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月氏,可为诸夏

    看书网.,最快更新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最新章节!
    守值宦官轻轻的推开门,走进殿内。
    “回陛下,有人在殿外求见。”
    “今天谁都不见。”
    汉武帝继续批阅奏章,连头都不抬。
    “此人可是陛下朝思暮想的人啊!”
    “谁?
    “张骞!”
    “谁?”
    汉武帝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
    “张骞哪!”守值宦官补说了一遍。
    “你说什么?”
    汉武帝睁大了眼睛。
    “就是陛下盼了十来来年的汉使张骞,他.....从西域回来了。”
    “我的天呐!”
    汉武帝惊呆了,半天之后,站起来,说:“快,快叫他来见朕。”
    “遵旨!”守值宦官转身就走。
    “等等!”
    汉武帝皱着眉头,急叫道。
    守值宦官站住了。
    “朕!朕不能在这里见张骞!”
    汉武帝自言自语的说:“更衣!更衣!”
    口里说着话,也不要人帮忙。
    他自己把衣架上的衣服取下来穿上,仍然自言自语的说。
    “承明殿!承明殿!”
    汉武帝快速踱了一圈,对守值宦官说:“对,在承明殿,通知2000石以上所有朝官,通通到场,还有礼乐,快去准备。”
    “遵旨。”
    ......
    承明殿外,大鼓敲得震天响。
    殿外,张骞穿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拾级而上,甘父等人跟在后面一步一随。
    大殿内,群臣席地坐。
    他们侧面向殿外张望,群臣已经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消息。
    汉武帝进殿,落座。
    殿门口,张骞赤脚,手握汉节,步履蹒跚的进来了,甘夫和张骞妻子落后几步跟上。
    群臣发出一阵惊叹。
    汉武帝睁大眼睛,看着越来越近的张骞。
    眼里闪现出十三年前张骞西行时的身影,两相比较,一个是容光焕发的青年,一个是面容憔悴,一头灰白发的中年汉子。
    群臣惊讶的看着张骞,谁也没有出声。
    张骞走进御座,手握汉节。
    跪下:“臣,叩见陛下!”
    说罢以讹额贴地,先是抽泣,后是失声痛哭。
    汉武帝坐在御座上,眼泪中泛起水花。
    “汉使张骞,向陛下复命!”
    “臣,回来晚了!”
    汉武帝起身离座,跑下殿,来到张骞面前,站住了。
    “陛下!”
    张骞抱着汉武帝的脚,大哭:“陛下,陛下!”
    “建元三年,四年,五年,元光元年,二年,三年,元朔三年!”
    汉武帝嘴唇颤抖,算着,双眸通红,这是群臣第一次看到陛下众目睽睽之下落泪。
    “整整十三年......”
    “陛下!张骞痛苦。
    汉武帝一把拉起跪在地上的张骞,抓着他的双臂,问:“张骞,你跑到哪去了,怎么一点音讯都不给朕啊?”
    张骞痛苦不已。
    汉武帝说:“朕整整想了你十三年啊!”
    “陛下!”张骞哭着说:“臣出使西域,行程万里,两度被匈奴俘虏,几次险些丧生,百人离开京城,仅得二人生活,劳而无功,请陛下治罪。”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汉武帝眼角有淡淡的泪痕。
    “臣虽远在西域,但心思无一日,不在陛下身边啊。”
    汉武帝伸开双臂,紧紧地抱住张骞,群臣也开始低头抹泪。
    此时,张骞的儿子张岩也走了进来。
    汉武帝松开张骞,指着张岩问:“这是你的儿子?”
    “是臣的儿子。”
    张骞指着自己的匈奴妻子:“她,是臣在匈奴娶的妻子,还有甘夫,他也回来了。”
    汉武帝:“好,好,好。”
    大汉,是开放的。
    对于张骞的匈奴妻子,没有什么歧视的看法。
    汉武帝一摆长袖,中气十足道:“张骞!”
    “你写得奏章,朕看过了。”
    “你与甘夫在西域历经13年,跋涉数万里,历受艰辛,九死一生。始终能保持汉节无损,不畏强暴。”
    “难能可贵,朕甚欣慰。你们这次出使西域,虽然未能与大月氏国结盟,但也将我大汉的名声远播西域,还带回来了一些国家赠送给我朝的礼品,这都是我朝少见的宝贝呀。”
    “你们二人劳苦功高,应予嘉奖。”
    “御史大夫,你替朕宣诏吧!”
    公孙弘展开圣旨宣召。
    “赐封张骞中大夫,六百石。”
    “赐封甘夫为奉石君,四百石。”
    ......
    张骞的回来,在长安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街小巷,都在说着张骞的故事。
    他已经成为了无数游侠中的榜样。
    长安游侠,无不畅想自己可以成为像张骞一样的人物。
    对于这些,朝廷任之逐流。
    没有表态就是表态。
    愿意当兵的人一瞬间增加了不少。
    御花园凉亭。
    汉武帝放下手中的奏折,张骞和卫星的引领下来到了这里。
    “都坐吧!”
    汉武帝拍拍条几上的小木盒。
    说:“卫青,这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精钢造剑技术。”
    卫青将小木盒挪到面前。
    “拿到匠作府造办,多少年了,朕一直在梦想削铁如泥的宝刀啊。”
    卫青看了看,也发出赞叹。
    “张骞,在你滞流匈奴王庭的第三年,朕便放弃了与大月氏缔造军事同盟的念头,决定倾一国之力,单独打击匈奴,你知道是谁让朕下的这样的决心吗?”
    张骞问:“是谁?”
    “除了充实的国力,就是因为朕发现了卫青。”
    “臣也听说了大将军的威名。”
    卫青说:“陛下过誉了。”
    “张骞出使西域一事,让朕感慨众多,原来西边还有无数的国家。”
    “原来也有许多国家饱受匈奴的欺辱,匈奴,不灭不足以安天下。”
    汉武帝站起身来。
    “汉朝的战略,应该更深远一些。”
    “凡我汉朝威力能及之处,都要与之通商,开拓新商路。”
    汉武帝豪迈地说道。
    张骞,卫青二人自然是连连点头。
    汉武帝双眸深邃,缓缓道:“至于张骞你所说的大月氏,既然它们已经进行了改革,而且也对我汉朝表现出善意,那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
    “大月氏,诸夏子孙也!”
    “汉朝愿意承认。”
    这件事情要追溯大月氏的改革。
    汉武帝已经知晓。
    大月氏:“啥?咋成了诸夏子孙了?”
    “张骞,你说的啥?”
    始作俑者,阿弩缇则抱着阿西娜,攸玉三姐妹睡着大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