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第079章 谣言四起(第3更求订阅)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在贞观年间,士族门阀,五姓七望在朝廷上并无占优。
    李唐是在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下夺取的江山,所以朝廷的话语权掌握在关陇集团的手上。
    五姓七望在朝廷上的多是清贵散官,例如言官。
    加上李二的刻意打压,士族在朝廷上的影响力不大。
    但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则是极为恐怖的,这也是后来李二重开科举的缘故,但因为科举制度的设置不合理,有行卷制度,虽然有寒门庶族借此鱼跃龙门,但还是比不过士族。
    刚开始的时,士族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给了寒门庶族机会。
    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一五零”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荫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
    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世家大族能够掌握科举权,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育方面的垄断权,加上行卷这一不合理的制度,才造成了他们在科举方面的垄断。一!品¥侠
    但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却是动摇了世家大族在教育上的垄断,加上秦墨帮李二设计的科举糊名制度,却是将这个打破了世家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
    随着读书的普及,世家大族迟早扑街。
    门荫入士的制度,秦墨倒没有建议李二取消,因为这样做的话,等于是站在天下所有士族的对立面,甚至关陇集团都会成为敌人。
    即使只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大量廉价书籍充斥在市场之上,也引起了五姓七望的恐慌,并由此发起了反击。
    在朝廷上他们没有话语权,于是打算在民间对李二发起反击。
    于是仅仅是一夜之间,整个长安城开始流传起了流言——明年将发生蝗灾。
    皇帝让大家吃蝗虫,是想要借此消灭蝗虫。
    伴随着这个流言的是粮价的上涨。
    市场上粮商几乎是商良好的一样,关门了。
    这些粮食大粮商背后几乎是各大世家大族,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做大。
    这年头没有背景,想要把生意做大是不可能的。
    世家大族占据了粮食的大部分份额,他们一关门,粮价几乎是一日三涨,百姓疯狂的抢购粮食,长安令奏报,已有百姓因此发生冲突,多人受伤。
    这个消息也通过飞骑传入李二的耳中,急得他嘴巴冒泡。
    “命人去查,散布谣言者夷三族。一!品¥侠”李二发怒了,丽正殿里摔破了十几个茶杯,几个小太监拖下去打板子。
    太监宫女都瑟瑟发抖,不敢靠近,生怕惹到暴怒之中的皇帝。
    长孙皇后劝道,“二哥何故如此暴怒,这些太监宫娥也是可怜人,何必为难他们。”
    “该死的士族!此事必是他们所为。”
    暴怒中的李二烦躁的在丽正殿里转圈。
    然而没有证据,李二也奈何不了他们。飞骑已经回报,散播谣言的人已经逃出了长安城,这让李二几乎一拳打在了棉花里,郁闷得吐血。
    “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进宫议事。”
    半个时辰之后,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三人进丽正殿。
    “参见陛下。”
    三人向李二行礼。
    “免礼。”李二的面色很不好。
    “不知陛下找我等前来所为何事?”看到李二的面色不好,三人对视一眼,由老阴货发问。
    李二把飞骑的谍报给他们,“你们看看这上面的密报。”
    老阴货三人看完,都觉得事情的大条。
    房玄龄道,“陛下,此种谣言要马上辟谣,抓拿散播谣言者。”
    李二道,“此事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敌对朝廷,散播谣言者早已逃之夭夭了。”
    “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稳定粮价。”杜如晦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关键,“请陛下开仓放粮稳定粮价,对于抬升粮价者严厉处罚。”
    李二皱眉道,“克明所说,朕已命人去办了。只是收效甚微,虽拿下了几个抬价的粮商,但是其余的粮商都关门了,百姓买不到粮食,长此以往,怕是要出大乱子。”
    房玄龄道,“如今只能紧急从外地调集粮食进长安了。”
    然而其他地方的粮食也不充足。
    老阴货道,“必须得澄清谣言,稳定民心,否则粮价稳不下来。”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百姓不信谣,粮价自然会稳定下来. ...
    “久旱必蝗。”李二忧郁了,“散播谣言者就也能如那秦墨一般从地里数出蝗虫卵,言之凿凿,百姓如何肯轻易相信?”
    散播谣言的人把这条说出来,老百姓到地里果然找出了蝗虫卵,那恐怖的数量,如同瘟疫一般将恐惧散播到整个关中。
    “此事必是那些士族所为,没想到他们之中也有能人。”长孙无忌也是愁眉不展。
    对于蝗虫的规律,古人也是有总结了,虽然没有像现代那样精确,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听了李二的话,也是一脸懵逼。
    老阴货解释道,“秦墨通过地里的蝗虫卵预测了蝗灾的事情,如果继续干旱,明年六月必有蝗灾。”
    “所以长安才流行吃飞虾?”
    房玄龄很快把两件事预测起来了。
    “你们可有办法?”李二看向三人。
    房玄龄道,“蝗灾乃是天灾,非人力可敌,只能调外地粮食进长安以备不时之需。”
    杜如晦也是点头。
    虽然号称房谋杜断,但是面对这种棘手的局面,他们竟然也束手无策。
    “此事交由你们去办。”
    随后,房玄龄和杜如晦退下,老阴货继续留下议事。
    老阴货叹道,“活字印刷的事情操之过急了,引起了士族的反抗。”
    活字印刷术触动了士族的根本利益,使得他们发起了激烈反抗。
    否则即使他们知道有蝗灾之事,也不会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来散播谣言。5.0
    “谁知道明年会有蝗灾,可惜那林邑的粮食一时半会还运不回来。”李二很遗憾,要是知道明年有旱灾,活字印刷术怎么也得等度过了危机才推行。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即使现在停下来士族也不信了。毕竟今年可以停下来,明年也可重新启动。
    李二要挖士族的根,于是士族也发起了恐怖的反击,这是两败俱伤之局,没有和解的可能性了。
    老阴货等人虽已命心腹前往林邑购买粮食了,秦墨的“龙珠”也命人携带去了,但没有几个月回不来。
    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该如何是好?
    可以预见,士族必定会在朝廷上借此生事。
    李二和老阴货都快愁死了。
    然后秦墨被愤怒的李二抓进宫了,毕竟他是始作俑者。。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