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官场》第 7 部分阅读

    推土机,外加一辆挖掘机也很快便各就各位。
    风华建筑公司那破破烂烂的办公室也立马热闹了起来,各个承建商都希望林华能优先拆迁他们承建项目地块上的建筑。
    对此林承青都是满口答应,但就是不见任何的动作,按照市里的拆迁规划,安置房项目应当在拆迁开始的同时启动,但安置房项目直到几天前才落到风华建筑公司手中,设计规划之类的虽然市建筑公司也做了一份,市建筑公司也将之交给了林承青,但林承青对这个设计方案并不满意。
    二千七百户,其中有接近半数是自行安置,也就是全额补偿户,这一千三百余户要么就是已经在外地定居,这情况非常多,城关村其实大部份人都已经外出发展,要么就是他们并不想住入窄小的安置房,安置房按标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八十平米左右一套。
    此次的安置房地块离城关村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可以说是不在现在的光华市主城区,位于新筹建的光华市高新开发区地域内,市里也有就近用工的考虑,毕竟今后光华开设的工厂会优先招聘城关村的拆迁村民,这样上下班也方便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了更有利于光华市的城市改建,按照这次的改建规划,原城关村的地址上会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汽车站,一座建材市场,一座农贸市场,以及一条商业街。
    林承青在建筑这一行干了近十年,也在南方数个大扩建中的城市承接过项目,对于这种情况下会遇到的困难自然心知肚明。
    林承青从省城找来新的设计队伍重新对安置房进行规划,原本市建筑公司搞的那一套设计方案林承青直接抛弃。
    设计过程中更是不时的找来城关村中的一些村民征询他们的意见,对于那些承建商的催促林承青也不得罪,一个个满口答应。
    随着市里的最后拆迁通知下发到此次拆迁范围内的每家每户,还没等到林华手下的拆迁队伍开始工作,整个光华市就已经闹翻了天,市政府大楼每天都有村民前往抗议,就连林华家中最近也热闹的摆开了流水宴,这让林华是烦不胜烦。
    林华的风华建筑公司反而成为了整个风华市最安静的区块之一,林华的凶名加上打算用于拆迁的人手,整个风华建筑公司反而是风平浪静。
    最后拆迁通知下发后的一个星期,市里的拆迁安置补偿标准便三度更改,成天有数百人在市政府大楼前抗议,这事虽然光华市各级领导早有思想准备,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
    林承青看着手里的光华日报,笑着向坐在对方的林华说道:“华子,再过三天就可以让阿刚他们开始工作了。”
    黄奕这几天都在风华建筑公司办公,作为这次拆迁的市政府协调员,黄奕可以说是经历了参加工作以来最艰苦的考验。
    “林大哥,市里几位领导可是要求你们尽快开始拆迁行动啊!再等上三天,这怎么可以?”
    黄奕脸色有些不好看,这几天她天天在催林华尽早开工,但林承青却就是不同意,每天回去汇报工作时,市里的几位领导都会给她很大的压力。
    林承青笑了笑,这几天一直都是他压着林华不允许他有所动作。
    “市里是想祸水东引,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拆迁,虽然可以缓解市政府那边的压力,但我们今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你看看现在市里面抗议的人有多少,这证明市里的拆迁补偿办法引起了公愤,现在我们最好还是站在岸上看着,最少等市里面安抚了大半之后我们再去对付剩下的小部份。”
    三天后林华赶了个大早来到公司,阿刚、王永国、阿东三人带着身穿工作服的五十余人拆迁队早已等候在了公司,黑疤也带来的同样身着工作服的数十号手下站在办公室前的空地上。
    林承青与宁馨还有黄奕早已经坐在办公室内。
    林华一出现,林承青便笑着道:“华子,今天你可又是最后一个到。”
    林华笑了笑,回道:“不是我晚了,而是你们早了,你们看看现在才几点。”
    林华坐下后,林承青立即说道:“好了,华子也来了,我公布一下今天的工作。”
    说完林承青从桌旁拿出一张城关村的平面规划图,随手拿笔在图上划了几个圈。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拆迁这几栋房屋,这几栋房屋的屋主已经搬走,这些都是空屋,宁馨,你跟黄奕带着阿刚他们去拆这几栋。”
    随后又划出了几块,向一旁的林华道:“这几栋,呆会你带着黑疤他们那伙人去,这些房子也都是空屋,先让他们试试手,注意安全。”
    黄奕听完之后,有些不解的向林承青问道:“林大哥,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从一个点开始拆,这样拆迁,那些排在后面的承建商肯定会有意见,从一个点开始拆,不是还更轻松些吗?”
