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战舰世界》第二十一章 再临珍珠港(6)

    林文义怒了,对杜鸿说道“这不可能,如果钱都用来造军舰,我们的工业怎么发展,乡镇的基础建设和教育发展呢?别开玩笑了。”
    杜鸿摊摊手,但是不着急,这份提案他是知道的,没想到那帮家伙还真传到内阁来。
    魏成弘看了下时间,对内阁的所有官员说道“你们接着开吧,我得去军港了。”
    等魏成弘走后,杜鸿才说道“首相大人啊,不同意就不同意嘛,我也还有事情,海军军校马上就开始动工了,我得去看看啊。”
    杜鸿承认,新的林氏内阁,行政效率提升了很多倍,这对稳定吕宋岛的局势、发展经济都很有帮助,但他看的出来,林文义不是一个会安生的人,早晚会跟魏成弘闹翻。
    杜鸿还是希望魏成弘能够独裁的,但他知道那不现实,现在的帝国根本没有形成秩序,没有内阁的支撑,这个庞大的帝国,除了军事机构还能运行外,其他马上就会奔溃。
    这可不是好兆头啊,随着时间的拖移,内阁的恐怕不会满足现状。
    商人内阁不是好事,如果把他自己推上首相的位置,一样也不是好事,按照林文义的内阁做法,应该是想让中华帝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由财阀名门控制的国家。
    但这不可能,魏成弘已经开始授爵位的事情了,他跟杜鸿通过气,准备扶持军人阶级与商人阶级在政治方面的对抗,皇帝居中平衡双方。
    最近东洋人不知怎么了,给魏成弘送了不少的礼物,还包括了一批的东洋大马,这可是吕宋岛没有的,这些马都是经过精心培育的,是上好的战马。
    说起东洋人,他们已经的势力已经开始往缩了,国民政府准备的第一批移民,再过一个月,差不多也能来吕宋岛了。
    骑马比骑摩托有范,这是真的,不过骑马更累就是,魏成弘数百人侍卫,在新建的马路上驰跑,船厂的建造已经接近尾声了,月底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至于兵工厂之类的,早就好了,魏成弘已经开始准备让部队统一换装。
    没错就是使用战后的自动步枪,目前魏成弘还不确定是使用AK-47、还是FAL。
    AK-47和FAL的后坐力都很大,兵工厂最后按照魏成弘要求,改小了两种枪的口径,不过威力和后坐力也随着下降,射程被削减倒是不多,枪的握把也被改小,更合适手型小的亚洲士兵使用。
    等一会魏成弘参观完船厂,就要去兵工厂看看,手枪的话已经确定了,是一款设计的手枪,外形更相似M军的柯尔特M1911,不过要更加的精致一些。
    这款枪美观大气,威力和弹夹容量也足够,这枪有三款,分别是将官型、军用型、通用型。
    将官型只有将军级别的人才能佩戴,外观上也是最好的,具有很高的收藏的价值,握把上还刻着金质的军微。
    军用型就是量产货,提供给其他所有的军官使用,通用型体积要小一点,主要提供给文职人员、特工、警察等职业使用。
    诸如其他的火炮、手雷也开始定型,已经开始量产了,按照魏成弘的计划,到了明年年初,差不多就要把陆军换装完毕。
    武器的取名也很简单,皇帝都是有年号的,魏成弘也一样,作为开国皇帝,魏成弘在全称自己的时候,都把自己叫成魏成弘一世,他的年号就是自己的名字,成弘。
    现在成弘初年,所有这些武器都被冠上了成弘一式的称号,成弘一式步枪,手枪之类的。
    军港的船厂跟当初开始建设的时候,截然不同了,许多的铁轨、起重机都已经完工了,只可惜船位和船厂里面都是空空如也,没有一艘军舰铺设龙骨,也没有一艘军舰在船位上舾装。
    这个船厂的规模很大,已经超过了东洋人的吴港建船厂,只要有足够军费,就是在建一艘中华号,也不是问题,前提是有足够的钱。
    中华号的建造费用,系统银币是五千万左右,现实需要帝国也要超过三千万,建造时间超过两年,魏成弘才没有那么傻,有了这些钱,他都可以造个五千架飞机,有了五千架飞机,还干不趴十多万吨的战列舰吗?
