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剑圣盖聂》第二十六章~兵戎战气〔1/5〕

    到了深夜,宴会结束,众人三五成qun地离去。
    盖聂等人也回了燕丹的太子府。
    “从这次的宴会中,我看出了王叔的权势~”燕丹深深一叹。
    在燕国,雁春君权势熏天,凌驾于燕王喜之上,这让燕丹烦恼。
    燕丹的抱负是振兴燕国,因此,他的第一步就是攫取燕国的权柄。
    要攫取燕国的权柄,免不了会与雁春君发生冲突,对此,燕丹已有了觉悟。
    ~
    翌日,天蒙蒙亮,盖聂就在庭院中练剑了。
    练武贵在持之以恒,天道酬勤啊!
    一次次地拔剑,成千上万次地拔剑之后,盖聂又练习剑术的基础。
    劈、扫、撩、刺~
    夯实基础,对盖聂的剑术大有好处。
    “盖兄还真是勤奋啊!这么一大早就在练武。”燕丹来了。
    当下,盖聂一收剑,转头看向身后的燕丹。
    却见,燕丹手中拿着一卷竹册。
    盖聂的目光紧盯着燕丹手中竹册,这是~
    笑了笑,燕丹把手中的竹册递给盖聂。
    shen手接过竹册,盖聂打开一看。
    兵戎战气!
    这是孙膑独创的武功,本被收藏于齐国临淄,当年乐毅伐齐,攻破临淄,得了这武功,献给了燕昭王,被燕昭王收录于王宫宝库之中。
    由于修炼兵戎战气的要求太苛刻,迄今为止,除了孙膑,再无第二人学成。
    ~
    燕丹已离去了。
    偌大的庭院中,盖聂独自一人,他先把兵戎战气看了一遍。
    的确如燕丹所说,要修成兵戎战气,需先把鬼谷吐纳术修炼到先天之境,还要是纯阳之体,又要吸收庞大兵气。
    吸收的兵气越多,兵戎战气的威力也就越大,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不过,若是吸收了太多兵气,身体会产生负荷。
    兵戎战气可化为兵器与铠甲,玄妙无比。
    练武之人所修炼的内力存储于下丹田,也就是气海,而兵戎战气却不一样,乃是存储于窍穴。
    人体有三十六个大窍穴,七十二个小窍穴,成百上千个细微窍穴。
    窍穴的大小与体质有关,先天武者的小窍穴就可比上普通人的大窍穴了。
    窍穴越大,可存储的兵戎战气也就越多。
    “修炼兵戎战气并不影响内力,这就再好不过了。”盖聂心忖。
    接下来,盖聂按照特殊的方法运行内力。
    很快,盖聂的内力就在一个细微窍穴形成了漩涡,与此同时,四肢百骸散发一股纯阳之力。
    只要吸收到兵气,内力漩涡再提纯兵气,之后,精纯的兵气与纯阳之力融合,如此,就产生兵戎战气了。
    当兵气太少,也就不足以提纯。
    不得不说,修炼这兵戎战气还真麻烦,也不知孙膑是如何想出的。
    只有在短时间内吸收到庞大的兵气,才可提纯为精纯兵气。
    “看来,只有在战场上才可修成这兵戎战气。”盖聂心忖。
    规模越大的战场,兵气就越浓郁,像长平之战那样的大战争,超过百万人,兵气怕是可以遮天蔽日。
    兵气是无形无质的,ròu眼不可见,而兵戎战气却ròu眼可见。
    燕丹把这兵戎战气送给盖聂,就是希望盖聂助他振兴燕国。
    要使弱小的燕国走向强盛,战争必定少不了,如此,盖聂就可吸收到庞大的兵气了。
    ~
    因为没有庞大的兵气让盖聂吸收,所以,他一时间也无法修炼出兵戎战气。
    兵卒分为三等,下等是没见过血的兵,中等是见过血的兵,这样的兵杀过人,有杀气,上等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
    只有身经百战的老兵才拥有兵气。
    下等和中等的兵卒虽然没有兵气,不过,与上等的老兵并肩作战,可提升老兵的兵气。
    人多了就会形成一种势,这种势就可提升兵气。
    想要吸收到庞大兵气,就要有一场老兵多、规模大的战争,最好像长平之战那样的。
    目前,盖聂只能吸收百米范围内的兵气,而且,吸收的效率比较低。
    要提升吸收兵气的范围和效率,最好的方法是提升修为,其次就是努力修炼兵戎战气。
    虽然吸收不到兵气就修炼不出兵戎战气,不过,不断地修炼也是就好处的,好处就是提升吸收兵气的范围和效率。
    “先定个小目标,把吸收兵气的范围提升到千米。”盖聂心忖。
    现在,盖聂才只能吸收百米范围内的兵气,提升到千米范围内,就是十倍了。
    ~
    燕丹雄心勃勃,一回了蓟城就忙碌起来,他一方面谋划着夺取燕国的大权,一方面招贤纳士,培养门客。
    燕国的弊政很多,燕丹有心革新,然而,暂时却有心无力,因为助力太大。
    由于本该在咸阳为质的燕丹是私逃回国的,这让许多人担心。
    秦国方面,暂时还没大的动向。
    从战略上来说,秦国先伐燕国却是弊大于利,先伐han国才是上策。
    历史上,秦国也是先灭了han国。
    有赵国、han国和魏国承受着来自秦国的压力,相对来说,燕国的压力不是太大。
    实际上,只要有赵国在,秦国要灭燕国就不太现实。
    不是说秦国灭不了燕国,而是弊端太大,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不先灭了赵国,秦国就算灭了燕国,也不过是得到一块飞地。
    目前,秦国当权的是吕不韦,嬴政还没掌握大权。
    以吕不韦的老奸巨猾,还有嬴政的睿智,岂会不知先灭燕国的弊端。
    虽然不会先灭燕国,不过,有了合适的时机,秦国不介意出兵攻打一下燕国,以获取好处。
    眼下,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吕不韦和嬴政又勾心斗角着,因此,燕丹私逃回国虽让吕不韦和嬴政恼火,却也没发兵伐燕。
    兵者,国之大事,关系着存亡,不可轻率。
    对于自己目前的处境,燕丹心知肚明,因此,他才没太担心。
    现在,燕丹还有时间,一旦秦国灭了赵国,燕国就岌岌可危了。
    历史上,秦国灭了韩赵,燕丹惊惧,这才有了荆轲刺秦,可就算如此,秦国也是在灭了韩、赵、魏、楚四国之后才灭了燕国与齐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