    林承青摇了摇头,回道:“城关村还是有几十户并没有搬走,从一点开始拆,会过早的碰上他们,所以我想暂时把可以拆的都拆了,这样第一可以给这些不愿走的人压力,第二也利于我们今后的处理,房子没有拆的人家就算搬走了也会每天回去看看,拆了这些房,以后城关村内的人数便会少去许多,更何况我们拆迁队的那些人以前都没干过这种活,先熟悉熟悉,免得发生事故。”
    第一天的拆迁总体上还是非常顺利的,只有三人受伤,两人是被拆迁中的砖块砸伤的,另一个则是被一整块倒塌的土墙砸中,还好三人都戴了安全头盔,问题都不大。
    第八章拆迁方案
    林承青的计划非常简单,先从已经搬走房屋开始拆,城关村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悠久小村,不过在破四旧时破得有些彻底,到了现在根本就没有留下什么值得保留的文物古迹,加之光华这一带位于山林之中,水气深重,以前的房屋又大多是就地取材的木楼并不易保留,到了如今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改建的土砖屋。
    不值钱,拆起来也方便,由阿刚与黑疤两队人直接掀顶,至于砖石自然有黑疤手下专门的一队民工负责,所以两队人的动作都非常快,最少现在他们只负责拆房。
    半个月时间不到,所有搬走的空屋全数拆迁完毕,一部份原本还有抵触的也在宁馨与黄奕的思想工作下签下了拆迁协议。不过最后还是留下了三十余栋死硬派准备挑战人民民主专政的威严。
    近半个月之后,林华、林承青、宁馨、黄奕、黑疤、阿刚等人终于再一次坐在了公司简陋不堪的会议室之内。
    对于这三十八户的死硬派,半月下来,宁馨与黄奕最少已经跑了数十趟,两人这段时间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成绩倒是非常显著,感化了数十户原本也打算坚不服从政府政策的人家。
    十余人坐在简陋的办公室之内,所有人都没有率先说话,最后还是黄奕最先说话。
    “林大哥,现在我们应当怎么办,这三十七家是铁了心的不愿意签拆迁协议。”
    林华对建筑行业并不了解,所以这半个月来负责指挥的都是林承青。
    林承青望了望林华,最后才向黄奕道:“黄奕,市里面的决心大吗?”
    停了停,林承青又接着道:“想要解决这三十七家只能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了,但我不希望事后有什么麻烦。”
    黄奕显然得到了充份的授权。“这点没有问题,不过绝不能伤人。”
    话里的意思就是可以砸对方的房屋,但不能砸人,这在拆迁中是惯用的一招,人走强拆更是常见,深夜趁房中没人强拆的也不少见,有人把人拉出来强拆的也不进可以见到。
    林承青笑着点了点头,向林华问道:“这几天公司的事情你最好别管了,如果可以你最好去左丹呆上一段时间。”
    “为什么?”不但林华不明白,宁馨也奇怪的问道。
    “你不在市里面,真出了事情,你的责任也少一点,这次的事情绝对要用到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你如果想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表面工作还是要作好才行。”
    随后林承青又接着向黑疤笑着道:“现在轮到你了,只剩下三十七家这其实比我的预期好了不少,这几天你亲自带人去吓唬吓唬那些不愿意拆迁的人家,记住,只是吓唬,绝不能动手伤人,就算对方有过激行为,你也得给我忍了。”
    黑疤这几天下来对林承青是异常的服气,毕竟对于爱钱的他来,谁能送他钱谁就是他大爷,加之这几天在林承青的指挥下,事没多少,钱没少赚,也不能不让他服气。
    停了停,林承青又向王永国说道:“你跟他黑疤一起去,如果他跟他手下敢动手伤人,你就帮那些住户一把。”话里的意思还是不放心黑疤。
    “黄奕,这几天你也不能闲着,你跟宁馨还是每天带着派出所的那帮人上门作作思想工作,不过你们只能下午去,上午与晚上交给黑疤他们。”
    “承青堂哥,你这办法有用吗?”林华显然对这个方法的效果有所怀疑。
