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国天子》第六十六章会师冯诩郡(给个订阅支持)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七月二十六日,也就是第二天,苏定方击败八万想去长安勤王的隋军时,冯翊郡太守箫造叫来各位将领共同议事。
    “各位,军中已经断粮三天,该如何是好?”
    看着帐内的各位高级将领,箫造装模作样,唉了一口气的说道。
    各位将领我看你,你看我,都能看出对方脸上的一脸菜色,以及那一道投不投降的眼神。
    这些天来,根本是无粮可食,五万士兵只能去挖草根和吃树皮渡日,几乎陷入饥~饿的绝地。
    要说在当地征粮,不好意思,百姓们缴纳的粮食已经运到永-丰仓里。
    抢的话不合适,他们是留守关中的隋军,又临近长安_城,影响不好。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箫造自然不会答应,反而通过各种理由积极阻止。
    填饱肚子,开什么玩笑,那怎么投降?
    屈突通老将军都投向了赵家军,兵围长安的那一天即将到来,北地几郡的军队南下又如何。
    只要赵家军死死据守住军事要地,使北地援军无法南下,只能坐视长安被围攻,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那还不如主动投降,为自个博个好前途,以及必要的退路。
    “太守,不如,我们降了吧。”
    一名将领站出来,小心翼翼的说着,期间还望了箫造一眼。
    军中已经是怨言四起,照那势头发展下去,迟早要发生兵变,可能就在最近几天。
    情愿空饿着肚子驻守在黄河边,也不愿意叫人运粮食来,就算是回去冯诩郡再来都好,谁都没意见。
    可结果呢,五万隋军一直在原地干等着,饿坏了肚子。
    是的,箫造等高级将领并没有告诉五万隋军真正的实情,反而掩饰下来。
    要不是军纪严明,并且身为一支精锐,早发生大规模的兵变。
    投降一事,箫造自是十分欢迎,便作出一副犹犹豫豫,欲言又止的模样。
    “太守,我们降了吧。”
    看箫造面露犹豫之色,各个将领哪能不清楚,这是想要一个台阶下而已,立即纷纷劝说道。
    “好,为了五万将士的安危,不管什么后果由我承担。”
    “依你们所言,降了。”
    箫造的语气里充满无奈,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一!品¥侠
    其实,在心底已经乐开了花,一切进展非常顺利。
    “是,太守。”
    当即,箫造为首的高级将领宣布退兵,并向所有士兵告知具体的原因。
    放在之前,或许会反抗这一道命令,可现在,完全不一样。
    五万隋军士兵得知冯诩郡已经失守,赫赫有名的屈突通老将军归顺赵家军,士气本来就十分低落。
    现在,已经是三天三夜没粮食吃,仅仅依靠树皮和草根渡日,早已经是饿得前匈贴后背。
    毕竟,军队不比普通老百姓,体力消耗得更快,对粮食需求的量更大。
    箫造一说之下,基本上不用费太多口舌,也没遇到什么太大的阻力。
    五万隋军二话不说,在龙门关里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愿意和箫造前去投降。
    当天下午,箫造撤离黄河岸边,率领五万隋军在冯翊郡城下集体投降。
    驻守此地的侯君集下令,将准备好的粮食和酒肉都拿出来,让五万隋军放下武器,到城内分发食用。
    高强度的训练,连续饿上三天三夜,老远闻着香味,五万隋军几乎十分享受,都想哭了。
    但感觉,不闻还好,一闻到香味,浑身更加无力,饥饿感疯狂的席卷整个肚皮。
    饿急的隋军狼吞虎咽起来,完全来不及去嚼碎,直接咽下肚去。
    部分士兵更是夸张,右手塞米饭,左手塞肉干,一下子吃得太急,竟然活生生将自己噎死在原地。
    · ······求鲜花···· ·······
    吃饱喝足,五万隋军前所未有的满足,倒是感激起赵家军来,归顺后的忠心反而提高不少。
    早已等待多时的赵志收到侯君集的来信,还有已方将士前来接应,彻底放下心中的疑惑,率十七万将士渡过黄河。
    接着前往冯诩郡城,与第二路大军完成会师。
    七月二十七日,赵家军完成会师……
    第一路十七万大军,由赵志带领,褚遂良、房玄龄、尉迟恭军前听命。
    第二路十六万大军(包括最近归顺的隋军),由李靖带领,裴仁基、侯君集、苏定方军前听命。
    ..... .... .......
    两路赵家军一同汇合,共计三十三万!
    长安城已经近在咫尺,即将迎来帝王之业的真正开端!
    对此,针对防范关中以北边地隋军援兵一事,赵家军作出相应的兵力部署。
    扶风郡,以陈仓和郿城等军事要地为主,驻守四万步军…
    冯诩郡,以郡城和蒲的军事要地为主,驻守三万步军,一万骑兵游戈平原地带。
    京兆郡(长安的别称),有宜君、上宜和潼关等的军事要地为主,驻守五万步军。
    榆林郡和定襄郡方面,派出五万骑兵立即南下,迫使边地隋军不得回援,策应主力军队攻打长安,减轻前线抵御军队的压力。
    倘若边地的隋军执意不回援,利用骑射之术,以及骑兵的灵活性扩大战果。
    另外的二十万大军则将团团围住长安城,并且,展开一系列的攻城血战,直至拿下这一座千年古都为止。
    此一战,将决定着未来几百年的历史,王朝天下会归于何人,万民百姓的兴亡与悲乐。
    那么……
    华夏天下!
    帝王之业!
    便在今朝!。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