步地滑了进去。
    听到这里,林华忽然记起了昨天刘波说的一番关于社会治安的话,刘波这话当然不是无缘无固说出来的。
    “黑疤。这两个月约束一下你手下的人,让他们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像西雅图那样的场子别让他们再去了,这两个可能有一批想在开发区投资办厂的企业家要来光华考察。谁敢坏事到时可别怪我不客气。”
    黑疤现在也在靠光华大发展的发财,他当然不会挡自己的财路,做生意的不管是做什么生意,只有经济好了才能赚到钱,黑疤手里的生意也同样如此。
    黑疤一听这话。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我呆会就去叮嘱那帮小子,这两个月我保证让他们一个个像黄花闺女一样老实听话。”
    林华失笑出声。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黄奕地声音。
    “林华,在吗?”
    话刚落,黄奕便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黑疤一见黄奕,连忙笑着道:“黄助理,你这新官是不是来得太快了。”
    林华也有些奇怪的问道:“黄奕,你今天就来报到了?”
    黄奕的调令是她生日前刚下,所以调令下来后她便回省城办了自己的生日宴会,也把升迁宴一起办了,而林华原本以为黄奕会再过几天才会来马口镇报到,毕竟这才两天地功夫。
    黄奕看了看一旁的黑疤,之后才向林华道:“总之也不远,再说了,马口镇我也熟,所以我就干脆自己过来了,怎么,不欢迎?”
    黄奕后面那个问题自然是玩笑,原本按组织程序,黄奕来马口镇报到时肯定会有市委组织部的人陪同,当然,这人的官位大小肯定有区别,像林华上任时市长与组织部部长一起送的情况一般十来年也不会出现一次。
    没等林华接口,黄奕又接着道:“黑疤,马口镇地停车场建设项目是你包地吧?”
    黑疤一听这话,脸立马苦了下来,黄奕与林华的关系黑疤也略知一二,毕竟林华刚接下去年地旧城拆迁项目时是黄奕与林华一起主导的。
    黄奕没等黑疤接口又紧接着道:“刚才我路过工地,我去里面看了看,你这施工质量是不是太差了点。”
    林华一听这话,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对于停车场的施工质量林华可是一再要求黑疤要抓好,他可不是那种只想在工程项目上捞钱的官员。
    “黑疤,你是不是把我说的话全当放屁了?”林华语气有些不善,这些日子自从停车场开工之后,林华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少去工地,所以对停车场的情况并不了解。
    黑疤一听这话,连忙摇头道:“这怎么可能,我对他们可是一再吩咐过,一定要他们注意工程质量,我也知道这个项目是华哥交给我们公司的,我怎么可能会砸华哥的名声呢。”
    看着黄奕带着黑疤风风火火的向停车场工地走去,林华苦笑着走进了马口镇党委书记杨文奇的办公室。
    杨文奇见林华神情凝重的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不由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林华问道:“杨书记,黄奕这镇长助理现在主要负责什么工作?”林华其实是在为黄奕担心,他非常了解的黄奕的性格,她是一个干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的女人,就像刚才,她刚一到任就开始抓起了停车场的工程项目,如果这不是由林华负责的话,这种乱伸手的问题绝对是官场的大忌,毕竟谁也不希望有人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指手划脚,而镇长助理很多时候与分管副镇长的权利是叠加的。
    杨文奇笑了笑,道:“听说你与黄助理关系不错?”