    林承青笑了笑,“能用这一招解决七八家就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我也不指望这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黄奕有些好奇的问道:“林大哥,如果还有人不愿意迁走,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林承青这回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故弄玄虚,“下一步还是两手准备,让黑疤给那些不愿意搬的一些皮肉之苦,你们再在私下里做出一点小让步,提高一点补偿标准,如果这样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最好。”
    “如果不能呢?”这回是宁馨的问题。
    林承青脸上的笑容有些冷,“之后的办法就更多的,不过那时就要看市里面的决心了,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重新与市里谈判了。”
    “什么办法?”这回是黑疤的问题。
    林承青望了望一旁的宁馨的与黄奕,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接说道:“南方前几年就曾经出现纵火把不愿意拆迁的房屋连同里面的住户一起烧掉的事情,但最后官方的检查结果居然是住户断电后使用煤油灯不当引发的大火。”
    宁馨与黄奕脸上都露出一脸的不忍,但更多的是不敢相信。
    林承青说到这里没有再理会宁馨与黄奕两人,而是直接向下首的阿刚道:“阿刚,明天你就去把城关村的水电都断了,直接把变压器拆走,把水管挖走,记得之前提前通知自来水公司与供电局,让他们配合。”
    最后把目光直接投向了陷入沉思中的黄奕,显然最后那番话是对黄奕说的。
    第二天林华并没有在光华停留,而是直接去了左丹,宁馨原本想要跟着林华一起去左丹,但最后却被林承青留了下来,拆迁安置项目即将启动,宁馨现在是风华建筑公司的会计师兼副总经理,集资的事情还是需要宁馨坐镇光华。
    对于林华前往左丹呆上一段时间林海与林风都非常赞同,林风现在已经是城关派出所的副所长,林海也即将调任光华地区的源山县任公安局副局长,不过真正的任命肯定还需要到拆迁工作完结,或者还会更久,某些人现在都怕林华再次过河拆桥。
    林华去城关镇请了假,具体请假日假未定,城关镇的几位领导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很干脆的批了林华的假。
    其实林华请不请假都没什么区别,谁都知道他这个办公室副主任只是挂名而矣。
    离上次到左丹虽然还不到一个月,但左丹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没有光华那么引人注目,但也异常的显眼。
    路上的车多了,县城里的人多了,火车货运站外堆积的木料堆也多了。
    这些变化都直接说明了现在左丹的木料生意好了,县城城郊简易围墙围起来的锯木厂更是遍地开花,而且一家家都是拉足马力的在开工,看着这些情况,林华有些担心光华山里的树木很快就会被砍光。
    林华走进风华锯木厂,阿乐并不在锯木厂之内,守在这里的是一名新近安排上来的负责人,他告诉林华阿乐与阿青进山了,林华对他并不熟悉,在锯木厂呆了一会便直接去了木料公司的办公室。
    第九章牌局(上)
    这里林华的专用办公室依然留着,阿乐不是宁馨与林承青,他可不敢抢林华的办公室。
    林华并没有在办公室内坐多久,风尘仆仆的阿乐带着阿青便走了进来。
    一见到林华,阿乐便高兴的道:“华哥,来左丹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给我,我也好在公司等你啊。”
    林华笑了笑,直接向阿乐问道:“生意还好吗?”
    阿乐笑着直点头,随后有些奇怪的向林华问道:“怎么,华哥你不知道?宁副总可是让我每天都把前一天的账目送去光华交给她。宁副总没有告诉你吗?”
