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我是工业之神》136章 95式的前世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之前曾经说过华夏军方的现役轻武器问题很多(这个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垃圾),当然这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判断,其实本质还是华夏工业实力不足设计水平底下的结果。
    95式突击步枪的确是漂亮,这点毋庸置疑,而且它比老八一也轻。说到枪的重量,许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华夏军方对枪的重量如此的计较?华夏陆军有自己的特点,一向以来是靠两腿作战,对于装备的重量更是两两计较。
    而美军则半个多世纪前就完成了机械化,他们的步兵很幸福,只需要坐车到达作战地点,然后下车作战,重量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的(然而21世纪初的美帝未来步枪选型的时候对重量控制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最终导致计划失败也是神经病……)
    谈到美军,还不能不说一下他们的武器设计思路的特点,就是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杀伤敌人,因此,对于精度,米国人有着独特的偏执。而前苏联人则是不折不扣的进攻主义思想,进攻就是讲求用最大的火力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尽可能的接近到近距离内,将敌人赶出阵地,为了能连续不断的进攻,武器首要要求是皮实耐用,至于精度,在足够近的距离上,精度并不重要-。
    因此,苏式武器和美式武器的特点很明显的表现在了AK47步枪和M16步枪上,许多人迷恋M16的精度,却痛恨它的可靠性,许多人封AK47为枪王,同时也对它的精度耿耿于怀。
    水了这么多字和华夏的95式突击步枪有关系吗?有很大关系。华夏的轻武器,以前一向是跟随苏联模式走,即注重可靠性,而精度其次。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华夏跟苏联不同,奉行的是国土防御政策,防御方更注重的是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将敌人击毙,而不是倾泻弹雨。
    这一点一直在对越反击战战前大家一直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56冲和56半的组合足够用了,56半作为远距离的精确射击对方冲锋的敌人,56冲则负责靠近之后的敌人的压制任务。(这一点当然也跟但是高层的意识不足有关系,一枪消灭一个敌人的思想在当年一直占据着华夏陆军的思想,其实就是穷逼,心疼子弹)事实证明,一枪消灭一个敌人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
    在对越反击战前阶段,华夏陆军意识到在丛林山地作战,精确这个在平原作战的优点并不这么适合了,在复杂的地形上,作战往往是遭遇战,谁能抢先倾泻弹雨,那么他就能取得战斗的主动权。
    因此,华夏陆军大量的撤装56半,普通士兵都装备上了56冲。更轻更短小的79冲锋枪也被从冷宫中提出来,改进称之为79丛林冲锋枪(79冲锋枪并不是一支成功的枪,这里就不具体讨论了)。
    56冲锋枪下放到部队后,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56冲的后坐力以及连发精度问题(AK47是为老毛子设计的,体型力量远强于东亚人,所以后坐力太大),部队普遍反应这个问题,于是高层决定在56冲的基础上改进,最终改进成为81式突击步枪。
    81式突击步枪是AK47改型中最好的一款,这一点连AK-47的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都这么说。在可靠性上与AK47差不多,甚至更好一些,而在精度上,AK47则比不上了。
    · ····求鲜花 ··
    然而在81突击步枪出现的时候,前苏联和米国,以及西欧等国家,早就已经装备了5.56毫米,5.45毫米的小口径步枪。
    而华夏但是也在论证小口径的可行性,却迟迟没能决定,因为华夏此时的军方高层许多都是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对日本的三八大盖有很深刻的印象,即杀伤力不足,而基层的普通士兵也普遍认为,口径太小杀伤力不够(三八大盖是6.5mm口径,在当时属于小口径步枪)。
    .
    这期间,小口径的M16的故障率频频,也让华夏军方心存怀疑,固然,小口径能多带弹药,能让士兵更久的持续战斗,然而,如果7.62毫米子弹一发能解决问题,小口径需要2--3发,甚至更多的时候,这个减负有必要吗?当然没必要,如果小口径故障比现装的步枪要高,那更不能接受了。
    在疑虑中,81式突击步枪这支当年为了应急而做的过渡枪,在岗位上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士兵们从小八一,直到把它叫成了老八一。
    81步枪的确是老了,或者说它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急需一支新枪内替代它。轻武器的设计思路一直在变,现在已经迈入光学瞄准具作战的时代了,而小口径拜技术成熟所赐,现在也成熟了。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自己的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就是95式突击步枪。。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