    林华点了点头,杨文奇笑了笑,又接着道:“黄助理这人不错,不但能力突出,更有别人没有的工作热情,所以我跟韦镇长商量过了,关于黄助理的工作我们不给她划任何的框框,只要她想做的想管的她都可以去干。”
    第二十七章黄奕的上任(下)
    回来晚了,请大家原谅痛了起来,杨文奇这话虽然表示他对黄奕是绝对的支持与信任,但他前面的那的句话却又把黄奕与他绑在了一块,话里的意思好像就是因为黄奕与他林华关系不错,所以镇里才决定不给黄奕作行何的限制。
    这种情况虽然看上去好处不少,因为这样一来马口镇今后的任何成绩都将有黄奕的一份,但同样的道理,今后马口镇任何做得不好的地方也都会有黄奕的一份责任,当然,前提是黄奕在这类问题上伸过手,而林华非常清楚黄奕这个人,只要她能管的她绝对都会管,而在官场,管得越多麻烦越多,这样势必会招致马口镇其它人的不满,因为黄奕肯定会干涉他们负责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分权,说得难听点就是夺权。
    权力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代表着利益,而权力的重叠自然就会造成利益的纷争,权力在字面上不能等于同权利,但其实两者在某些时候完全是相同的,这样一来黄奕势必会得罪一批人,而照杨文奇的说法,以后弄不好这些事情最终都会算到林华头上。
    这并不是说林华怕事,或者是怕得罪马口镇那些副书记副镇长,但在官场,无谓的树敌绝对是大忌中的大忌,这一点也是他父亲林海在他当上副镇长之后唯一的一句叮嘱。
    做官,在很多时候看的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很多时候能力越强越升不上去,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能力反而能步步高升。
    在官场。有两种人会成为他人打压的对像。一种是能力太过于突出地,古人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能力太强地人不但很容易被同僚敌视,而且上级也对会他产生戒备心理,在升职时更是肯定会成为所以人的第一假想敌,成为所谓的众矢之的,想不死得难看都不可能。
    第二种人自然是那种能力太差的,因为他能力太差,任何人跟他一比都比他强。人上人是怎么来的?告诉你们,人上人是比出来的。
    在官场,只有谨守中庸之道才是真正的王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成。
    官场有句俗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汗,又跑题了。)
    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行与不行是靠说的,可不是靠做地,当然,只有说了算数的人说了才算数。
    林华一听这话,连忙道:“杨书记,你看这样好不好。正好最近我手里的事情也比较多,黄奕就干脆过来帮帮我吧。”
    杨文奇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最少也是混到了镇党委书记的,在官场泡了一辈子的他怎么会不明白林华地想法。其实他从林华上任之后就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看出林华的为人,也看出了他的想法。
    杨文奇笑了笑,道:“林镇长,我知道你最近工作比较重,但年轻人吗。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加担子,马口镇的未来要靠你们。黄奕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黄奕的工作安排也是经过镇党委会研究后作出地决定,只是当时你正好在休假,所以你才没有通知你参加,关于这项安排,我们也征询过黄奕的意见,她个人也非常赞同,当然,如果你不同意,只要黄奕不反对我们也没有意见。”
    林华一听这话,苦笑了起来,林华当然不可能跑到黄奕那里说自己要限制她的权利,就算是自己有理也不好说出口,毕竟黄奕上任后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他管地建设工作。
    林华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之后只好道:“那我去问问黄奕。”
    杨文奇笑了笑,之后忽然向林华问道:“新城大道的事你听到消息了吗?”
    显然新城大道消息在光华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林华点了点头。
    杨文奇见林华点头后又接着道:“按这个新城大道的规划,我们马口镇将会与城区连成一片,今后我们马口镇到苍河大桥之间的距离肯定也可以发展起来,你有没有什么计划?”