    林华奇怪的摇了摇头,不过没有深问下去,毕竟宁馨现在是光华唯一的会计师,这账目之前就说好了她说了算。
    “你们两个怎么一起进山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一听这话,阿乐来了精神,冲着林华便喊道:“华哥,我们发财了,我们在山里发现了一片楠木林,虽然不是很大,但也有近百棵,我正打算去林业局去把那一片的几个山头全部买下来。”
    “买山?”林华皱了皱眉头,整片山都买下来的情况林华当然清楚,这种情况一般都出现在道路不通的区域,买下山之后便需要自己修路,或者自己想办法把原木运出来。虽然买山的价格会很便宜,但如果算上修路的花费,最后能不能赚,反而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现在买原木大多是直接向各个林场购买,他们会自己运到山下或者是路边。
    阿乐一见林华的表情便清楚林华并不知道楠木的珍贵。
    “华哥,那里可有着几十棵楠木。”
    林华当然知道什么是楠木,楠木家具林华也见过。
    “华哥,楠木现在价格非常高,几千块一个立方,像我们这次发现的那片楠木林价格只可能会更高。”
    林华对于什么楠木并不关心,只是微笑着说道:“好了,我对楠木也不了解,这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只要求你们能赚钱,现在兄弟们多了,以后用钱的地方也会多很多。”
    林华经商原本为的就是给阿刚他们安排一条生路,其实他本人对钱财的要求并不高,他除了喜欢喝喝酒,还有就是二天一包烟,有时还更少,他并没有烟瘾,所以他现在对钱财并没有太大的渴望。
    阿乐对林华当然非常了解。
    “华哥,我正好与林业局的李局长有个牌局,你要不要去会会这位李局长。”
    “牌局?”林华有些不乐了,“阿乐,我好像跟你们说过吧,黄赌毒我们绝不能沾,你还记得那几个经常在天蓝蓝里猎食的小姐吗,还记得小兰吗,如果不是她好赌,她怎么会离婚,怎么会走上*那条路。
    林华对于阿刚阿乐等人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赌毒是绝不允许他们沾染的,就连嫖,林华也对他们有着严格的要求,那就是每个星期只准在场子里找一个小姐。
    看场子还有一点方便,那些在天蓝蓝里的猎食的小姐偶尔会义务服务一把,毕竟娱乐场所规定里面有不允许**一条,这就自然需要收买看场子的,另外就是还可以抽头,不过林华对这些皮肉钱异常的抵触,他有几名初中的女同学干的就是这一行。
    所以林华坚决不允许阿乐他们收这种钱,但林华却不反对另类的补偿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义务服务,总之这又不占用太长时间,又不影响正常工作,但次数上有着严格的限制。
    听了林华的话,阿乐连忙辩解道:“华哥,我们这不是去赌,我们其实就是去送钱的。”
    “送钱?”林华对于官场内的潜规则了解得并不多,最少他不知道牌局是什么意思。
    一旁原本很少说话的阿青笑着说道:“现在的领导一般不收礼,他们只收赌资,因为这不叫受贿,最多是个人生活作风的问题。”
    “我们想要买下那片山需要李局长帮忙,所以我邀他出来摸几圈。我刚才打电话向宁副总申请了三万块。”
    说着阿乐拍了拍夹在腋下的公文包,林华这才发现现在的阿乐也已经是人模狗样了。
    手腕上一块金色的手表,一套看上去就知道是名牌的深蓝色西装,袖口上还有一条非常漂亮的英文商标,白衬衫,红色羊毛衫,一条金纹红底的领带,一双光可鉴人的黑皮鞋,可惜皮鞋的下半部份全数被黑色的泥土覆盖。
    见到林华望向他的皮鞋,阿华不好意思的扯了扯裤腿,露出一双洁白的羊毛袜。
    林华直接失笑出声,现在的林华怎么看怎么像是暴发户的典型范例。
    阿乐见林华打量他身着的行头,连忙解释道:“上次宁副总来左丹,说我没有一点木料公司经理的派头,是她让我弄套这样的行头好跟那些南方的木材商谈生意的,这一万块也是宁副总特批的。”
    阿乐出生于光华城郊的一个村庄,入伍之后又跑了三年的青藏线,对于服饰确实是不了解。
    林华笑了笑,摇了摇头,道:“没说你买错了,做生意,行头自然重要,只是我觉得你小子披上黄袍也不像太子,你袖口上的商标呆会去剪了,谁穿西装还把袖口上的商标留着的!把袜子换了,穿西装有谁穿白袜的?另外你的领带以后去换一条朴素点的,让卖领带的帮你挑一条。”
    阿乐打量了自己一番,虽然不明白林华为什么会有这些古怪要求,但习惯性的还是点了点头。
    随后一行三人前往左丹县的电力宾馆,这里虽然不是左丹最好的酒店,但也仅次于县政府下属的县招待所,一般像林业局这样的小局领导都会呆在这个等次的宾馆里。
