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第192章 劳役制度的终结(第1更求订阅)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因为魏征的搅局,秦墨的进谏,于是这次围猎变的意义得复杂起来。
    围猎找乐子退居次要地位了甚至变得无关紧要了。
    这次围猎是朝廷劳役制度的一个改革契机。
    秦墨能够这么容易说服李二,都是《经济学》的功劳,这本书的面世,让李二和朝廷的大佬明白了到底应该怎样治国理政,也明白了商业在其中的重要性。
    嘲笑商业是贱业的人越来越少了,朝廷不少大佬都隐隐的表现出了重商主义的苗头,其中戴胄最为激进,公开的说朝廷要大力发展商业。
    老阴货,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不过他们的说法比较文雅一点,说的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百姓生活水平。
    现在你不懂经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得治国,如今连长安的百姓闲聊的时候都会扯几句经济的原理,你一个朝廷大臣不懂这些,是要被嘲笑的。
    取消劳役,给百姓钱雇佣他们干活,这符合经济的一般规律,因为劳动也是有价值的,不给钱就是耍流氓。
    百姓有了钱可以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经济的070发展,朝廷也能够征收到更多的税收。
    以前李二和朝廷的大臣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但经过秦墨孜孜不倦的熏陶,现在他们都是知道了。
    如果没有《经济学》打下的底子,秦墨想说服他们可没有这么容易。
    于是秦墨到银行里直接支取了三千贯,拉了好几辆马车同行。
    魏征对这件事很上心,若是彻底改变服劳役的制度,对天下黎民就是最有利的事情。
    于是魏征主动请缨,负责花钱的事情。
    秦墨给出的建议是,不怕花钱,有机会要花,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去花,这次围猎的目的是模式劳役制度的变革。
    李二把秦墨叫去陪他说话。
    秦墨还是个孩子,于是只能骑一匹小母马。
    两人并立而行。
    “这劳役取消了之后,朝廷的钱怕是不够花。”李二叹道。
    秦墨道,“不存在的,钱到了(bdfg)百姓的手里,他们会花掉,朝廷征收的税收说不定比花掉的还多。”
    “但愿如此。”
    “若说经济之道,可以说大唐无人能及我,陛下尽管安心。”秦墨笑道,“陛下难道不想去泰山封禅?不想征服高句丽?若是花钱请百姓干活,谁会反对?”
    封禅是一件花费巨大的活动,皇帝一提起这个,必定会引起朝臣的反对,理由自然是扰民。
    若说取消劳役,变成雇佣,百姓自然高兴,大臣们的反对自然也会减弱。
    李二若不是看到这点,他也不会那么痛快的同意。
    “你说的财政预算制度是个好东西。”李二道,“辅机他们已经在摸索,若真能如你所言,当是利在千秋。”
    财政预算制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大唐的君臣在读过秦墨的著作之后,也是意识到了这点的重要性,已经开始着手研究。
    李二尤其喜欢预算制度里的特别预算,觉得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因为这笔钱是可以给他自由动用的。
    三个时辰之后,李二等人到了骊山。
    这次围猎的地方就在这块。
    魏征已经先行一步,并在当地征用了三百民夫,在平整营地。
    当然,这些事情本不必征用民夫的,但此次围猎的目的在于变革劳役制度,若是没有民夫,怎么试行劳役制度的变革。
    魏征告诉这三百民夫,此次不是服劳役,而是朝廷雇佣他们干活,有钱拿的,每天一天200文,包吃住。
    民夫们将信将疑,不过即使没有钱,他们也要服劳役,所以也都没有什么反抗的情绪,当然,也没有什么期待就是了。
    不过当李二等人到来,给所有的民夫发钱之后,民夫们才敢相信,激动得跪倒在地高呼陛下圣明。
    这年头还没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说法,秦墨也不打算把这种糟粕拿出来。
    李二龙颜大悦,赞叹民心可用,越发的坚定了改革劳役制度的决心。
    除了给干活的百姓钱,魏征还花钱购买百姓手里的食物,按长安的物价来定,自然更让百姓高兴。
    魏征跑来跟李二说,“百姓对陛下农闲之时围猎甚是高兴,皆是赞美之声,不少百姓希望陛下每年都能来。”
    围猎进行了五天。
    花在民夫身上的钱只有八百贯,却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让李二感叹这钱花得太值了。
    秦墨告诉他,这八百贯撬动的钱会更多,最终还是会以税收的形式回到朝廷的手里。
    所有人都满载而归,老货们拉着猎物,李二则是看到了赢取天下民心的事情,八百贯就可以出来打猎一次,以他现在的小金库,一个月出来一次都不是问题了。既能获得百姓民心,又能满足自己的娱乐,一举多得,岂不是美滋滋。
    秦墨则是高兴又改革了一项恶政,大唐正在按照他设想的轨迹慢慢前进,变得越来越好。
    魏征也高兴,以后不会再有扰民的事情发生了。
    回到长安之后,李二马上召集了大臣,宣布废除了大唐的劳役制度,官府如果需要劳动必须要花钱雇佣,而且不能强迫老百姓。
    这个政令一公开,天下赞誉一片,《贞观民报》也是对这个政令大加赞赏。
    当然不是没有人持反对意见,但是却不敢说出来,这意味着和天下百姓为敌,你要是找皇帝的麻烦,百姓会给你竖起一根拇指赞一声诤臣。
    可是要是找百姓麻烦,那是要遗臭万年的。
    于是这个政令就很顺利的通过了,盛行千年的劳役制度于此终焉。。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