    林华负责的三大块之一就是城镇经营开发,如何开发马口镇自然是林华地责任。
    林华想了想,他昨天才得到地消息,最近还没有来得及想这个问题,林华连忙回道:“我暂时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把先前地规划落实到位,以后我们马口镇与苍河大桥之间的开发完全可以等到新城大道落实之后再考虑,毕竟新城大道真正发展起来最少也要两三年时间才可能做到。”
    杨文奇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说道:“我只是给你提个醒,虽然开发可以慢一点,但规划最好还是提前做好,别让马口镇的百姓把事情想到了你前头那时候你可就被动了。”
    杨文奇话里其实是在提醒林华要提前征地了,免得到时这一带被老百姓建好了房或者其它的东西,之后再统筹规划就困难了。
    林华点了点头,毕竟杨文奇是马口镇的一把手,马口镇的方向盘是掌握在他的手里,他的想法林华自然得照办,有些事务毕竟他说的在马口镇就绝对的算数。
    停了停,杨文奇又接着道:“我们镇里是不是可以办几家乡镇企业?最近我发觉光华城里的人忽然多了起来,而我们光华很多的物资都得从清江运过来,既费时又增加了成本,还使819国道上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差,前几天居然连续出了好几场车祸。”
    第二十八章马口镇的发展(上)
    最近光华到处都是工地,外来人口自然就多了起来,而且开发区的前期筹备工作也已经接近完成,陆陆续续也有人来光华寻求发展,很多原本已经敲定了投资意向的企业更是已经开工建设,以至于作为光华进出要道的819国道立马就繁忙了起来。作为光华城的大门,车多了对于马口镇自然也等于是钱多了,就打一辆车一名司机一名押车人员,再加一名货主,三人进出光华就算速度再快也得吃上一餐饭,而物美价廉的马口镇自然是首选,光这几个月时间,马口镇的老百姓相对于以前来说就已经小赚了一笔。
    这还不算有些路途比较远的还会在光华住上一宿,光华虽然没有什么上档次的招待所,大酒店,但旅馆还是不少,一般的司机也大多喜欢住这类旅馆。
    当然,不过这样一来马口镇最近的治安略有恶化,派出所最近的事情忽然就多了起来,毕竟对于司机来说,十个司机九个嫖,这女人多了自然问题也会跟着多了起来。
    当然,这多出来的可不是扫黄,这种事情对于任何地方来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马口镇,说句难听点的话,只要那些司机愿意在马口镇吃饭休息,别说是马口镇的那些生意人了,就连林华都愿意安排人员给他们放哨,以马口镇的情况,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别不相信,90年代的红灯区其实都是上面默许的。在9年代。又有哪一座地级城市没有那么一条所谓的红灯区,在那个年代,这东西就跟现在地旅游业一样,谁见过现在那些旅游城市地公安民警查酒店的?谁都知道那些涉外酒店淫业兴盛,谁见这些酒店被查过,据我所知,在某些城市,查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得市长亲自批准,涉外酒店就更不用说了。)
    说到这里。杨文奇忽然一顿,之后又冲林华道:“停车场以及周边的配套设施的施工进度要加快,我打算把镇招待所扩建一下,之后再进行承包,你看这样可行吗?”
    林华想了想。虽然他知道这承包的猫腻太多,但一想杨文奇绝不会无缘无固的提出这个问题,便立马点了点头,笑道:“这是一个好事,我们镇的小旅店确实需要有个地方带个头,现在这种小规模零散经营肯定成不了什么气候。”
    停了停,林华才又接着道:“不过杨书记,我们镇里可没钱扩建镇招待所。”
    马口镇招待所林华去过一次。位于马口镇旁的一个山坡之上,地理位置虽然离819国道有些远,但胜在地方够大,里面是两栋苏式地小楼。这里据说还是当年专门修来供那帮前来指导华丰机械厂建设的苏联专家们住的地方。
    这样的两栋小楼别的不说,这环境在整个光华绝对也称得上一流,因为这里不像是招待所,倒像是一座高级干休所,不过里面地设备确实太陈旧的。如果林华没有看错的话。也许那帮苏联人一走这里就没添换过东西了。
    杨文奇笑了笑,道:“我们可以用镇里的名义向信用社贷笔款。我已经跟信用社张主任说好了,他愿意贷给我们五十万。”
    五十万对于林华来说并不多,但对于马口镇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大数字了,由此也可见杨文奇的决心有多大。
    林华立马点头,笑着道:“杨书记,您看我最近事情确实比较多,您看这事交给谁负责合适?”
    事情由杨文奇牵头,这活自然也得由他来安排,林华这点政治觉悟还是有的,而且这事明显就是杨文奇已经想好了也安排好了。
    果然,杨文奇一听林华这话,立马便笑着接口道:“我看小付不错,这件事情就交给他吧。”
    林华都不知道小付是谁,但还是想也没想立马点了点头,笑着道:“这事杨书记您来安排吧,您经验丰富,相信您的安排肯定不会出错。”
    杨文奇对于林华的上道举动显得异常地高兴,其实林华就算不同意他也有办法让事情按他的设想行进,但有林华的支持自然是更好。
    回到自己办公室,林华立马把镇办公室张主任叫了过来。
    “张主任,叫小付的人是谁?”
