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国天子》第四十九章千载难逢的时机(给个订阅支持)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赵家军整体上以步军为主,骑兵十分稀少,整整三十七万大军才堪堪只有三万而已,比例十分失衡。
    而且还有一个就是,骑兵相当于现代的陆地坦克,地位在冷兵器时代来讲,说是巨无霸都不为过。
    无论是对争霸天下,亦或者是对外蛮夷征战,都是必不可缺少的强大兵种。
    考虑再三,赵志花掉八万龙气点兑换出两万轻甲骑兵,并募兵一万有骑射之术基础的新军。
    六万将士中由老兵带动新兵,兵加强训练,使得骑兵能早日发展壮大。
    最终,成为赵家军一把所向披靡,横扫所有对手的杀伐利剑。
    除此之外,赵志将剩余的一万龙气全数兑换成锦衣卫,并以一百人为骨干,向天下各地渗透。
    军事或者政事情报,都显得极其重要,将来还16可以暗中监视为非作歹的官员。
    特殊机构锦衣卫的建立和发展,于公无私,都必不可少。
    “主公,大喜,大喜之。”
    房玄龄急匆匆的走进统帅府,高举着一封信,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不复往日的稳重。
    能使房玄龄如此失态,想必,肯定是一件大事,而且可能对赵家军有利。
    “好,好,好。”
    怀着这样的想法,赵志接过信翻开一看,随即,连声叫了一个好。
    “立即召集所有的文臣武将即刻前来议事。”
    压下那一股子的兴奋,赵志明白,他毕生追寻的志向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诺。”
    房玄龄快步走出府邸,立即去传达赵志的命令,显然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天下可期,帝业可成!”
    仰望着万里晴空的蔚蓝色天际,赵志静静站立着,华夏大好河山将由杨姓更换为,赵姓!
    信上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造反,并切断高句丽前线的所有后勤补充,已经和隋帝杨广彻底撕破脸皮。
    赵志这才猛然想起来,第二次远征高句丽的撤离原因,确实是杨玄感起兵造反,隋帝杨广不得不回师。
    在历史上,杨玄感确实曾率军攻打东都洛阳,倘若不是一步错,步步错。
    那么,杨玄感绝对能给予大隋致命的一击,其国运将提前几年结束,没有半点夸张对成分。一!品¥侠
    统帅府内,众人分坐两边。
    文臣一列,褚遂良,房玄龄,长孙无忌…
    武将一列,李靖,裴仁基裴元庆父子,苏定方,尉迟恭…
    一时,人才济济,集聚一堂。
    “主公,此乃千载难逢的时机,我军必须抓住这一战机。”
    新加入赵家军的长孙无忌当先出列,清亮的眼睛里,折射出一道精光。
    “主公,杨玄感无非有三个战略方向。”
    “其一占据涿郡切断远征前线军队后路,其二进取关中长安奠定帝王基业,其三攻取东路洛阳威震天下这一路。”
    比起三个手指头,房玄龄指向地图,笑着说道。
    “那么,杨玄感会选择哪一条?”
    即便知道,赵志还是照常发问。
    以便长孙无忌和他们能相互认识,更好的出谋划策,凝聚出强大的团结力。
    “依照杨玄感的进军路线来看,有八成可能会攻打东都洛阳。”
    苏定方接过话题,看着议事堂里的地图,说出自己的见解。
    “苏将军所言有理。”
    同样在仔细端详地图的裴仁基深以为然,赞同着。
    而尉迟恭和裴元庆不是很懂此事,只好边听边学习,等待接下来的作战命令,还是上战场杀敌适合他们俩。
    “主公,可遣一使者与杨玄感结盟,我赵家军负责攻取长安,他们负责攻取洛阳。”
    “如此,平分大隋王朝的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
    联想到其中的关键地方,褚遂良上前几步,阐述道。
    “主公,不必遣使者,相比赵家军,此时势力弱小的杨玄感需要一个强大外援,。”
    “而我方,无论是军力还是声望,都在天下之首,必定会主动与我们结盟。”
    说到这儿,长孙无忌微微摇了摇头。
    显然,这一个方法更加显得高明,可以使赵家军在结盟中占据主动。
    “我所料不差的话,杨玄感还会免费送来大量粮草器械给主公。”
    似笑非笑间,房玄龄接着说道。
    “依你们所言。”
    看着一条条精辟,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的建议。
    有如此能臣,加上强大的军队战斗力,赵志也免不得有一点激动,以及对未来帝业的期待。
    “药500师,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志看着一直尚未开口,并在原地沉思着的李靖,开口询问道。
    “主公,一旦南下,我方不战则已,战之则需要以雷霆之势攻取关中长安。”
    “如此,攻打东都洛阳的杨玄感将首当其冲,受到天下援军的围攻,我们便能利用这个时间肃清关中之地的隋军。”
    带着语气里的丝丝喜悦,李靖一脸沉着,掷地有声的说道。
    “拟令,七月初三,二十万赵家军在太原誓师南征。”
    随着那道威严有力的声音,褚遂良徐徐写下将令,宣示着赵家军将迎接帝王之业的开始。
    心下,也是控制不住的激动,追随主公创建帝国。
    “诺!”
    一众文武站好,整齐列在一起,纷纷朝赵志跪拜。
    即将南下攻取关中长安,一众文武难免热血沸腾,情绪高涨。
    多年的志向终于能开始施展抱负,跟随这样的明主,天下之大幸,臣子之大幸。
    千秋功业,便在今朝!
    帝王之业,指日可待!。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