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第225章 定国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查找最新章节!
    李牧之并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会得到大明一位百骑长等的认同,他并不知道,也就是这篇文章,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牧之则忙碌着和刘仲等人商量着阅兵事情。
    “陛下您乘坐来到阅兵场地,到时候兵部尚书会在一旁披甲骑马在旁侍卫引导,您的车驾从北门进入,到达两军的北方停车,面朝南向。”
    “到地方后,臣请皇帝下车,然后进入帷宫、兵部尚书停在东面,面向西。”
    “领军带开小驾仪仗,骑士站在陛下驻地四周,侍卫之臣左右站在帷宫之前,以北为首......”
    “......各方派来的使者提前集中在北门外,您将要到达时,会有奉礼官说:“再拜”。在位所有人都要下拜两次。”
    “等您进入帷宫后,其余人再纷纷入场,观看者站在驻地骑士仪仗外的四周,随后,阅兵正式开始。”
    阅兵仪式十分复杂,单从李牧之的出场来看,也不简单,不过毕竟象征着皇帝的权威,仪式搞的热闹,才能彰显,李牧之静静的听着,一一记了下来。
    其实那一天他也是“傀儡”。
    只需要坐在豪华马车上就可,一切都有专人护送。
    李牧之没有在看这些小细节。
    他径直地问道:“那升旗仪式是什么时候开始呢。”
    古代的阅兵是没有升旗仪式的。
    而李牧之把后世的一些方法搬了过来,其中就包括升旗仪式。
    刘仲如实道:“这个会在阅兵开始后不久,由八名士兵会从西门走出来,从西向东,八人护送着大名旗帜,按照您的意思,我们找了二十名孩子,既有大月氏人,也有塞人,希腊人,身毒人,其中有三名是从巴克特里亚的喀布尔带过来的.......”
    这也是政治宣传。
    李牧之其实以前感觉这些都是虚的,但是等他做到现在地步,却突然明白了许多,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向外界发出信号,大明是团结的,包容百纳,任何人都可以在大明生活下来。
    都是大明人,不分你我。
    也是塞人,希腊人贵族人发出信号,给他们吃一颗稳心丸。
    “就按你的办吧。”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您说升国旗需要奏国歌,但是咱们大明还没有,这里所有的乐器也有些不妥。”
    李牧之皱起了眉头。
    “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刘仲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李牧之,而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份纸张,双手托起,道:“臣请命,请求陛下以此歌做为国歌。”
    刘仲的神态严肃。
    仿佛做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李牧之拿过纸张,细细一览。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刘仲在一旁轻声解释道:“许多跟过来的兄弟,其实都希望您重现大秦的辉煌,既然现在国号已经成为了大明,请陛下也在多留一些大秦的痕迹吧。”
    “就这?”李牧之冷哼一声。
    刘仲点了点头,恭敬的跪下行礼。
    “哼,准了。”
    李牧之没有好气的说道。
    说实话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好像还真没有其他的国歌,在他的印象中没有......
    这首无衣军歌当做国歌也可以。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虽然后世对这首军歌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默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
    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但是李牧之还是赞同第3种。
    可能是后世张艺谋拍摄的大秦帝国带来的影响,每当看这首诗,脑海遍不自主的想起了那雄伟壮阔的箭阵,还有整齐划一的士兵,高声呐喊着:“风!风!风!”
    所以,这首可以暂时当做国歌。
    以后可以再重新考虑。
    见陛下同意了,刘仲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吟唱完这些诗句之后,士兵们后面可以高声呐喊风,风,风,大风。”
    刘仲眼睛一亮,道:“陛下英明。”
    刘仲试了一遍,果然朗朗上口,而且还富有节奏。
    “那剩下的就去迅速安排,一定要保证每个人都得呼喊出来,都得给朕张嘴。”
    刘仲大声道:“是,陛下。”
    刘仲走了之后,李牧之摸着下巴,这段时间的忙碌,让他越发缺人的痛苦,所以有的事情赶得十分急。
    唉,慢慢来吧。
    一切都需要时间。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突然成功的。
    娄爱国很快也赶来了。
    “训练的怎么样了?”
    娄爱国:“一切顺利。”
    “嗯。”
    李牧之招招手,道:“你过来看看。”
    李牧之根据脑中印象,和这两年的探子带回来的消息,已经大致摸清了前往身毒的关隘和通道。
    “等阅兵结束后,就是正式的动兵之日,你的破军营到时候要发挥重要的作用,阅兵完成,便要迅速赶到喀布尔,他们是一把挺近身毒的刀子,不容有失。”
    娄爱国低头看着地图上的关隘,这些都是分配在开伯尔山口一串上的,被其他人掌控着。
    他坚定道:“破军营绝对不会让陛下和大明失望。”
    李牧之:“希望得到你们的好消息,这次进入身毒,也是我大明第一次对外大规模作战,我不希望看到有很大的损伤,所以.....可以采取以往祖先的策略。”
    娄爱国一听,立马懂了。
    陛下的意思就是一旦抓到奴隶,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前军,基本思路就和大清八旗入关类似......
    都是让自己人打自己人。        p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