    张主任听了林华这个问题首先是一愣,这一个没头没脑地问题显然一时间也让他迷糊了,过了好一会,张主任才忽然想起什么,道:“林镇长,你问的是镇计划生育办的付长林吧。”
    想了想,林华才又问道:“他跟杨书记有没有什么关系?”
    张主任明显一愣,过了好一会他看了看门外这才在林华耳边轻声道:“付长林他姐好像跟杨书记有点关系。”
    一见张主任那神神秘秘的表情,傻子也知道这关系是什么关系了,林华失笑出声,张主任依然是一脸你知我知大家知的表情。
    张主任过了一会才问道:“林镇长,你问他干什么?”
    林华对于这个张主任还是比较欣赏地,自从他来到马口镇,这位张主任对于他地工作例来非常的支持,林华交待地事情他一般也会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林华也知道这位张主任想要巴结他,虽然他最少也比林华大上近二十岁,不过在官场,这等级就像古时江湖一样,达者为师,这官高者自然为尊。
    林华想了想,终于还是决定把事情告诉对方,这其实也等于是把对方当自己人的一种表态,而张主任把杨文奇跟这小付的姐姐有关系的事情告诉林华这本身也是一种表态。
    “杨书记打算先扩建镇招待所,然后再把镇招待所进行个人承包,你也知道我最近事情比较多,所以这件事情我打算交给小付负责。”
    张主任也是老江湖了,他那会不明白林华话里的意思。
    停了停,林华又接着道:“这事你知道就好,在镇里的决定还没有正式出来之前别传出去。”
    张主任兴奋的额头上都冒神光了,他当然知道林华话里深层的意思。
    林华过了一会又接着道:“你去通知黑疤,告诉他,让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施工速度再加快一点,但前提是质量要经得起黄助理的检查。”
    第二十八章马口镇的发展(中)
    一个好强的女人绝对是一个强悍的女人,一个强悍的女人也绝对是一个不用休息的工作狂。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到,林华总算是见识了什么叫作风,那绝对是一种让人目瞪口呆的工作效率,同样,这也是一种让人自卑的行为方式。
    不过这样的一个黄奕也让林华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近一个月时间,每当林华从自己的老爷吉普上下来,黄奕的电话肯定准时在他办公室中响起,然后的一天就会给林华一种黄奕是镇长他是镇长助理的错觉,因为之后他就会被黄奕支得差不多是满光华乱窜。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光华差不多所有的局级单位林华都跑了个遍,原本林华一生都没有踏进去一步的某些局林华也快成了常客。
    林华原本安逸的上午喝喝茶看看报,下午喝喝酒兜兜风的幸福生活算是一去不复返了,林华早在大半个月前就深深的陷入了后悔之中,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答应黄奕来马口镇。
    这天林华刚从自己的老爷吉普上走下来,办公楼三楼忽然伸出黄奕那可爱的小脑袋。
    “林华,你今天再去一趟火车站,找找他们站长,一定要督促他们把光华火车货运站给批下来。”
    林华一听这话,脸立马苦了下来,看了看办公楼上不时出现的人影,林华苦笑着抬头回道:“行。我喝杯茶就去。”
    其实现在别说是林华被黄奕支得团团转,就连镇党委书记还有镇长韦宏志也被黄奕安排得满天乱飞。
    林华地任务现在倒像是外交官。一个月来他是成天跟市里的其它局长副局长们打交道,而杨文奇现在差不多成了银行家,因为他现在成天在光华市大大小小地银行内转悠,而韦宏志更奇怪,因为他快成了上访专业户,他现在成天不是坐在市委大楼里喝茶看报就是在市政府大楼里喝茶看报。
    林华的工作自然是为了督促光华市其它的市局协助马口镇的各项工作,这水、电、路,下水管道,街道设计规划。税收等等,林华差不多成了全能包干户。
    杨文奇的工作自然是去要钱,当然,他是去向各家银行去要贷款,光华现在到处都是工地。银行资金也比较紧,想要钱自然得去跟紧点。
    而韦宏志之所以成天呆在市委市政府也是为了要钱,不过他是向政府要拨款要政策,本来这事林华去办更合适,不过黄奕说林华因为跟匡市长关系有些特殊,这种的事情最好不要他出面,因为如果他要来的拨款,弄不好下面有人会怀疑里面有什么内部交易。所以干脆就让镇长韦宏志出面,一切都按政策制度办,他现在成天就坐在两栋办公室里,只要见了书记市长之类的便掏出一包三块五的烟直接堵上去。据黄奕地说法,这叫疲劳战术。
