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之太子殿下》第五十四章 掌控知识,改天换地!(求自订,第一更!)

    本文为一%品·侠中文网()为您首发,更多精彩小说更新尽在
    自那一次密谋过后,一切都是风平浪静。或许是得到了梁帝的肯定,萧元时必然会被发配边疆,所以十望倒是没有什么动作了。
    而在密谋过后,萧元时还专门让醉仙楼查看了一下十望的实力。
    果不其然,别的不说,单单是天下读书人这一块。十望掌控了大梁百分之九十九的学堂。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梁,若是动了他们十望的话。那就等于得罪天下读书人。甚至整个国家还会面临无人管理的尴尬处境。
    此时的萧元时才算是明白,为何手握兵权的梁帝,不敢动十望了。因为这不是一杀了之的事情,十望好杀。
    充其量不过是几个大家族罢了,怎么可能是数十万大军的对手。最为可怕的是,他们掌控了天下仕子。
    或许十望就是知道这一点,反正你不能动我,你要是动我,就是与天下人为敌。这就是掌控了知识的能量,从书籍,到老师,最后到学生,全部掌握在手中,那十望爆发出来的能量,将会比百万大军进攻还要可怕!
    萧元时看完手中的情报,眼中寒光一闪。心中717暗道,以十望在大梁的势力覆盖力,真的不好动作。
    北境十州,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时间缓缓的流逝,转眼之间,就是一个多月之后了。而马上就要到萧元时的生辰了。不过,在萧元时的生辰之前,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喜事。
    那就是,金陵城内的杂交水稻,开始收成了。
    金陵城之中,至少划出了三十万亩地来种植杂交水稻。梁帝以绝对的命令,否决了一切反对之言,更是从国库之内,调取了大量的钱财,用来补贴农户。
    就是为了好好种植这一批杂交水稻。因为这一批杂交水稻,是要作为种子,洒遍大梁各地的。
    明年,只需半年,等半年之后,水稻成熟。到时候,大梁的实力,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时,走走走,随朕一起去城外,朕要亲眼见识这历史性的一幕!”
    梁帝激动的说道,虽然当初永安村,亲眼见识过了。但这一次不同,上一次的消息,被梁帝封锁了。
    甚至外界一致认为,那只是传言罢了。就是十望,一直打听,也只能得到只言片语。一!品¥侠因为永安村已经被戒严了。
    因为萧元时将药水放置在了永安村,不然的话,那么多种子,要萧元时一个人激活,那要猴年马月?
    所以,梁帝启动了最高的戒严方案,哪怕是十望,除非是重兵闯入,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进入永安村,得到信息。
    不过这一次不同了,因为种子洒满了金陵城三十万亩良田。这一次将会位大梁带来上亿斤的粮食。其中,只需要拿出一半,就能够洒满大梁各地的良田。
    届时,大梁强盛之日,指日可待。
    而动作这么多,那是不可能隐藏的了。所以今天,就是杂交水稻之名,传遍天下的时候了。
    萧元时点点头,一大早就被梁帝叫到了皇宫。看到梁帝兴奋的模样,萧元时可以理解。毕竟,这杂交水稻虽然是他弄出来的。
    但是,杂交水稻,是梁帝力排众议,其中不知道盯着十望多少的压力,洒遍金陵城的。
    现如今,杂交水稻要震动天下了,将来史书上会这么写:梁帝明察秋毫,力排众议,推广杂交水稻,造福于天下百姓。
    很多皇帝都是很在乎历史的评价的(ajbe)。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李世民,这家伙就很在乎历史对自己的评价。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城外。而这一次,一行人之中,显然多出没了不少人。比如上一次不在的官员。
    上一次一同见证杂水稻出世的官员,都算是梁帝的心腹。而这一次,显然连十望的人也在了。
    “陛下,我们这是去?”
    一个官员疑惑的问道,这家伙正是十望的一条狗。
    梁帝眯眼。
    “见证改变天下大势的一刻!”
    梁帝如此说道,众人大惊失色,改变天下大势?那究竟是什么事情,居然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一群人,各怀心思,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城外。此时,在广阔无边的良田之外,有着至少十万禁卫军包围。
    看到这个阵势,众人又是吓了一跳。
    要知道,在京都,只有二十万禁卫军。而现在,居然直接出动了十万,这也太大手笔了吧?
    此时,荀飞盏跨坐战马,立于十万禁卫军之前。禁卫军治军严明,荀飞盏虽然为禁卫军统领,但其实他只能指挥五万禁卫军。
    其余的禁卫军,必须要有皇帝命令,才可以调动。他们是大梁最后一道防线。
    “微臣,参见陛下!”
    荀飞盏翻身下马,对着梁帝行礼。随即看向萧元时,继续说道:“参见太子殿下!”
    萧元时只是点点头,毕竟这里还轮不到自己说话,老子还在面前呢。
    “飞盏起来吧,可以开始了。”
    荀飞盏点点头,当下一挥手,十万禁卫军居然全部脱掉了战甲,进入了金灿灿的稻田之中。
    “这?还真的成熟了,不可思议,这种时节,居然还真的可以成熟?”
    一个官员惊呼道,他们虽然不知道自信的情况,但还是听说了一些传言。比如梁帝下令种植这个水稻,说可以在下半年成熟,一年两熟。
    当时,他们都是不相信的。不过此时看到这金灿灿的稻田,他们不得不相信了。
    与此同时,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全部一个眼神,身边的护卫就悄悄的离开,看来是给什么人报信去了。
    ps:求各位大佬来个自动订阅,感谢了,第一更!!!。
    请牢记一*品#侠手机网[m..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