    中华号现在的作用,主要就是担任旗舰,还是就是一种精神象征,不沉的海上要塞。
    军费是难题啊,毕竟建造军舰需要很多的钱。
    离开了军港,魏成弘去了兵工厂一趟,就是试枪,看看哪个枪好,就量产哪个。
    魏成弘打了几十发子弹,肩膀有点疼,这也正常,因为他没有经常打枪,肩上没有老茧,自然会疼,陆军的士兵都会经常训练打枪,自然不会有这种情况。
    AK就是AK,精度是不如FAL,但它可以全自动,也可以半自动,还能装上刺刀,后坐力也比FAL小一点,弹夹也多了十发子弹,对比下,还是AK好用。
    “就这个好了,每个月大概能生产多少把枪〃」。”魏成弘放下了AK,看着自己的靶子,有点惨不忍睹了,不过还是有十多发打到靶子上了。
    “现在的话大概是一万支左右,等工人熟悉了流程,起码能扩大一半的生产量。”兵工厂的负责人也是系统里面招募出来的,不过大部分的工人都是现实里面招募来的,所以建造的进度才会降低。
    魏成弘想了一下,决定把缺少的部分让系统工厂来生产,年底前必须换装完。
    统一装备就是为了后勤的问题,现在帝国同时供应陆军两种弹药,一种是德系的7.92X57毫米步枪弹,还有一种就是R系的6.5X50毫米步枪弹,炮弹方面也是如此,魏成弘打算全部换掉,然后把剩下的装备通通打包,当成军援给光头使用。
    迫击炮的口径主要有60MM、80MM和120MM的重型迫击炮,德系的履带车、M国吉普、道奇卡车都很不错,也被魏成弘定位制式的军车。
    坦克的话很简单,只生产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
    轻型坦克必须能在山区作战,主炮口径不能等于八十毫米,同时正面装甲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护力,不能轻易被小口径的反坦克炮和火箭筒摧毁。
    中型坦克就简单多了,魏成弘直接选择量产英系的百夫长MKⅦ,105毫米的L7线膛炮,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BUG,打谁谁怀孕,这炮射程远,精度高,装填也快。
    比起中型坦克,魏成弘知道自己陆军需要的,更多还是轻型的坦克,在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南亚战场和大陆南方、澳洲、装甲适中,可以翻山越岭,吨位不超过三十的轻型坦克,才是最好的选择。
    原型车只有三种,设计师为了赶上魏成弘的期限日期,最大的利用了坦克世界里面的坦克树,设计出了分别具有英系、德系、苏系的三种轻型坦克。
    魏成弘看了一下德系车的情况,吨位超标了,达到了32吨,坦克长宽高都不行,唯一的亮点就是防御和火炮了。
    “.¨这个不行,虽然正面的倾斜装甲达到了60毫米,但是速度太慢了(王钱的),只有四十的急速。”魏成弘摆摆手,让测试人员告诉坦克手,可以把这辆原型车开走了。
    第二辆是有苏系血统的原型车,25吨的重量,急速达到了65公里,下坡更是可以达到80公里,主炮的口径是75毫米,正面装甲三十毫米,炮塔是四十毫米。
    这车机动性很好,坦克手的也技术很好,穿过各种障碍都很轻松。
    “这个可以,坦克炮怎么样,对方敌人的坦克和步兵呢?”魏成弘关系的还是坦克的火力。
    “没问题了,在1000米内击穿100毫米/30度装甲还是可以的,高爆弹的杀伤力对付步兵,同样不比同等口径的野炮差。”
    “很好,就是这一款了,叫野狼坦克吧。”魏成弘觉得这款可以,坦克被涂成了迷彩涂装,又很低矮,火炮和并列机枪又可以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面对其他的坦克也有还手之力,关键是这货跑的贼快。
    魏成弘不是在欧洲,如果在欧洲需要量产的就是中型坦克了,因为中型坦克的防御更好,火炮口径更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