    当然,用三块五的一包烟并不是说马口镇连镇长出去应酬的烟都供不起了,按黄奕的说法,这叫装可怜。递上一根劣质烟。不但死命要这些领导接烟,之后更是不要脸的帮这些领导把火点上。别人林华不知道,但林华知道每次匡市长一接到韦宏志地烟就会皱眉头。
    烟这东西,绝对的一分钱一分货,贵一分这烟里的尼古丁就少一分,便宜一分这东西就会多一分,领导们的身体比一个乡镇干部可金贵多了,这种伤身的东西可没有谁愿意抽。
    近一个月,韦宏志发扬不怕白眼不怕冷脸的大无畏精神,就这么在市委市政府两栋大楼内扎下了根。
    韦宏志自然不需要怕什么,他现在都四十好几了,升官他早在几年前就没了这想法,现在是年轻干部的天下,要升官第一看文凭,没有文凭光政策那就把你砍了。第二看靠山,有靠山他现在也不会是一个镇长。第三看能力,有没有能力他自己不知道,但总之这几年马口镇是没什么发展。
    升官无望,他也就不怕被市领导们恶心,于是他干脆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三不怕累的三不怕精神,有人给他倒茶他就接过来喝,没人倒,他第二天自己带上杯子带上茶叶自己泡。
    从光华市火车站回来,林华心情自然是极度地不爽,光华火车站建于三十多年前了,这样的一座火车站不管是面积还是规模都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了,特别是现在光华的物资运输依然只能靠铁路和几十年前修建地两车道819国道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黄奕决定说服光华火车站分流出一个专门的货运站,左丹就有一个专用用来运输木材的货运站,不过作为地区首府的光华却一直没有,而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缓解819国道目前地运输压力,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光华的经济发展,当然,马口镇自然也是光华地一员。
    坐在马口镇政府大会议室内,坐在上首的杨文奇喝了一口杯,看了看下面列席的副书记、镇长、副镇长以及镇里各个部门的负责,当然,还要算上靠墙坐在木板凳上的十来名镇长助理。
    林华也是最近才知道马口镇居然有大大小小的镇长助理十多个,这些人里林华之前居然连一面也没有见到过,这帮人上有五十来岁的,下有二十来岁,也不知道这些人平日都负责些什么工作。
    杨文奇轻咳了两声,会议室内立马就静了下来,杨文奇显然对这种感觉十分的陶醉,过了一会才开口道:“今天我们主要有三项工作安排,第一,就是镇招待所的扩建改造,关于这项工作,镇信用社已经贷款50万,市工商银行也愿意贷给我们30万,也就是说,镇招待所的扩建改造已经可以正式启动。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会上提一提。”
    镇招待所的事情早就在马口镇传开了,当然,林华可以肯定不是镇办公室张主任传出去的,因为最先传出消息的就是那个小付,对于即将翻身把歌唱的小付,林华很理解他的心情。
    杨文奇的话落之后根本就没有人接口,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连林华与黄奕这两个马口镇目前的强势人物也都赞成的事情自然没有人敢反对,有资格跟杨文奇叫板的韦宏志自然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找麻烦。
    杨文奇见没有人反对或者是提意见,很欣慰,这证明他这几年的领导工作还是有成绩的。
    “第二项工作就是镇里打算办一家造纸厂,相信最近大家也在马路上看到了很多运纸的车辆,这种技术含量不大的东西我们光华市居然还不能自给自足,居然要花费大价钱从青江运来,我想我们马口镇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我们马口镇自然资源丰富,这造纸的原材料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这样不但可以解交通拥挤的问题,还能解决一部人的就业问题,更可以为镇里创造经济效益,这项工作我觉得付长林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大家有没有其它意见?”