    县招待所那是县领导的活动地盘,这些什么局的局长副局长之类的自然不会在他们的地盘上出现,如果出现,那就是自不量力,自讨没趣了。
    左丹县林业局的李局长林华有过一面之缘,林华跟着父亲林海曾经拜访过对方,一个挺着将军肚,留着一个洋气三七开分头的中年帅哥。
    一见到林华,李局长显得非常高兴,任何一个领导跟企业打交道时都喜欢直接面对企业老板,第一有面子,第二说什么做什么都方便,最后就是老板自然比下属财大气粗。
    “林华同志,你什么时候到左丹的?”说着又向一旁的阿乐抱怨道:“小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老板在左丹怎么不提前提醒我呢。”
    林华现在挂着光华市城关镇办公室副主任的名头,就级别而言,相比起一个县林业局局长也相差不了多少。
    林华微笑着说道:“李局长,你这可就错怪人了,我也是刚到。”说着望向了站在林局长身后的两名中年男子。
    第九章牌局(下)
    李局长见林华望向了自己身后的两人,便笑着指着一名戴着一幅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道:“这位是广东来的郑繁,郑先生,他可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家具企业的老总。”
    说着又指了指另一位同样挺着将军肚的三十余岁男子道:“他是我们林业局新任办公室主任,吴迁,吴主任,这次我就是特意带他来见见各位老板。”
    随后又向自己身后的两位介绍林华道:“林华同志可是典型的年少有为,你俩前几天问的我风华锯木厂就是他的,光华市城关镇办公室副主任,而且还是光华风华建筑公司的老板,现在光华市的拆迁项目就是他承接的。”
    介绍虽然短,但却直接点明了林华的身份,不但说到了他的职位,还说到了风华锯木厂,这是指明林华有钱有实力,而点明拆迁项目的目的就是告诉身后两人林华就是光华的地头蛇,而且还是实力最强的地头蛇。
    拆迁项目大多由本地实力派人物承接,这在各地都存在这种情况,特别是中小城市。
    大家微笑着握握了手,随后林华与那位吴繁老板加上李局长吴主任便直接坐上了房间中早已准备好的麻将桌。
    来之前阿乐便叮嘱过林华,一定要输钱给李局长,上桌的林业局官员也要输给他一小部份。
    半张一炮,加上林华本就不怎么会,这输钱的速度自然慢不到哪去,吴繁吴老板显然也与林华是同样的目的,两人倒是不甘示弱的轮流放炮。
    不过吴繁倒是三把炮之后能赢上一把,而林华则是不停的扔钱。
    四五圈过后,坐要林华身后的阿乐向正红光满面的李局长问道:“李局长,我们公司想买一片山林,不知道我们应当办哪些手续?”
    有林华与吴繁两个冤大头不停的送钱,本就是大头的李局长大人身前已经摆了好几叠。
    李局长心情非常不错,一边摸牌一边笑着向阿乐问道:“你们也想买山?看中哪一片山林了?”
    “黑石岭那一带,最近木料生意太火了,山外的几个林场的货源都不足,我们想自己去伐了。”
    最近左丹的木料业确确实实是红火了起来,从上到下各项收费减免了近一半,前来进货的商家转眼间就多了起来。
    “黑石岭,那一带好像不通路吧?你们真买下那里?”李局长是左丹的老林业,是一步步爬上的县林业局局长,左丹的山山水水自然是清清楚楚。
    林华一把扔出手里的牌,一边笑着说道:“路我们可以自己修,现在主要是要保证货源,那里的原木都不错,离最近的出山公路也并不算太远。”
    “胡了,林华,你又放炮了。”林华刚才的炮让李局长又胡了。
    接过林华递过来的钞票,李局长笑着道:“既然你们想这么干,我们林业局自然没有任何的问题,那片老林子里确实有些好树,不过你们修路也是为左丹林业事业做贡献,这样吧,一亩一百块给你们公司吧,你们自己去量量需要多少,到时我再派人跟你们去核实一下。”
    林华一听一百块一亩,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而李局长还以为林华不满意这个价格,一边洗牌一边又接着道:“原本这价格是还可以少的,只不过那片林子里有一片楠木,这个局里是有记录的,一百块的价格已经是最低价了,绝对不可能再少了。”
    搓完麻将,一顿大吃大喝之后,林华三人直接回了办公室。
    原本看正常情况,吃好之后还需要玩好的,只是左丹县城实在是小了点,几个叫得上号的玩乐场所并不适合像县林业局局长这样级别的官员进入,不但容易见到熟人,还有可能会碰到县里的各级领导,如果真碰了面那就不好玩了。
    所以玩好就直接省了。
    回到办公室,三人对坐之后便抽起了闷烟。
    “阿乐,这山里的林子真的是一百块一亩?”
