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韩信之征战天下》第80章 兵工厂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韩信立即去到御书房,提笔给刘邦回信。回信是写在黄麻纸上面,这种纸纸质粗厚,耐久防蛀,能够长期保存。
    韩信自然是一直拖着,跟刘邦说什么时机尚未成熟,出兵胜算不大之类的话,让刘邦的使者送信回去。
    年初九,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有冷空气到来,让齐国提前进入春季。
    万物苏醒,万象更新。
    在新的一年中,齐国将会有重大的变革,实行一系列新政。
    上午八点,齐王宫,这里举行大朝会,将会颁布三道诏令。
    首先,韩信颁布第一道诏令,是关于行政体制方面。取消了原本的九卿制度,改为六部制度。分别为吏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礼部。
    丞相蒯彻兼任吏部尚书;李左车任兵部尚书;上官龙杰同时任户部、工部两个部门的尚书;西门框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暂且空缺,由侍郎来负责。因为现在齐国的文官人才太缺乏了。
    第二道诏令,是实施新的官阶制度,实行九品十八个等级的制度。
    蒯彻、李左车两人的官职为最高,为正三品;骆甲、李必、灌婴三人次之,为从三品;周叔14公、钱得涯、欧阳陵、陈贺、孔聚、马浩宇、杨天齐、上官龙杰、西门框为正四品。从四品以下的官员亦有相应的任命。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丞相应该是正一品,尚书为正二品。
    但韩信刚做齐王不久,不能一下子给予官员们太高的品级,要预留出以后的封赏、晋升空间,如果一下子级别太高了,以后立功可封赏的空间就小很多。再者,韩信只是诸侯王,并不是皇帝,皇帝的臣子跟诸侯王的臣子,即使职位相同实际的地位肯定不一样。
    第三道诏令,是实行科举制度。设立翰林院,负责科举考试,以及人才的培养、储备。翰林院的负责人称为翰林官,这个官职在一般情况下官阶品级跟尚书相同,由于齐国文官人才缺乏,暂时由蒯彻兼任翰林官。
    与此同时,设立文学院、理工学院、兵学院、医学院四个分类。
    文学院主要是培养行政人员,培养处理各种政务的能力。
    理工学院属于技术类,培养各种能工巧匠。
    兵学院属于兵部管理,专门为齐军培养武官,有骑射、武艺、兵法等科目。
    医学院为齐国培养御医、军医、郎中。
    除了兵学院直属兵部,文学院、理工学院、医学院由翰林院管理。
    齐国第一届科举考试的时间定为5月初一,科考自然也分为文科、理科、兵科、医科四大类。每个科目的状元、榜样、探花,会根据实际情况直接任命为官员。其他成绩较为普通的,则先进入翰林院学习一段时间,再根据实际能力分配其工作岗位。
    翰林院和吏部虽然都是管理人事,但职能完全不同,吏部负责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翰林院是培养、储备人才。
    对于参加科考的人,全天下的人都可参加。不过如果是非齐国人,将会逐层考核,考究其出身、籍贯,防止有人捣乱。
    之所以要三个多月后才举行科考,是要先让这个消息充分传遍开来,让天下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有时间来考虑并作出决定。
    *************
    初十,临淄城郊,14万新兵聚集在这里,韩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然后交给李左车总览训练事宜。
    李左车身为兵部尚书,协助韩信操练士兵,尤其是那新征召的14万士兵。在潍水之战中,韩信缴获了楚军的几千匹战马,骑兵增长至1.8万人。韩信希望把背嵬军骑兵增加至5000人,无奈仍然是受制于达到要求良马不足,只能增加至3000人。
    至于背嵬军步兵,原本是7000人,韩信也打算保持这个员额。但除了潍水之战损失的人,再加上有2000人改编成御林军守卫王宫,以及另外有1000人改编为骑兵,有四千多人的缺口,只能从新征召的士兵当中挑选。
    *************
    一月十五
    鼎足山
    一批齐军(以后韩信麾下的军队称为齐军)驻扎在这里。
    在这里,即将建成兵工厂,用于生产兵器、战甲,负责研究军事科技,比如火药技术、炼钢技术等等。
    韩信、李左车、蒯彻、钱得涯四人一同出现在这里。
    韩信说道:“这里是秘密的军事基地,是完全的封闭区,禁止有任何人靠近,所需的各种人才、能工巧匠由丞相负责选拔提供,三个月内要初建规模。这件事关系到我大齐的兴旺,不得有任何的延误和纰漏。以后这里就交给李左车、钱得涯两位负责了,碰到事情你们共同协商,如果无法协商再来找本王。”
    三人齐声说道:“臣领旨!”
    李左车既要负责操练士卒,又要负责兵工厂的事宜,每天都十分忙碌。不过他只是负总责,下面还有相应的武将进行具体科目的训练。
    在鼎足山一带,有一万齐军驻守着,以后各项军事技术的研究,生产含有新技术的武器,就在这里进行。
    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陆续有新式武器横空出世。
    *************
    二月份,齐国大地上,农民们在忙碌着种植粟米。八成的人都用官府提供的杂交粟米种子来种植,只有2成比较保守的人,担心新种子不好,不肯用新种390子。
    *************
    4月18日,鼎足山,齐国的兵工厂已经初步建成。这里有技术研究室,有各类武器的生产车间,有实验区。另外还有供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生活的居住区。
    韩信和蒯彻、李左车、钱得涯、骆甲、李必等亲信全部聚集在这里。
    在四月上旬的时候,韩信便来过这里,派人寻找硫磺、硝石这两种材料,向相应的技术人员,传授“伏火法”这类技术,提炼黑火药的材料。并且让他们把硫磺、木炭、硝石这三种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韩信并不是什么专家,只是在百度查找到相关的资料,将理论传授给相关的人员。本身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并且发明黑火药不需要很先进的铸造工艺,有韩信提供的理论作为指导,部分工匠能够做到理解、接收相应的知识,再付诸于实践,能逐渐掌握、熟悉这门技术。
    当有人问及齐王,这类技术是如何得来的,韩信露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大多数人都猜测,应该是神仙传授给齐王的。
    这天,韩信命人并且准备好相应的工具,他要亲自监督试验。
    一个大瓦罐里,装满了混合物,是工匠按照韩信的要求来配置的,勉强可以称之为黑火药了。。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