    一口气说到这里,杨文奇停了停,见下面没有人反对,脸上不由再一次露出了笑容,过了好一会才向一旁的韦宏志道:“韦镇长,下面的你来说吧。”
    镇办企业是镇政府的职责范围,作为书记的杨文奇当然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该让镇长说,这两位比起城关镇的李贵与赫天跃关系可就好多了。
    韦宏志点了点头,接着道:“造纸厂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匡市长还说会要求青江造纸厂派一批技术骨干来帮助指导我们,这对于我们马口镇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
    其实像这种会议,只要书记镇长两大领导私下已经协调好了,一般这种会都不会有人反对,当然,如果镇里有不开眼的当然例外,不过马口镇现在的领导班子应当称得上是非常团结的,这种不团结的情况那当然是绝对不会出现。
    见没有人反对,韦宏志又接着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办,马有才,办造纸厂的事情就由你来负责,一个月之内我必须见到造纸厂的厂房开工建设。”
    韦宏志比杨文奇更强势,杨文奇最少还装模作样的征询了一下意见,而韦宏志则干脆直接指派负责人,不过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就是好,因为领导的意见就会直接变成整个班子的意见;这样一来工作效率自然就会高很多。
    韦宏志的话刚落,杨文奇的声音接着响起,道:“现在我们商量第三个问题,这也是我们马口镇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它直接就会影响我们马口镇的成绩,影响我们马口镇的经济发展,更会影响到我们光华市的整个经济大发展的形势,这是我们马口镇的责任,也是我们在座各位所有人的责任,做不好,我们不但愧对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更会愧对光华市三百多万父老乡亲。”
    第二十八章马口镇的发展(下)
    每次会议上都会喊一喊口号,这也是书记的工作之一,当然,这也是杨文奇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这好像是二十多年前落下的毛病。
    “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光华火车货运站的问题,下面请林镇长说说这方面目前遇到的困难。”
    林华轻咳了两声,酝酿了一会情绪,这才开口道:“关于建立光华火车货运站的事情最近我去找了火车站的那位站长,说实话,这位站长很不好说话,不过市委刘书记已经答应帮我们向铁道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
    林华还是会场经验不足,说到这里他便说不下去了,之后干脆看了看靠墙坐在后排的黄奕,接着道:“黄助理更了解具体情况,还是由黄助理来说吧。”
    黄奕是什么人,人家读书开始就是高材生,又当了几月的市政府办事员,这开会的本事比林华可强多了,之后整个会议差不多就由她主导了。
    刚散会不久,黄奕就出现在了林华的办公室。
    “林华,新城大道的竞标的事情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新城大道的招标大会举办时间已经只有三天了,现在宁馨正在美国办护照,林华最近也一直忙着马口镇的工作,这招标的事情一直都由林承青在主持。
    没等林华接口,黄奕又接着道:“魅影娱乐城开业的事情你准备去吗?”