    他虽然也是林业子弟,但他从小就爱疯爱闹,一般很少着家,之后又入伍三年,退伍之后又大部份时间都放在天蓝蓝,后来更是去了光华林场,而林海在家中也很少谈论工作,加之光华市各个林场以往的生意也不怎么样,所以对于山林价格林华并不十分了解。
    “一百块只是官面上的数字,私底下给林业局的几位领导要补上三五百块一亩,另外黑石岭那一片林场的几位负责人也是需要打点的,另外还要算上逢年过节给林业局各级干部的支出,还有自然是像刚才这样的牌局,刚才我们输了两万多,其它几名领导可以少点,但每季度最少也要每人一两万。”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外忽然传来之前一同打牌吃饭的郑繁那特有的普通话。
    “林主任,在不在啦。”
    林华虽然奇怪对方怎么会大晚上的来见他,但还是亲手打开了门。门外果然是戴着一幅金边眼睛的郑繁。
    “林主任,我就知道你们会在这里。”
    林华笑了笑,连忙将之让了进来,阿青也给他泡了杯茶。
    坐下后,林华才笑着问道:“郑老板,你这个时候来找我,有事吗?”
    郑繁笑了笑,喝了一口茶之后才说道:“我是为之前李局长说的那片楠木林而来,李局长说林主任在光华市实力强大,所以我想跟林主任一起做生意,不知道林主任有没有兴趣。”
    对方显然是李局长介绍来的,至于所说的实力强大,显然还是看中了林华在光华市的人脉或者他那凶名了。
    “做生意我当然感兴趣,只是不知道郑老板打算跟我一起做什么生意?”
    “我是做家具的,自然还是打算做家具,不知道林主任对这生意感不感兴趣。”
    林华于木材行业并不了解,对于家具行业就更不了解的,林华的目光直接投向了阿乐。
    “左丹县现在来的木材商人大多是做家具的,山里那些上了年岁的树都非常适合用来做家具,特别是楠木,最近的楠木价格是一天一个价。”
    阿乐的话刚落,郑繁便接口道:“楠木家具现在的行情非常好,光华这片大山里楠木的数量也不少,如果我们能够买下所有的楠木,以现在市面上的楠木家具价格,我们绝对可以大赚一笔。”
    “买下所有的楠木?”林华奇怪的反问了一句,这句话也显然是郑繁的重点。
    郑繁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当然,如果我们能控制光华所有的楠木资源,那么赚钱自然就会更加的容易,楠木,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我也相信今后的价格还会涨。”
    停了停,郑繁又接着道:“当然,我说的只是那些百年以上的楠木。”
    第十章见不得光的协议(上)
    林华沉思了一会,最后才向郑繁问道:“郑先生,说说我们具体怎么合作”
    “我会在左丹建立一家家具厂用来专门生产楠木家具,我希望林先生能控制住光华所有的楠木货源,特别是百年以上的楠木,最好让他们一根也不能从光华流出去。”
    郑繁的味口显然不小,这个要求说出来容易,但真想要做到可就不容易了。
    “这么做,很困难。”林华也不遮遮掩掩。
    郑繁笑了笑,“我愿意用比市场价高一成的价格收购。”
    没等林华接口,一旁的阿乐便直接摇头道:“这不可能,市面上的市场价本来就不高,一成的溢价对于我们来说风险太大,如果真能垄断所有的楠木,我们还不如自己开家家具厂。”
    郑繁笑了笑,对于阿乐的最后一句话并不为意,而是直接向林华道:“其实想要垄断楠木生意是非常容易的,现在知道光华市楠木资源丰富的人并不多,以林主任的能力,现在就可以想办法圈下那些有楠木生长的成片山林,而其它零散的楠木则可以在左丹县设立收购点,或者到时安排人手在出山的几条公路上用正常的市场价收购。”
    林华皱了皱眉头,道:“你是说我们自己设卡收购?”
