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第049章 世家门阀的反应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世家门阀是一个庞然大物,不仅是对秦墨如此,对李二也是如此,其影响力大到恐恐怖的地步。一!品¥侠
    唐初士族,主要有四个地域集团,并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李唐起自关中,唐政权中关陇士族最强,左右着唐初的政局。
    江左和代北士族,至唐朝已经没落;以崔、卢、郑、李、王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农民战争打击,但根深蒂固,到唐朝时,仍有一定势力。
    房玄龄、魏徵都与山东士族联姻,就连老程的老婆也是崔氏,山东士族依然保留着他们的社会地位。
    “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到了高宗时“二四三”期,李治甚至颁布发令禁止他们自行婚娶,士族门阀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士族势力的强大,对皇权不利,李二为此命高士廉等刊正姓氏,修撰《氏族志》,但是修成之时,博陵崔氏的地位竟然高于皇族。李二不能忍,于是下令将皇族列为一等,把崔氏降为三等,提高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庶族,压制士族势力,加强皇权。
    就连李二都要用这种小手段,士族的恐怖实力可见一般。一!品¥侠
    就算如此,也无法动摇世家门阀的地位,直到武则天上台,才用武力压服士族。
    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让李二看见了动摇士族根基的希望,于是选择毫不保留的支持。
    至于拼音,却是没有那么明显了。因为士族门阀垄断教育的原因是书籍的昂贵,至于拼音这个新生事物却是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因为即使认字变得容易了,但读书可不仅仅是认字那么简单,文章如何去做,没有名师指导可不行,所以世家门阀对此一点不担心,可谓是有恃无恐。
    而且书籍那么贵,那些寒门弟子连书都买不起,凭啥和世家门阀竞争。
    于是士族门阀只看到了新华字典可能带来的好处,编纂字典之人绝对会流传千古,万世传颂。
    但是世家的人向李二提出要参与其中被拒绝了之后,都聚到王家商量对策。
    王家的家主是王圭,唐初名相,也是世家在朝堂里官位最高之人。
    秦墨对此人并无恶感,但不代表可以容忍士族对教育权的垄断,这与他改革大唐的初衷相违背。
    没有教育的普及,如何实现科学的发展,打破儒家一家独大的地位。
    “叔玠,朝廷主持编修新华字典,此书功在千秋,若能参与其中必定流芳百世,我等不能参与其中,实为憾事。一!品¥侠”
    叔玠是王圭的字。
    崔家的家主崔民干道。
    崔家有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这个崔民干就是博陵崔氏。
    标点符号不让他们参与其中就算了,毕竟是秦墨弄出来的,他们参与其中也不会有多大的名声,但是新华字典不让他们参与编纂就不能忍了。
    “孔老儿实在可恶,仗着是国子监祭酒将我等排除在外。”
    孔颖达是山东士族,但却和他们尿不到一壶。
    “那言师古和陆德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竟说我等学问不精。”
    那些老货为了主持编纂的工作都差点打出了狗脑子,怎么可能让五姓七望参与其中。
    他们和李二说,新华字典功在千秋,要多点人参加才行,我们五姓七望别的不多,就是人才多,我们要为君分忧。
    李二当时就想,马勒戈壁的,劳资叫你们为朝廷效力,都没有肯来,说你们家族人才不想当官,现在为了一本新华字典打破脑袋要参与进去,食屎了。
    然而李二还没说话,老孔他们就跳出来护食,老子们的徒子徒孙多的是,不用你们来捣乱。
    于是世家门阀就不乐意了,什么叫捣乱,你们能编,我们为啥不能编,于是追着孔颖达等人来咬。
    然而老夫子们也不是吃素的,死咬着一点,“你们水平不够,你们水平不够,你们水平不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借着学问闹事,于是李二摊手,我也没办法啊,孔颖达等人说你们水平不够,要不你们去找他们切磋一下。
    然而并没有人敢来. ...
    孔颖达,言师古等人乃是当世大儒,五姓七望加起来都不够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打。
    “这拼音据说乃是那山东小儿弄出来的玩意,孔颖达等人不让我等参与其中,我等就另起灶炉。”
    卢家家主道。
    “那秦墨族叔秦琼乃是山东之人,其妻崔氏乃是博陵崔氏的旁支。”有人提醒。
    崔民干傲然道,“既如此,我择一崔氏嫡女与那山东小儿结亲,将其拉拢过来,让其为我所用。”
    卢家家主却道,“慢来,秦叔宝夫人崔氏乃是旁支,与崔氏不亲近,且之前崔家参与弹劾秦墨,怕是不好处理。程知节夫人乃是我卢氏女,秦墨一向与程家交好,还是我卢氏与其结亲毕竟妥当。”
    其他家族之人急得团团转。
    妈的,这两个混蛋怕是要吃独食。
    王圭挥手道,“好了。诸位这事我们应同气连枝,若是你们以为单凭一家就能与孔颖达等人相抗衡,就尽管离开。”
    他儿子趁他不在,对秦墨发起弹劾,本来也没当一回事,他太原王家会怕一个山东小儿。
    但是这新华字典出来之后,王圭把他儿子叫回来骂了个狗血淋头,编纂新华字典这种流芳百世的好事就没王家的份了。
    “可那秦墨与你王家交恶.......”
    1.4
    “冤家宜解不宜结,老夫亲自出面,难道还解不开。”老圭道,“拿我拜帖,送去秦府。”
    这下没人说话了,他们认为也没啥问题。如果有问题,王家只能被丢一边了。
    这点王圭也心知肚明,“难道不参与编纂,就影响得了我五姓七望的声望不成?”
    即使不能参加编纂,姓望七望还是五姓七望,然而流芳百世毕竟还是有诱惑力的谁让人不想被万古传唱。
    “谅他也不敢拒绝我等好意。”崔民干傲然道。
    “是极。”所有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就连皇帝都想和五姓七望结亲呢。
    “孔颖达等人能编纂新华字典,我等也可以。”
    于是他们就定下了调子,拉拢秦墨,另起灶炉。。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