    魅影娱乐城其实早在大半个月就已经全部准备就叙了,不过这段时间林华与林承青一直都没有时间,所以这开业的事情便一直没有定下来,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最近一个月林家上下上百号人在光华忙着迁坟的事情,这开业的喜庆事在这个时候确实有些不合时宜,所以也就拖了下来。
    林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竞标的事情承青堂兄已经安排好了,他在省城以及周边县市找了四家有资质参与竞标的建筑公司当托,拿下新城大道应当是十拿九稳地事情。”
    刘波并不是光华人。但在光华的经济活动中,这位市委书记却应当称得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地方保护主义者,在新城大道地问题上刘波没有要林华一分钱的好处,他在半个月前提着一百万现金去见刘波却被赶了出来,不过上一次并购市建筑公司的那一笔钱他却毫不客气的收了下来,总之这事让林华与林承青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不用花钱对于林华以及风华建筑集团来说总是好事,现在的风华建筑集团缺的就是钱。
    所谓的托就是找一伙拥有竞标资格的建筑公司进行假竞标,也就是让这几家故意把标价作高。然后让内定的一家地标书以相对低价得标。当然,这个低价是相对于这几家假竞标建筑公司的标价而言,其实这个价位依然远高或略高于正常工程造价。
    黄奕虽然以前并不了解建筑行业,但经过这半年时间,他还是或多或少从林承青口中知道了一些建筑行业的常识性知识。这围标就是常识之一。
    停了停,林华又接着道:“至于魅影娱乐城可能就要再过一段时间了,总之目前相对来说是一个淡季,就算开业也赚不了多少,晚几天也没有关系。”
    林华现在其实也已经算得上财大气粗了,当然,他现在的财大气粗相对来说只是一个虚像,毕竟如果真算下来。现在的风华建筑集团地资产可能还不够用来还债的,不过就算是如此,林华现在对魅影娱乐城今后的收益也并不十分放在心上,而且开这家娱乐城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赚钱。
    知道是什么叫富翁吗?告诉你们。欠一屁股债的人,特别是欠国家欠银行一屁股债的人就是富(负)翁,而在国内目前的环境下,社会上这种富(负)翁多得数不胜数。
    三天后的新城大道竞标大会林华并没有去参加,虽然马口镇也去了几名镇长书记。但林华还是不适合出现在这样地场合。所以林华干脆就没有去参加。
    竞标大会的发展也完全跟事先预期的一般,风华建筑集团最终得标。为此光华市电视台更是作了一个连续一个星期的专题报导。
    报导中大肆赞扬风华建筑集团,一时间风华建筑集团成了光华市国营企业改革地排头兵,成了光华市整个国营企业改革的典范。
    “反腐朽为神奇”
    “起死回生般的一场质变”
    “新任市委班子的又一次英明决策”
    “光华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光华地民营企业已经步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并购重组之后地风华建筑集团已经成为了我省建筑行业骨干企业”
    看着手里的光华日报,林华脸上地表情真叫一个精彩。
    看了好几篇,林华看了看门口方向,这才向坐在对面静静的喝着茶的黄奕低声问道:“黄奕,你说这些报导是怎么写出来的?说得我都快不好意思出去见人了。”
    黄奕直接失笑出声,之后笑着道:“怎么,被人夸得找不着北了?”
    林华撇着嘴摇了摇头,道:“我怎么就觉得这些报导好像是在挖苦我呢?再说了,我怎么不知道风华建筑集团已经成为了我省建筑行业的骨干企业了?”
    黄奕一听这话,笑了起来。
    “这些报纸你就别看了,这些报道可不是给你看的,这是用来拍新任市委书记市长马屁的,你说如果是外地人或者省里的某些领导看到了这些的导,你说他们会怎么认为?这就是政绩,你懂不懂!”