    这种情况在林华记忆中并不少见,光华市有些地方的村庄还曾经出现私设关卡收取过桥过路费的事情。
    郑繁笑了笑,“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我们只需要用正常的市场价格收购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只要控制住不让那些家具商进入就行。”
    停了停,郑繁又笑着向阿乐道:“现在的家具可不是简单的木匠活,特别是像楠木这样的木材,款式设计,功能设计等等,这里面可都有专门的学问。”
    林华笑了笑,对于楠木家具林华也不是没有见过,那种新奇的设计确实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做出来的。
    “郑老板,你说的虽然简单,但这一成的溢价我不会冒这个风险,不过我可以保证可以正常供给你楠木。”
    郑繁皱了皱眉头,问道:“林主任,你难道就不考虑考虑。”
    林华断然的摇了摇头。
    郑繁沉吟了一会,接着说道:“林主任,要不我再提高一成,两成的溢价对于楠木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一听这话,林华的神情便冷了下来,因为他感觉对方的话语就像是一种施舍,很像打发叫花子,虽然这只是林华的一种错觉。
    阿青一见林华的脸冷了下来,便直接开口道:“郑老板,我们华哥对这生意不感兴趣,你可以走了。”
    郑繁一脸失望的离开,阿乐忽然说道:“华哥,其实这郑繁说的方法我们确实可以一试,最少这圈下成片的楠木林的方法可以用用。”
    停了停,阿乐与阿青对视了一眼,道:“其实我与阿青也想开一家家具厂,按左丹现在的砍伐速度,相信不久之后就只能进山里的林场进货了,到时成本肯定会上涨不少,利润自然也会下降,加上今后做木材生意的越来越多,价格也肯定会下降。”
    林华倒也不反对开家家具厂,最少阿乐担忧的确实是一个事实,“你们想过家具厂应当怎么开吗?”
    阿乐脸红了红,过了一会才说道:“我们打算先在光华招一批木匠,先从最简单的家具开始。”
    林华思索了好一会,最终才说道:“你去跟宁副总商量一下,她是见过世面的人,问问她的意见,然后你去南方那些大城市的家具厂看看,回来之后再给我具体想法,这样行吗?”
    阿乐高兴得直点头,对于林华的这个提议他哪会反对,又可以玩,又可以去大城市看看。
    林华在左丹的日子其实也不安稳,光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最快的通过电话传到他的耳中,其实林华呆在左丹也只是一个官面上的表态,为今后万一出问题时作推卸责任之用。
    黑疤的第二次行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最终退缩的只有五户,还是有三十二户继续不愿意配合拆迁工作,而且这三十二户也都不是简单货色,其中有五户还是一家人。
    五个跟茅坑里的臭石头一样硬的老头,五兄弟,一路货色,比黑疤一伙人还凶,黑疤就被其中一个老头的石头砸了一下缝了五针,恨得黑疤差点就叫上兄弟带上家伙去报复了。
    城关村最大的姓有五家,张,马,肖,周,李,在光华市也曾风光过,在旧社会,光华城这一片原本就是这五家的天下,就连林家那时候也只能呆在乡下。
    这五个老头姓张,都是脾气大,子孙满堂的主,五兄弟算上儿孙,壮劳力足足有三十来号人,虽然在光华的只有十多人,但五户人家本就住在一块,攻防互助之下,别说黑疤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就连市里也同样没有办法。
    五个老头那是一个典型的油盐不进,认为这片地是祖产,是祖辈留下来的,他们是坚决不愿意迁走。
    黄奕与宁馨是每天去五家做工作,但根本就毫无效果,留下的其它二十七户见这五家雷打不动,有几户原本松动的也慢慢变得强硬了起来。
    转眼过了半个月,剩下的三十二户一点起色也没有,面对五户紧紧抱成团的情况,拆迁工作就像遇到一座大山一般。
    还好先期的工作还算比较顺利,拆除了大部份应拆建筑,清理完毕之后,已拆迁地块上的项目也都顺利启动,这才让林承青等人能够轻松一点,不过正地标到剩余三十二户地块项目的公司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拆迁工作陷入僵局之后,林承青与宁馨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林承青充分的发挥“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大无畏精神,对市里各级部门以及急待施工的施工单位的压力不管不顾,开始全力启动拆迁安置房项目。
    其实主要的还是去拆迁户家中收讨集资款,毕竟林华的风华建筑公司本就是一个皮包公司,除了只够作为启动建设资金的五十万之外就只剩下风华建筑公司的空头了,不事前收取集资款这楼还能怎么建。
    另外就是根据拆迁安置房的原来规划,向市建设银行第一期贷款五百万,这是市政府的政策性贷款,风华建筑公司很容易就拿到了这笔钱。
    在光华这地面上,敢卡扣应当属于林华钱的可能还没有,拆迁正式启动后现在谁不知道林华就是光华第一混混,更何况当时去找建设银行光华市分行副行长的林承青还带上了黑疤跟阿刚。
    在建筑行业,正儿八经的建筑公司想要拿到贷款,想要拿到工程款只能带上小鱼去钓大鱼,只有像林华的风华建筑公司这样的除外,谁都知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
    第十章见不得光的协议(中)
    兄弟们~!!给几票吧~!这数据;太难看了~!
