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第217章 雪橇(第3更求订阅)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任何事情都有其双面性,干旱自然也不例外,坏处在于粮食歉收,百姓可能吃不饱。但干旱也有好处,就是秦墨等人赶路方便许多。
    关中也就去年下了一场小雪,现在早就消融干净。
    虽然没有雪,但入夜之后,天气仍然冷得让人难受。
    没有棉花,更加没有棉衣,将士们的御寒就成为一个难题,尤其是晚上,更难熬。
    当然,这只是以前,自从秦墨发明了煤炉之后,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这次行军自然是带上煤炉,晚上将士们睡觉的时候,点上两个煤炉子,帐篷里就十分暖和了。
    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也因为加了一根铁管子,将空气排出外面而完全避免了。
    秦墨裹着厚厚的棉衣,脚下踩着皮鞋,自然不怕冷。
    秦墨还是个小孩子,无法长时间骑马,累的时候就坐马车。
    从长安出来已经半个月,秦墨也习惯了军中的生活。
    今难得出现了阳光,秦墨出来骑马,与老秦并行。
    “瑞雪兆丰年,关中无雪,来年必定大旱,蝗灾750已无法避免。”老秦叹道。
    秦墨道,“此乃天灾,非人力可以扭转。”
    干旱问题,即使后世的科技再如何发达,也无法解决。
    人工降雨只是提前消耗水汽,并不能凭空创造出雨来,也只是能解一时之困。
    更何况,大唐并没有掌握人工降雨的技术,他从网上购买降雨弹也只能救急用。
    “百姓没有能够贮备一年以上的食粮,都不算解决温饱,稍微有什么灾难就是家破人亡。”秦墨不由的感叹。
    老秦道,“你那土豆将来推广开,百姓就能够解决温饱了。”
    对于秦墨的土豆,老秦可谓是寄以厚望。
    秦墨却摇头,“只是混个温饱而已,这不是我所期望的大唐。”
    土豆只是勉强让百姓不饿死,秦墨不认为大唐因此就会进入盛世。
    老秦问,“你所期待的大唐是怎样的?”
    秦墨道,“我所期望的大唐是百姓能够吃饱,有肉吃,有衣穿,有书念,对外则是威压四方。”
    “真能达到那一步吗?”老秦也心驰神往,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吃肉,这是不敢想象的。
    “能的。”秦墨很肯定,只要大唐按照他所设定的轨道走下去,他相信不出二十年就能够达成这个目标。一!品¥侠
    二十年后,他也才三十岁,正值壮年。
    薛仁贵对于出征很兴奋,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侯爷,会遇见突厥人吗?”薛仁贵经常问道。
    “会的,梁师都是突厥人埋在大唐的钉子,不会任由大唐把它拔掉的。”
    听了秦墨的回答,薛仁贵于是很期待和突厥人交手。
    出了关中,进入陇右之后,行军一下子变得困难起来。
    很神奇的事情,关中没有一点雪,而陇右却是有着厚厚的积雪。
    此前一天行军50里,但是进入陇右之后,速度骤降,一天只能行军20里。
    “停止行军。”
    老秦下达了停止行军的命令,令将士们稍作休息,并召集将领到军帐里议事。
    “陇右有大雪,只怕军队难以在预期前往夏州与卢国公汇合。”
    老秦和众多将士皆是愁眉苦脸。
    这次攻打梁师都,李二并没有给出什么期限,但是老秦还担着给老程送粮草的任务。
    古代,为了防止军队造反,军队出征(bfbc),不可能带很多粮食,老程军中的粮食只能够维持一个多月。
    本来计划得挺好的,只要每天行军40里,就可以按时到达,前面一天50里,行军的速度超出预期,老秦和众将皆是没有什么担忧的。
    但谁知道陇右突然下起了大雪,这就坑爹了。
    薛万彻道,“大总管尽管放心,某就是拼了这条命不要,也要为大军开出一条路,把粮草按时送到卢国公手上。”
    薛万钧把他按下来,“坐下,大雪过膝盖,你拿什么开路?”
    这里是军中,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处罚的,薛万钧和薛万彻不一样,后者是一个莽夫,没什么头脑。
    老秦也没有当真,“万彻勇气可嘉,只是天灾非人力可违。”
    一时间,众人皆是愁眉苦脸。
    这时,秦墨应老秦相招,也来到军帐之中,“族叔找我有何事?”
    老秦道,“陇右大雪,行军缓慢,你可有什么对策?”
    军中将领皆是摇头,他们都没有对策,老秦问一个小孩能够有什么办法?老秦未免病急乱投医了。
    秦墨道,“此事易尔,只要制造雪橇就可以加快行军速度。”
    制约行军速度的是粮草太重,容易陷在雪中。
    “何为雪橇?”老秦问道。
    “只需以木板为底,增加受力面积,就能够减少压强,速度就可以提升的。”
    秦墨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然而老秦听不懂。
    听不懂原理不要紧,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他命将士按照秦墨的说法制造了简易的雪橇,果然军粮不会陷在雪中。
    于是下令全军制造简易的雪橇,行军速度一下子提升起来。
    再也不用担心粮草延误了。
    在二月二十五的时候,老秦终于率军和老程会师了。
    “叔宝,可把你盼来了。”老程率领众将前来迎接,“你要是再迟来五天,我们就得饿肚子了。”
    老程军中余粮却是只能支撑五天了。
    老秦道,“秦墨立了大功,若不是其制造的雪橇,肯定要延迟。”
    “好小子,还没打仗,就立下大功了。”老程大笑着拍秦墨的肩膀。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秦墨风轻云淡的道。
    发明雪橇对他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军中的将领却对秦墨很佩服。。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