    第二十九章魅影娱乐城(上)
    时间对于林华来说并不难过,没事在办公室里喝喝茶,有事去光华城里到处转转。说说话,开开车,这就是工作,有什么事情直接一句话交给下面的办事人员就成。
    转眼又过了大半个月,新城大道的计划非常顺利,毕竟这是市委书记刘波与市长匡常槐上任之后的除市建筑公司改革以后的第二个大项目,上至各级政府部门,下至普通工作人员,外到市内各家银行,自然没有人会在这时候扫两位新官的面子,整个光华市在这段时间完全称得上政通人和,老百姓一个个都忙着称机会赚钱,各级官员则忙着称时机干出成绩,捞出政绩,当然,其中的实惠自然也少不了。
    雁过拔毛,如果天上只有一只大雁飞过,就算把这只雁的毛全拔了也没多少,当然,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没了毛的大雁自然不可能再飞到目的地,弄不好这只大雁会一头从天上载下来砸死下面拔毛的。
    但如果天上有成千上万的大雁飞过,那只要每一只大雁上能拔下几根毛,那数量就会远大于一只雁的效果。
    光华在几年前甚至是大半年前都好像是一个只有一只雁偶尔飞过的地方,那时的光华要钱没钱,要政策没政策,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新省长上任之后对于光华的落后情况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钱和政策就连泉水一般的涌上了光华的地面,现在的光华也就自然成了一个千雁万雁齐头飞过的情况,而能不能从这些大雁的身上拔下毛来,拔下多少毛就得凭光华地面上各路神仙各自地手段了,一时间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然。林华显然就是其中一个抓住了这次历史性宝贵机遇的幸运儿。
    这天林华难得清闲的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看着报,对于一个官员,特别是普通基层官员来说。看报绝对是必需地。看报不但可以了解国内、省内、市内以及各行各业内地情况,还能上体天心,下体民意,牢牢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把握国内政治、经济的导向,获知省市各级领导们的日常工作精神,更能消磨时间,修身养性。调养身心为晚上的各项活动作积极充分的准备。
    林华看着报上报道的关于省交通部门长远规划会议的消息,门口忽然传来一个熟悉地声音。
    “林镇长。”
    林华抬起头,一看居然是周正业,连忙站了起来,一边笑着道:“周总,你怎么来光华了?”
    周正业笑了笑,向站在他身后的一名马口镇工作人员道了声谢,显然是这人把周正业领到了林华办公室。
    之后。周正业才笑着回答道:“你们市刘书记邀请我过来实地考察一下你们光华开发区的情况,正好顺路,我就来你这时坐坐了。”
    林华当然知道周正业来找自己的目的,笑了笑,请周正业坐下后。林华亲自泡了一杯茶,之后看了看门外才笑着道:“怎么,周老板等不及了?”
    周正业笑了笑,林华的办公室位于三楼最尽头,平日也很少有人会出现在名声不好的林华办公室门口。
    “事情早做还是比较好点。这样不但可以给你们光华的各级官员留一个比较深地映像。也能在光华老百姓心目中得一个好点的名声。”
    光华的经济环境一直不怎么好,不多的几家国营企业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半死不活了。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批进入光华投资地企业、公司自然就能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一个更深的映像,获得一个更好的评价,弄不好几年之后还能成为某块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地名。
    停了停,周正业又接着道:“你这里准备好了吗?”
    林华笑了笑,直接点了点头,道:“随时可以。”
    周正业一听这话笑了起来,立马接口道:“酒店五天之后正式开工建设,大约今年年底就可以开业。”
    林华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在赌场点守守场子并不需要林华自己出面,到时让阿刚从魅影娱乐城分一批过去就成了,再说了,以光华目前的治安状况,加上林华地个人威信,一家赌场也要不了多少人去看着。
    停了停,林华忽然问道:“周总,你还准备在光华建厂?”
    周正业笑了笑,道:“我打算在光华建一座中成药厂,这点我已经跟你们市地刘书记还有匡市长都已经谈好了,只等选好地方就可以开工建设了。”
    林华想了想,沉思了一番之后才问道:“周总,你说光华今后的发展会怎么样?”
    周正业一听这话,愣了愣神,之后他立马就明白了林华话里地意思,连忙笑着道:“光华的情况你完全可以放心,以光华的区域优势再加上光华的资源优势,光华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更何况刘波在省里企业界中也很有号召力,几年前他在丰州当市长时可是造就了一批新兴企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就是看好他的能力这才选择来光华,再说了,药品行业最近几年的势头非常猛,只要光华能出台合适的扶持政策,我想很多人会选择来光华发展。”
    所谓的扶持政策其实很简单,就是免税与贷款,然后再是厂房土地,人工生产成本之类的综合因素,生意人其实很简单,只要能赚钱,他们不会介意在哪里落脚,只要觉得更有赚头,他们不会介意换一个地方建一座厂。
    停了停,周正业才又接着道:“( 混在官场  ./2187/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