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我是工业之神》100章 悲催的华夏半导体教父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把他的资料传给我!”
    “是,老板。”
    张汝京(RichardChang),194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次年移居台湾(原因就不用多说了)毕业于台湾大学,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从德州仪器离职以后,张汝京在华邦电和中华开发资金的支持下,主导成立了世大半导体。这是继台积电、联华电子之后,台湾的第三家晶圆代工厂商。
    晶圆代工是由张忠谋(台积电的掌控者,目前世界上最大晶圆代工厂)在1987年开拓出来的一种全新产业模式。在台积电出现之前,全球的IC供应商都是IDM(有自己的芯片制造能力)厂商,也就是说每个IC厂商都有自身的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工厂,但随着工艺的演进,芯片生产成本的增加,升级晶圆厂就成为每个IC供应商的一个“头疼080”的问题。时任台湾工研院院长的张忠谋在和业界同侪讨论了以后,认定做晶圆代工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于是在1987年成立了台积电,改变了半导体产业格局。
    回到张汝京创业世大的1997年,当时台积电已经成立了十年之久,营收也高达13亿美元,盈利更是达到可怕的5.35亿美元。也就是在那一年,台积电在米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春风得意的张忠谋迎来了张汝京的“挑战”。
    张汝京用了三年时间就创造出一个足以挑战台积电的世大半导体,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被台积电釜底抽薪,高价从世大半导体的大股东手里收购了全部股份。
    雄心壮志的张汝京只能黯然离开。
    世大的出售已成定局,壮(beae)志未酬的张汝京带着出售股票的钱、技术还有创业的激情北上上海,成立中芯国际,开启了另一段传奇。其实在进军大陆之前,张汝京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校长田长霖的牵线下,有意在香港的数码港园区兴建晶圆厂,但最后因为地价太贵而终止。之后才有了转战上海的决定。
    可以说,中芯国际的建立,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体。2000年四月,中芯国际在上海成立,给全球半导体产业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也开启了张汝京的第二次辉煌,这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大的辉煌。
    然而事情不会这么结束。
    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兼CEO张汝京宣布辞职,正式进入LED研发制造及LED相关应用产品领域,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在国内投资了4家LED企业,涵盖LED上游衬底材料、芯片和下游照明应用领域,投资金额超过35亿元,致力于环保与健康领域。
    看起来还可以是吧?
    其实他又是被自己的老对头张忠谋给搞了。
    这次他祭出的“大旗”是专利侵权。
    其实在中芯国际刚成立九个月的2002年初,台积电就以公司离职员工涉嫌通过电子邮件将公司重要资料外泄为由提出诉讼。在当时,张忠谋还因为中芯国际频频挖角台积电而苦恼,甚至还在台湾起诉离职员工,理由就是这位员工涉嫌向中芯国际输送12寸晶圆厂的配置、设计图和晶圆的制程和配方。之后台积电还在米国加州联邦法院对中芯提出诉讼。后面双方的诉讼频发。
    到了2009年11月10日,台积电和中芯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根据中芯国际官网的资料显示,台积电将在全球结束对中芯国际的诉讼,而中芯国际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掌舵人张汝京离职,出售8%的股份给台积电。
    二张交锋,可怜的张汝京同志又一次一败涂地。
    杀父之仇也不过如此了。
    其实在电子工业这个业界,专利权这玩意就是一笔烂账,根本算不清。后世三星挖角梁孟松,在制程工艺上一举追上台积电,张忠谋就一个屁没放。再后来华夏又从三星挖走了梁孟松,三星也一个屁没放……
    只能说张汝京后台太弱了才会三番五次被张忠谋怼。
    其实在后世老张的故事还没完……
    堪称华夏半导体行业教父的张汝京又于2014年创立了300毫米大硅片项目的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即将成功的2017年,再一次被扫地出门,原因是主要来自于目前资方要求尽快量产的压力。现任主导者张汝京先生过多给中国本土供应商提升良率时间,而导致的新昇量产时间的延长。
    其实就是投资的政府人员急于出政绩而不顾科技生产的正常规律把老张给踢了……
    不说了,眼泪都要出来了。。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