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韩信之征战天下》第118章 萧何归来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参与抢掠比赛的梁胤鸣,很快被钟离昧生擒了。
    钟离昧命人把罪行累累的梁胤鸣押到兰陵县城,当众对这名暴徒进行处决。兰陵县城的百姓深受其害,没有一家一户能幸免于难,众人群情汹涌,在梁胤鸣被处决后,争相抢他的尸体烹煮拿去喂猪。
    在唐军南下之际,周勃正在东海郡南部的广陵县(今扬州),接到唐军南下的报告后,匆忙带兵往西撤退。汉军不是唐军的对手,要尽量避免跟与之正面交锋,周勃可不想自找苦吃。
    南下的唐军很快席卷长江以北,接着兵分两路,一路往南横渡长江,向会稽郡、鄣郡进发;另外一路往西,向泗水郡、砀郡、陈郡进发。
    在被汉兵抢掠的物资当中,大约有一半还未来得及运走,被唐兵抢了回来。
    在汉兵占领楚地的同时,在大本营这边,不断派遣官员到楚地任职,尽快队新夺取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管治。
    ********14*************************
    在临淄,韩信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前线大军送来的最新军情。对于韩信来说,基本上都是好消息,都是汉军溃败、百姓感恩戴德之类;当然,李左车发来的报告中,会叙述楚地悲惨的状况,但百姓越是悲惨,就越能体现出唐军和大唐皇帝对他们的雪中送炭,是他们的大救星。一!品¥侠
    像梁胤鸣、费宜鸿这类事情,在奏报中也有向韩信叙述。韩信看了以后,摇头叹息,对于这两个汉军校尉,其行为跟南京大屠杀中进行杀人比赛的两个日军军官很相似。区别就是汉军只是抢劫比赛,而日军是杀人比赛。
    一批又一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临淄运出,运往楚地赈济百姓,唐国的府库在快速地消耗着。
    物资是交给户部掌管,身为户部侍郎的蒋朝剑,被韩信派往楚地,负责对物资的发放,对百姓的赈济。
    12月25日,隆冬时节,天气晴冷,虽然北风呼呼,但阳光明媚,寒意并不那么明显。
    临淄城南郊,韩信坐着銮车,来到这里视察刚刚建好的坛场。
    韩信下得銮车后,对坛场仔细检查。陪伴圣驾的工部尚书上官龙杰详细地解说着。这座用于几天后登基大典的坛场,坛高20米,面积广阔,是由工部负责督造。
    韩信仔细检查后,对工程还算满意,对上官龙杰赞许一番。
    这时候,只见一队人马向这边走来,人数不低于两百人。
    “陛下……”
    喊声传来,那批人马望见了皇帝的銮车,快速地向这边奔来。亲卫兵却在戒备着,防止有人对皇帝不利,这是他们的职责。
    韩信仔细观察,好像是萧何、庄蒙少。看来期盼已久的岳父终于来了。
    对面的人马快速奔近,果然是韩信期盼已久的人。
    韩信先走到岳父跟前。
    萧何比起以前的时候,憔悴了不少。因为他诚心辅佐的刘邦太令他失望了,导致心情惆怅。
    韩信说道:“岳父,小婿和羽儿每天都牵挂着你,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
    女婿这么关心自己,萧何感动得差点要流出眼泪。
    他说道:“陛下,萧何愿用余生为你效劳。”
    他向韩信跪下行君臣之礼。
    即将正式登基,萧何又安全归来,真是双喜临门,韩信心情特别好。
    庄蒙少在韩信跟前跪下,说道:“陛下,臣幸不辱命,把国丈安全地带回来了。”
    韩信把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好样的,国丈的全家都有赖爱卿救出来,朕必定会重重赏赐。”
    庄蒙少说道:“陛下,营救国丈,并非臣一人之功,依靠着几百个弟兄同心协力才能成功,有两百个弟兄为了营救国丈而牺牲了。”
    他把营救经过详细说出来。
    韩信看望了那230人,说了一番感谢、勉励之类的话。
    皇宫,萧羽见到期盼已久的父亲。
    “臣拜见淑妃娘娘!”
    萧何恭恭敬敬地向女儿行君臣之礼。
    “父亲,快起来。”
    萧羽把萧何扶起。
    “父亲,你安全无恙,女儿总算放心了。”
    韩信、萧羽跟萧何吃过午饭后,萧何便去跟家人团聚。
    12月27日,是登基前的最后一次朝会,穿上了官服的萧何在文官人员之列。
    韩信说道:“萧何之前是汉国的丞相,他处理内政的能力天下无人能及,这个谁有异议?”
    其实有一半以上的人有异议,但大家不敢站出来否决皇帝的话。萧何是皇帝的岳父,想让岳父做高官,基本上没有人蠢到跟皇帝作对。
    韩信俯视着文武大臣,等了两分钟,没有人提出异议。
    他朗声说道:“大唐需要萧何来治理天下。朕封萧何为右丞相。”
    萧何跪下叩谢。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讲究先左后右,右丞相相当于副丞相。
    萧何是韩信心目中最理想的丞相人选,无奈他一直在刘邦阵营中。现450在有了萧何,国家一定会被治理得更好。
    这时候,吏部侍郎韩兆樊出列了。
    他说道:“陛下,萧大人刚来到大唐,你便封他为丞相,臣认为不妥。”
    有人提出异议,这才是正常现象。
    韩信问道:“爱卿,有何不妥?”
    韩兆樊说道:“萧大人的治国之能,包括臣在内的许多人只是道听途说。臣认为,顶多只能先让他做侍郎,待有功绩有再逐渐晋升。陛下你直接任命他为丞相,天下人会认为萧大人是依靠裙带关系做上丞相的位置,会认为陛下你任人唯亲。”
    他的这番话,说出了许多臣子的心声,只是其他人不敢跟皇帝作对而已。在楚汉之际,萧何的内政能力无人能及,韩信因为知晓后世对萧何的评价,以及在关中的时候,亲自见识过,所以才敢这么说。在场大多数人并没有亲眼所见,自然是不服气。
    韩信并不动怒,他说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萧丞相的能力如何,诸位很快就能看到了。朕的这个决定不容更改。”
    如若让萧何先做中级官员,凭着功绩再逐步晋升,在韩信看来是一种浪费。他就独断专行一次,只要过上几个月,大家亲眼看到了萧何的能力,必定会心服口服。。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