    ****
    阿乐几天前就带着两个手下去了南方考察,林华不得不坐镇左丹的木料公司,而阿青则负责锯木厂以及货源。
    还好林华还算聪明,对木料生意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特别是对木料公司,毕竟这是他的第一份生意,这两月还算了下了一番功夫,最少处理公司生意来还算是有模有样。
    这天阿乐才刚开始办公便接到了林承青的电话,他们一行数人已经在来左丹的路上,让林华派人去帮他们订一家酒店。
    林华最后派人在县政府招待所直接订了五间房,其实他这大半月也住在那里。
    安排了林承青一行七人之后,林华才开口问道:“承青堂哥,你们怎么都来左丹了。”
    跟随林承青而来的不但有宁馨,还有三名与林华有过一面之缘的工程项目负责人,这三人负责的项目正好是现在拆迁进行不下去的三十二户地块。
    林承青笑了笑,道:“最近我看了左丹这边的账本,生意不错,正好顺路过来看看。”
    林华当然不会信这话,如果这样就不必要带着三名工程项目负责人来了。
    停了停,林承青才又接着道:“我打算在左丹跟张家谈判。”
    “谈判?”林华有些奇怪,虽然他知道下一步的拆迁方法就是谈判了,但显然不明白为什么会到左丹来谈判。
    “光华市太小,如果被人发现我们跟张家人接触,其它二十七家知道后肯定也会跟张家人学,所以我将地点安排在左丹,黄奕已经去找他们五家作得了主的人了。”
    坐在一旁的一名周姓项目经理对这个步骤显然非常了解,喝了一口茶之后微笑着向林承青笑着道:“林总,说实话,我对谈判解决目前的情况没什么信心,据我所知,张家五个老头在自己家里都非常强势,说服了他们的后人并不一定就能说服这五个老头。”
    说完又向一旁的林华道:“林老板,其实我觉得根据市里面的暗示采取一些手段是必要的,毕竟贵公司今后还有几个大的拆迁项目,如果这次谈判的风声真的传出去,对贵公司今后的工作可是会非常不利。”
    没等林华接口,一旁的宁馨笑着回道:“周经理,强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我想现代社会,谈判也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更何况我们老板是城关镇办公室副主任,违法手段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周姓项目负责人听了这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向宁馨道:“宁副总在国外呆了几年,肯定不知道现在国内的情况,市里有位领导就曾亲口对我们说过,非常手段有些时候是必要的,特别是在非常时刻,我们三家现在光华一共有数百人等着地方开工,一天的损失光员工工资就是十来万,如果目前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最少我们公司是坚持不住了。”
    另一名看上去非常精干的三十余岁项目负责人也缓缓的接口道:“林主任,说句你也许不爱听的话,在国内,以拆迁项目来论,你的风华建筑公司是最手软的,在南方很多城市,一般来说最多是两个星期开数拆迁完毕,有些时候,道理完全是可以事后再论的,现在耽误的可是大家,所有人的时间。”
    两人一上来,直接就把矛头对准了林华,很有可能这些日子实在是把他们逼急了。
    林华笑了笑,装横作样的道了个歉,不过谁都知道这根本就没有诚意。
    下午,黄奕一行两辆小轿车带着八名中青年男子驶入了左丹县招待所,还好作为县政府机关的下属招待所,有着数间大会议室,这原本是为左丹县政府官员特别准备的,县里很多领导都喜欢直接在这里开会研究重大问题,而不是在县政府的会议室里。
    当招待所有房门由服务员缓缓关闭之后,黄奕直接笑着向一名身着深色西服的中年眼镜男介绍林华道:“这位就是风华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林华先生。”
    之后又向林华介绍对方道:“这位就是张家二大爷的大女婿,姓符名振生,是我省省报一位著名的记者,记者可是无冕之王,我们市里很多工作都需要符记者多多帮忙。”
    黄奕这番介绍也有些搞笑,不过也是在提醒在座的人要小心对待。不过出现一名省报的记者,在座的所有人都有些失神,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怕的就是记者,因为很多事只有记者才有能力把他闹大,一名( 混在官场  ./2187/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